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82906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考试救星该文档由1200110224提供,仅供参考(以下为要考的题目)l-11 在图l-30中,注有加工符号的表面为待加工表面,试分别确定应限制的自由度。l-12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用总体分析法和分件分析分析法,分别分析图131中6种定位方案所限制的自由度,并分析是否有欠定位和过定位,其过定位是否允许?2-4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2-80a、b、c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答:a)主要原因是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弯曲变形,产生鼓形圆柱度误差。主要采用提高工件刚度的方法减小这类误差,例如采用中心架或者跟刀架,减小切削力的作用点到支承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工件在切削时的刚度。b)主要原因是机床在切削力作用下变形,产生马鞍形的圆柱度误差。主要采用提高机床部件刚度的方法减小这类误差,例如加工中采用支撑套,增大机床的刚度。c)主要原因是机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主要采用减小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来减小这类误差,或者采用校正装置补偿该误差产生的影响。2-5 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D:工件直径; Dy,Dz工件直径误差;y:导轨在水平面内的弯曲; z: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车刀垂直安装时误差的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因此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的影响较大 车刀垂直安装: z方向为误差敏感方向 在卧式车床中: y方向为误差敏感方向2-8 设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25,工件在本工序前有圆度误差0.45mm,若本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0.01mm,问至少进给几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解:已知,为保证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0.01mm,则:由于每进给一次,误差复映系数为:时,因此至少进给3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3-10横磨工件时(图383),设横向磨削力Fy=100N,主轴箱刚度Ktj=5000Nmm,尾座刚度Kwz=4000Nmm,加工工件尺寸如图示,求加工后工件的锥度。答:设主轴箱支反力为,尾座支反力为= = =零件锥度为:3-5 采用粒度为36号的砂轮磨削钢件外圆,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在相同的磨削用量下,采用粒度为60号的砂轮可以使 ,这是为什么?答:砂轮的粒度越大,则砂轮的磨粒尺寸和磨粒间距就越小,在相同磨削条件下参与磨削的磨粒就越多,工件表面单位面积上刻痕越多,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越小。3-6 为什么提高砂轮高速能减小磨削表面的粗糙度数值,而提高工件速度却得到相反结果。答:砂轮的速度越高,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就越多,因而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就越小。砂轮速度越高,工件材料来不及形变,表层金属的属性变形减小,磨削表面的粗糙度值将明显减小。工件速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刚好与砂轮速度的影响相反,增大工件速度时,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将增大。工件速度增加,塑性变形增加,表面粗糙度值将增大。3-19 试解释磨削淬火钢件,磨削表面层的应力状态与磨削深度的实验曲线。答:淬火钢件表面为马氏体。当磨削量很小时,温度影响很小,更没有金相组织变化,主要是冷态塑性变形的影响,故表面产生浅而小的残余压应力;当磨削量开始增大时,热塑性变形起了主导作用,表面产生很浅的残余拉应力;随着磨削量的增大,磨削热量导致钢件表面金相组织发生变化,表面淬火层的马氏体开始回火变为珠光体,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导致残余拉应力继续增大;随着磨削量的增加,表面热量增加,工件表面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如果这时有充分的切削液,则表面层将急冷形成二次淬火马氏体,表面产生了一薄层一次淬火层,下层是回火组织,导致表面残余压应力减小,直至产生表面的压应力。4-11图196所示小轴系大量生产,毛坯为热轧棒料,经过粗车、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后达到图纸要求。现给出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如表1-27。毛坯的尺寸公差为1.5mm。试计算工序尺寸,标注工序尺寸公差,计算精磨工序的最大余量和最小余量。答:列表解:注:毛坯尺寸圆整为35;精磨工序的最大余量为(0.1+0.013)/2=0.0565mm,精磨工序的最小余量为(0.1-0.033)/2=0.0335mm4-12欲在某工件上加工72.5mm孔,其材料为45钢,加工工序为:扩孔;粗镗孔;半精镗、精镗孔;精磨孔。已知各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精磨72.5mm; 精镗71.8mm; 半精镗70.5mm;粗镗68mm; 扩孔64mm; 模锻孔59mm。 试计算各工序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答:列表解:余量公差=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上道工序尺寸公差4-14在图197所示工件中,Ll=70mm,L2=60 mm,L3=20mm,L3不便直接测量,试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 答:作尺寸链图, L3为封闭环,Lx、L2为增环,L1为减环。