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79274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一)陈涉世家梳理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重点词义梳理。辍耕之垄上 之:到往苟富贵 苟:如果若为佣耕 若:你会天大雨 会:适逢度已失期 度:估计等死 等:同样楚人怜之 怜:爱戴诚以吾众诈自称 诚:果真 诈:假称卜者知其指意 指意:意图固以怪之矣 固:本来又间令吴广 间:暗中并杀两尉 并:一起敬受命 敬:愿意从民欲也 欲:愿望为坛而盟 盟:盟誓徇蕲以东 徇:攻占比至陈 比:等到皆来会计事 会计:集会商量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亲自皆刑其长吏 刑:惩罚3.通假字梳理。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强迫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首发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4.一词多义梳理。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编次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临时驻扎数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卒数万人 数:几书 乃丹书帛“陈胜王” 写,动词得鱼腹中书 字条,动词5.古今异义梳理。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 今义:中间往往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6词类活用梳理。陈胜王 王:名作动,当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作动,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铁甲和武器尉果笞广 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7.句子翻译梳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译: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译: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疆而死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8.课文内容梳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了哪些准备?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鱼腹藏书)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篝火狐鸣)陈胜吴广提出了什么口号?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文中你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看出陈胜具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有准确的判断力,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二)唐雎不辱使命梳理1.文学常识梳理。本文选自_战国策_,是西汉末年_刘向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2.重点词义梳理。唐雎不辱使命 辱:辱没、辜负大王加惠_加惠:给予恩惠虽然,受地于_虽然:即使这样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于是就_使:派遣 使:出使请广于君_ 广:扩充而君逆寡人者_ 逆:违背岂直五百里哉_岂:难道 直:只是秦王怫然怒_怫然:盛怒的样子亦免冠徒跣_ 徒跣:光着脚以头抢地耳 抢:撞休祲降于天_ 休祲:吉凶的征兆与臣而将四矣_与:连上、加上秦王色挠 _挠:屈服长跪而谢之曰_谢:道歉寡人谕矣_谕:明白徒以有先生也_ 徒:只是 以:因为3.通假字梳理。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_ 仓鹰击于殿上_仓_通“苍”,青灰色4.古今异义梳理。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交换易如反掌_容易徒 徒以有先生也 _只是名师出高徒_ 徒弟5.一词多义梳理。也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表疑问语气_,相当于“呢_”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表判断语气_哉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表疑问语气_,相当于“呢”技亦录怪矣哉 表感叹语气_,相当于“呀”6.句子翻译梳理。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只有五百里的土地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7课文内容梳理。分别说说秦王和唐雎是怎样的一个人。 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胆有识的谋臣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也有虚伪、色厉内荏的一面你能说出“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与“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隐含之意吗?答:我要是发怒了,我就会发兵攻打安陵国如果我发怒了,我会像前三个刺客一样,与你同归于尽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多矣,你能讲讲它们的故事吗?人物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出使楚国的晏子。能简略概括其主要事迹便可(三)隆中对梳理1.文学常识梳理。本文选自_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_魏_、_蜀_、_吴_三国的历史。作者_陈寿_,晋朝安汉人,_史学家。隆中,地名,在现在湖北_襄樊_。2.重点词义梳理。好为梁父吟_为:唱 时人莫之许 许:承认、同意谓为信然_ 信然:确实这样先主器之_ 器:器重、重视此人可就见_就见:到那里拜访宜枉驾顾之_顾:拜访先主遂诣亮_ 诣:拜访凡三往_ 凡:总共因屏人曰_ _屏:屏退遂用猖蹶 猖蹶:失败然志犹未已 已:止君谓计将安出 谓:认为 安:怎么然操遂能克绍_ 克:战胜非惟天时_ 非惟:不只是抑亦人谋也_ 抑亦:而且也挟天子而令诸候_挟:挟持 令:号令此诚不可与争锋_诚:确实为援不可图_援:外援 图:夺取、谋取此殆天所以资将军_殆:大概 资:资助、给予刘璋暗弱_ 暗弱:昏庸懦弱而不知存恤_存恤:爱抚、爱惜将军既帝室之胄_ 胄:后代信义著于四海_ _著:闻名_将军身率_ 身:亲自3.通假字梳理。欲信大义于天下 _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_已通以4.一词多义梳理。信 谓为信然 _确实_欲信大义于天下_伸张见 此人可就见 _拜见_凡三往,乃见_见面_因 因屏人曰 _于是高祖因之以成帝业_ 凭借于 欲信大义于天下_向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_到之 将军宜枉驾顾之_他孤之有孔明_ 结构助词_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 _的辍耕之垄上 _到、往5词类活用梳理。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一天天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内:对外 外:对内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用箪盛饭 壶:用壶盛浆6.句子翻译梳理。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翻译: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翻译:将军您亲自带领益州的部分出发到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您呢?7.课文内容梳理。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给刘备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答:曹操占据北方,“此诚不可与争 锋”; 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答: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哪两条?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策略?答:(1)人谋 (2)恤民其中最重要的是人谋。(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答:“成霸业”“兴汉室”。(或: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四)出师表梳理1.文学常识梳理。本文作者是_,这篇文章是他写给_的一封信。表是古代向帝王_的一种文体。答:诸葛亮 后主(刘禅) 陈情言事2.重点词义梳理。危急存亡之秋 秋:时刻诚宜开张圣听 诚:确实 宜:应该以塞忠谏之路 塞:阻塞陟罚臧否 译:奖惩功过、好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显示、彰显悉以咨之 悉:全、都 咨:询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以:因此 简:选拔 遗:给予裨补阙漏 裨补:弥补猥自枉屈 猥:辱没,降低身份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答应 驱弛:奔走效劳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寄:托付夙夜忧叹 夙:早恐托付不效 效:成效庶竭驽钝 译:用尽我平庸的才能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咨诹善道 译:询问(治国的)好道理3.通假字梳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必能裨补阙漏 “阙”同“缺”,缺点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挑选、选拔4.一词多义梳理。遗 以遗陛下 给予 先帝遗德 遗留道 中道崩殂 道路 咨诹善道 方法论 论其刑赏 评判、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 议论、谈论益 有所广益 好处 斟酌损益 增加、兴办效 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 效果、成效于 还于旧都 到 不懈于内 在 痛恨于桓灵也 对5.古今异义梳理。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质败坏、低劣未尝不叹息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十分憎恨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动 今义:感谢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晓畅军事 古义:精通、熟悉 今义:流畅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句子翻译梳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译:只想在乱世中苟全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译:陛下也应当自己认真考虑,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识别、采纳正确的意见。7.课文理解梳理。出师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写到了哪些内容?答: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三条建议,劝说刘禅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光复汉室”的决心。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答: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亲贤远佞”是前两条建议的思想基础,只有做到亲贤远,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成语、俗语、警句等?答:成语:三顾茅庐 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典故:草船借箭,舌战群儒 警句:志当存高远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