列表解:解得Lx=(测量尺寸)。4-14图4-74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5mm,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答:(1)若测量L3,画尺寸链图,L0为封闭环, L2、L同为增环,L1、L3(待求)为减环。列表解: 公称尺寸ESEIL2450-0.05L同0+0.025-0.025L1300-0.025L3(待求)10+0.275+0.1L05+0.30测量尺寸L3=10(2)若测量L4,画尺寸链图,L0为封闭环, L2为增环,L4为减环。列表解:公称尺寸ESEIL2900-0.1L4(待求)85+0.3+0.1L05+0.30测量尺寸L4=855-11设有一轴、孔配合,若轴的尺寸为80mm,孔的尺寸为80mm,试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分别计算其封闭环公称尺寸、公差和分布位置。答:装配尺寸链如图。 A0为轴和孔装配后的间隙,封闭环;A1轴,减环;A2孔,增环(1) 完全互换法A0=A2-A1=80-80=0 T0l=T1+T2=0.1+0.2=0.3mm封闭环中间偏差封闭环上偏差封闭环下偏差A0=mm,装配后间隙100%在A0范围内列表法解:公称尺寸ESEIA1-80+0.10A280+0.20A00+0.30故:A3=0(2)大数互换法A0=0 T0q=封闭环中间偏差封闭环上偏差封闭环下偏差A0=mm,T0q在正态分布下取值6时,装配后间隙在T0q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仅有0.27%的装配结果超出T0q,成为废品。5-125-14 减速器中某轴上的零件的尺寸为A1=40mm,A2=36mm,A3=4mm,要求装配后齿轮轴向间隙A0=0+0.10+0.25 mm,结构如图5-43所示。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A1, A2,A3的公差及分布位置。解:尺寸链如上图所示,A0为封闭环,A1为增环,A2和A3为减环,封闭环公称尺寸A0=0(1)采用极值法求解(尺寸链反计算问题)根据第二版教材P231,按等公差原则进行初步分配,根据式(5-4): Tav1=T0/m 所以,Tav1=T0/3=0.15/3=0.05 由于A3为垫圈,便于加工,取A3为协调环。根据加工的难易程度,取T1=T2=0.062,则T3=0.026,基本为IT9级精度。A2为外尺寸,按基轴制确定极限偏差,则A2=36-0.0620mm,A1为内尺寸,按基孔制确定极限偏差,则A1=400+0.062mm。计算协调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T3=T0-T1-T2=0.15-0.062-0.062=0.026mm。由于:ES0=ES1-(EI2+EI3),所以:EI3=ES1-EI2-ES0=0.062-(-0.062)-0.25=-0.126由于:EI0=EI1-(ES2+ES3), 所以:ES3=EI1-ES2-EI0=0-0-0.1= - 0.1所以:A3=4-0.126-0.1mm 。(2)采用大数互换法(统计法)求解:假定工艺过程稳定,各组成环和封闭环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第二版教材P235 式(5-17)Tavq=T0m=0.153=0.0866 mm选取A1为协调环,按IT11级精度,取T2=0.12mm,T3=0.06mm,由于A2,A3均为外尺寸,均按基轴制选择极限偏差,则A2=36-0.120mm, A3=4-0.060mm。确定各已知环的中间偏差:0=0.175mm,2=-0.06mm,3=-0.03mm 计算协调环的公差:T1=T02-T22-T32=0.152-0.122-0.062=0.067 mm计算协调环中间偏差:由于:0=1-(2+3),所以1=0+2+3=0.175+(-0.06)+(-0.03)=0.085mm。计算协调环的上下偏差:ES1=1+T1/2=0.085+0.067/2=0.1185mmEI1=1-T1/2=0.085-0.067/2=0.0515mm所以,协调环A1的尺寸为:A1=40+0.0515+0.1185 mm。由此可以看出,采用统计法进行尺寸链的反计算,可以增大组成环的公差,降低加工精度等级。此外,尺寸链的反计算结果是不唯一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5-15如图5-44所示轴类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顺利装入,要求保持轴向间隙。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Al=32.5mm,A2=35mm,A3=2.5mm。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各组成零件的上下偏差。解:a)封闭环A0=mm ,封闭环公差。A2是增环,A1、A3 是减环,封闭环基本尺寸为:由计算可知,各组成环基本尺寸无误。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极限偏差计算各组成环平均极值公差以平均极值公差为基础,根据各组成环尺寸、零件加工难易程度,确定各组成环公差。为一挡圈,易于加工和测量,故选为协调环。其余各组成环根据其尺寸和加工难易程度选择公差为:,各组成环公差等级约为IT9。为内尺寸按基孔制(H)确定其极限偏差:,为外尺寸按基轴制(h)确定其极限偏差:。封闭环的中间偏差为各组成环的中间偏差分别为 3)计算协调环极值公差和极限偏差协调环的极值公差为: 协调环的中间偏差为:协调环的极限偏差分别为:所以,协调环的尺寸和极限偏差为:mm最后可得各组成环尺寸和极限偏差为:b)统计法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极限偏差.认为该产品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工艺过程稳定,各组成环尺寸趋近正态分布, ,则各组成环平均平方公差为:为一轴类零件,较其他零件相比较难加工,现选择较难加工零件为协调环.以平均平方公差为基础,参考各零件尺寸和加工难易程度,从严选取各组成环公差:其公差等级约为IT12。由于皆为外尺寸,其极限偏差按基轴制(h)确定,则:各环中间偏差分别为: 3)计算协调环公差和极限偏差:(只舍不进)协调环的中间偏差为:协调环的上、下偏差分别为:所以,协调环最后可得各组成环尺寸分别为:6-3图296a所示套筒零件上铣键槽,要保证尺寸54mm及对称度。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试计算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答:方案(b):对尺寸,0.0207对槽对称度,方案(c): 对尺寸,指定边接触(上母线),=,式中为零件内孔公差,e为心轴与内孔的最小间隙。=0.085对槽对称度,0方案(d) :对尺寸,=0+0=0对槽对称度,0+=0.05方案(b)最优。2-4图297所示齿轮坯,内孔和外圆已加工合格(d=80mm,D=35mm),现在插床上用调整法加工内键槽,要求保证尺寸H=38.5mm。试分析采用图示定位方法能否满足加工要求(要求定位误差不大于工件尺寸公差的13)?若不能满足,应如何改进?(忽略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误差)答: =0.0707, =两者无关,=0.0832,定位方案不合理。用自定心V型块,或提高外圆或内孔的加工精度。【彩蛋】加工工艺过程:指采用金属切削工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成为一个安装。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装内容称为工位。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得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不完全定位:仅限制15个自由度。 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所限制,称为过定位,或重复定位,也称之为定位干涉。 欠定位:在加工时根据被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约束点不足。 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定位:指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的过程。 机械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机械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误差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个方向。 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加工尺寸调整刀具位置试切的反复过程来获得距离尺寸精度调整法: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试切法预先调整好刀具对工件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保持这种相对位置不变来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尺寸。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加工经济精度: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工序集中: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安装次数也相应减少。 工序分散: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因而每道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 套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 组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构成的。 部件: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 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完全互换装配法: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选择装配法:将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修配装配法: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 调整装配法:在装配时,用改变产品中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定位误差:由于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误差。 基准位置误差:由于工件的定位表面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1、工件装夹有哪三种方法?1.夹具中装夹;2.直接找正装夹;3.划线找正装夹2、工艺系统包括哪些内容?机床,工件,夹具,刀具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加工4、基准如何分类?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工序,测量,装配,定位:(原有,附加):(粗基准,精基准)加工精度包括哪些内容?1.尺寸精度 2.形状精度 3.位置精度 5、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原始误差包括哪些内容?原理误差定位误差调整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机床导轨导向误差机床传动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刀具磨损测量误差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6、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变形、工件变形)?1.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工件形状误差 2.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 3.夹紧力和重力引起的加工误差 4.传动力和惯性力对加工精度影响7、机床导轨的导向误差和主轴回转误差包括哪些内容?1.导轨 主要包括导轨引起的刀具与工件在误差敏感方向的相对位移误差 2.主轴 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倾角摆动 8、何谓“误差复映”现象?何谓误差复映系数?减少误差复映有哪些措施?由于工艺系统误差变形的变化,是毛坯误差部分反映到工件上 措施:增大走刀次数,增大工艺系统刚度,减小进给量,提高毛坯精度9、机床传动链传动误差分析?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误差分析:即利用传动链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 措施:1.传动链件数越少,传动链越短,就越小,则精度越高 2. 传动比i越小,尤其是首末两端传动比小, 3.由于传动件中末端件的误差影响最大,故应使其尽可能精确 4.采用校正装置 10、加工误差如何分类?哪些误差属于常值误差?哪些误差属于变值系统误差?哪些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加工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等引起的加工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道具的磨损;刀具,夹具,机床等在热平衡前得热变形误差 随机误差:毛坯误差的复印,定位误差,加紧误差,多次调整的误差,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 11.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1.误差预防技术:合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 直接减少原始误差 转移原始误差 均劣原始误差 均化原始误差 2.误差补偿技术:在线检测 偶件自动配磨 积极控制起决定作用的误差因素12、加工表面几何形貌包括哪些内容?几何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13、表面层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括哪些内容?1.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 2.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形 3.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14、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粗糙值由:切削残余面积的高度 主要因素:刀尖圆弧半径 主偏角 副偏角 进给量 次要因素:切削速度增大 适当选择切削液 适当增大刀具的前角 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 15、试分析影响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几何因素: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砂轮粒度和砂轮修整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物理因素的影响: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磨削用量 砂轮的选择16、试分析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切削用量的影响 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 加工材料性能的影响17、何谓磨削回火烧伤?何谓磨削淬火烧伤?何谓磨削退火烧伤?回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工件表面金属的马氏体将转化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 淬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冷却作用,表面金属会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组织,硬度比原来的马氏体高 ;在他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低的回火组织 退火:如果磨削区的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 而磨削过程有没有冷却液,表面金属将出现退火组织,表面金属的硬度将会急剧下降18、机械加工振动的防治消除或减弱产生机械加工震动的条件;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 提高工艺系统的稳定性 采用各种消振减振装置19、简要叙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的主要区别及应用场合。 工艺过程卡:采用普通加工方法的单件小批生产 机械加工工艺卡:中批生产 工序卡:大批大量生产类型要求有严密,细致的组织工作*20、粗基准选择原则?精基准选择原则?粗基准: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精基准: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 21、工艺顺序按排有哪些原则? 1.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2.一半情况下,先加工表面,后加工孔;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4.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22、如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有哪些好处? 加工阶段划分:1.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精密光整加工阶段 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消除热变形和消除粗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使后续加工精度提高。另外,在粗加工阶段发现毛坯有缺陷时就不必进行下一加工阶段的加工,避免浪费。此外还可以合理的使用设备,低精度机床用于粗加工精密机床专门用于精加工,以保持精密机床的精度水平;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高技术工人专门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这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艺水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23、影响工序余量因素有哪些?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2.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度深层Ha;3.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24、工时定额的组成包括哪些内容?T定额=T单件时间+t准终时间/n件数25、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有哪些1.缩短基本时间;2.减少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叠;3.减少布置工作地时间;4.减少准备与终结时间26、装配工艺规程主要的内容有哪些?1.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方法;2.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3.计算装配时间定额;4.确定各工序装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5.确定装配零部件的输送方式及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6.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的工具,夹具和专用设备27、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应考虑哪些内容?1.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2.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28、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相互位置精度;2.相互运动精度;3.相互配合精度29、查找装配尺寸链应注意哪些问题?1.装配尺寸链应进行必要的简化;2.装配尺寸链组成的“一件一环”;3.装配尺寸链的“方向性”在同一装配结构中,在不同位置方向都有装配精度的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监理装配尺寸链30、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应用如何?1.互换法;2.选择法;3.修配法;4.调整法31、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功用?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组成部分有:1.定位元件或装置.2.刀具导向元件或装置.3.夹紧元件或装置.4.联接元件5.夹具体6.其它元件或装置.主要功能1.保证加工质量2.提高生产效率.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32、按夹具使用范围,机床夹具如何分类?1.通用夹具2.专用夹具3.可调整夹具和成组夹具4.组合夹具和随机夹具33、工件以平面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哪些?并分析消除自由度情况。工件以平面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1.固定支承2.可调支承3.自位支承4.辅助支承34、工件以圆柱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哪些?并分析消除自由度情况。工件以圆柱孔定位. .常用的定位元件有1心轴2.定位销35、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常用定位元件有哪些?并分析消除自由度情况。工件以外圆表面表面定位. .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块36、工件以“一面两销”定位,如何设计两销?1.确定两销中心距尺寸及公差2.确定圆柱销直径及其公差3.确定菱形销宽度直径及其公差.37、定位误差包括哪两方面?计算定位误差的方法有哪些?定位误差两方面.1.由于工件定位表面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置误差.2.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叫基准不重合误差38、对工件夹紧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夹紧过程中应能保持工件定位时所获得的正确位置. 2.夹紧力大小适当,夹紧机构应能保证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不产生松动或振动,同时又要避免工件产生不适当的变形和表面损伤,夹紧机构一般应有自锁作用3.夹紧装置应操作方便,省力,安全。 4.夹紧装置的复杂程度和自动化程度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结构设计应力求简单,紧凑并尽量采用标准化元件39、夹紧力确定的三要素?夹紧力方向和作用点选择分别有哪些原则?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夹紧力方向的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有利于工件的准确定位,而不破坏定位,为此一般要求主要夹紧力垂直指向定位面 2、夹紧力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工件刚度大的方向相一致,以减小工件夹紧变形 3、夹紧力作用方向应尽量与切削力、工件重力方向一致,以减小所需夹紧力夹紧力作用点选择一般原则:1、夹紧力作用点应正对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以保证工件已获得的定位不变 2、夹紧力作用点应处于刚性较好的部位以减小工件夹紧变形 3、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以减小切削力对工件造成的翻转力矩40、常用的夹紧机构有哪些?重点分析掌握斜楔夹紧机构。 1、斜楔夹紧结构 2、螺旋夹紧结构 3、偏心夹紧结构 4、铰链夹紧结构 5、定心夹紧结构 6、联动夹紧结构41、根据钻模结构特点如何分类?按钻套的结构特点如何分类?按钻模板与夹具体联接方式分为哪几类?钻模根据共结构特点:1、固定钻模 2、转式钻模 3、翻转式钻模 4、盖板式钻模 5、滑柱式钻模钻模结构特点分类:1、固定钻模 2、可换钻模 3、快换钻模 4特殊钻模钻模板于夹具体的连接方式: 固定式 铰链式 分离式 悬挂式42、加工中心机床夹具有哪些特点?1、功能简化 2、完全定位 3、开敞结构 4、 快速重调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