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总论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82461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总论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方剂学总论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方剂学总论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总论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 1.方剂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 、 。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概而言之是 、 、 。3清法的立法依据是 ;汗法的立法依据是 ;温法的立法依据是 。4“通可祛滞”的代表方是 ; “涩可固脱”的代表方是 ; ;“轻可去实”的代表方是 。5“八法”的应用:麻疹初起,疹出不畅者,治宜用 法;热毒疮疡,治宜用 法;肝脾不和证,治宜用 法。6臣药的意义是 、 。7方剂的组方原则最早见于 ,其谓:“ 之谓君, 谓臣, 之谓使。” 8膏剂分为 、 、 三种。二、名词解释:1方剂学 2方剂 3治法 4八法 5剂型三、简答题: 1试述组方配伍的目的。 2方剂为何要变化?如何变化?3. 试简述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发展中的意义。四、论述题: 1试述方剂学发展史中历代主要的代表著作及其意义。2试述下法和消法的涵义及适应证的不同。3试述君臣佐使药的涵义。五、单项选择题: 1有我国第一部“成药典”之称的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D太平圣惠方 E医方集解3首创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是: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4医方集解的作者是:A张秉成 B吴仪洛 C汪昂 D喻昌 E吴谦5在中医药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论理的著作是: A伤寒明理药方论 B五十二病方 C 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以上均非6首次完整地提出“八法”的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医学心悟 C黄帝内经D景岳全书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首先记载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医方考 8伤寒明理药方论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孙思邈 C成无己 D张元素 E张子和9.伤寒杂病论共载方剂:A314首 B413首 C365首 D13首 E5300余首10.以下哪一项不属“七方”的内容:A.大方 B小方 C急方 D复方 E单方11.下列关于“治法与方剂”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治法是针对具体病证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B治法是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后制订的C治法是组成方剂的依据 D方剂是治法的体现E从发展史看,治法是先于方剂而形成的12.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A.方从法出 B以法统方 C方以药成 D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E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13以下哪一项不属“八法”的范畴:A汗、下 B温、补 C固、通 D消、和 E清、吐14.“气滞血瘀”,宜用哪一治法治疗?A和法 B温法 C消法 D下法 E清法 15王冰所提出的“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宜用哪一治法治疗?A汗法 B清法 C补法 D消法 E温法 16吐法的适应证,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痰涎阻塞在咽喉证 B顽痰蓄积在胸膈证 C宿食停滞在胃脘证D误食之毒物尚留胃中证 E湿浊困阻于脾胃证1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A消、固 B宣、泄 C补、通 D滑、涩 E燥、湿18五苓散属于“十剂”中之哪一类方剂:A.宣剂 B滑剂 C泄剂 D通剂 E湿剂19现代方剂的分类法主要是依据:A.以病证分类 B以脏腑分类 C以病因分类 D以治法分类 E以组成分类20.有关君臣佐使的含义,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A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B臣药是针对兼病因或兼证起次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使药包括引经药、调和药 D.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因或主证的药物 E君药是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1据“疗寒以热,而佐以寒”而用之寒药属于:A君药 B佐药 C使药之引经药 D臣药 E使药之调和药22制约君臣药的烈、毒性的药物属于:A佐助药 B佐制药 C臣药 D反佐药 E使药23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变化的形式?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D治法更换变化 E剂型更换变化24由桂枝汤变为小建中汤属: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D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 E以上均非25.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蜜或糖炼制而成的半液体剂型属:A酒剂 B膏剂 C茶剂 D露剂 E丹剂,26有关服药时间,如病在上焦者宜:A食后服 B临睡服 C食前服 D早上空腹服 E不拘时服 27反佐药的涵义是:A直接治疗次要的证候的药物 B用以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的药物C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D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烈、毒性的药物 E. 以上均非28.清热剂的煎煮法是: A.文火久煎 B武火急煎 C武火久煎 D文火急煎 E. 以上均非六、多项选择题: 1下列来源于温病条辨的方剂是:A青蒿鳖甲汤 B甘露消毒丹 C普济消毒饮 D银翘散 E杏苏散2.使药的涵义包括:A引经报使的药物 B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C协调方中诸药药性的药物 D用以消除或缓和君、臣药的烈、毒性的药物E用以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而配伍的药物3汤剂的特点是:A吸收快 B可兼顾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C不便携带 D节省药材 E药效发挥迅速4汗法可用于治疗:A、外感表证 B、疹出不畅 C、疮疡初起 D、里热实证 E、饮食停滞5下列属“消法”范畴:A、消食导滞 B、行气 C、活血 D、化痰 E、利水6方剂变化的形式包括:A、方名的变化 B、药味增减的变化 C、剂型更换变化 D、药量增减的变化 E、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 网站首页 网络资源 教学录像 实验指导 联系我们 总论综合试题答案【填空题参考答案】1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为主);方剂的配伍规律;方剂的临床应用。2治法是组成方剂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从医学发展上看,治法来源于方剂。3“热者寒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寒者热之”。4五苓散;四神丸;麻黄汤。5汗;清;和。6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因或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7黄帝内经;主病;佐君;应臣。8煎膏;软膏;硬膏。【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2方剂: 是中医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合,并酌定剂量、确定适宜的剂型及用量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3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明证候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4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提出的8种治疗大法,即所谓:“论治病之方,则有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5剂型: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既含有一定剂量而又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简答题参考答案】1方剂组方配伍的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增强原药效:指将功效相同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使作用增强,收效更快。综合多药效:指将功效不同(或作用相反)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综合作用,增加方剂的多种功效,以扩大治疗范围。产生新药效:指将功效不同的药物配合运用,起到特殊作用,产生新的药效,以适应病情的需要。制约烈毒性: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使某药能消除或减缓另一药物的毒性或烈性,以免伤耗机体正气或导致中毒。2方剂变化的原因包括:病情的轻重、邪气的虚实、兼证的有无、体质的强弱以及年龄、气候、方土习俗等因素。而方剂变化的形式有:药味增减的变化: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效的主要因素,因此,方剂中药味的加减必然使方剂的功效发生变化。药味增减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佐使药的加减,一种是臣药的加减。药量增减的变化:药量是标识药力的,药量的增减必然使药力发生变化,药力变化则会引起君臣地位的改变,从而改变了方剂的功效与主治。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药味决定方剂功效,药量标识药力,当药味与药量同时变化时,方剂的功效及主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剂型对方剂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汤剂药力较大,作用较快;丸剂药力较缓,作用较慢。 3、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发展中的意义有三方面:一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二是首创融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三是其被后世誉称之为“方书之祖”。【论述题参考答案】1. 方剂学发展史中历代主要代表著作及其意义:五十二病方: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发掘出来的方剂著作。据考证是早于黄帝内经的著作,载方283首(能够辨认197首),是现存医籍中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托名黄帝、歧伯编著;载方13首。是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有关辨证立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著;载方314首。既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又首创融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后世誉称之为“方书之祖”。古今名医方论:清代罗美撰,全书选历代名方150余首,附以自金代成无己以后20余位名医的方论200多则,对方剂的研究运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官府药局和剂局的成药配本,经名医陈承、裴宗元、陈师文等校正,载方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成药典”。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代成无己编著。旨在分析20首伤寒方,是中医药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论理的著作,开后世“方论”之先河。普济方:明代朱(木肃)等编著,共载方61739首。是方剂学史上载方最多的著作。医方考:明代吴崑编著,载方700余首,是方剂学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的理论专著。医方集解:清代汪昂编著,成书于1682年,载方约700首;开创了以治法(功效)分类的新的分类法(22类综合分类法)。2、下法:即泻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体内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水饮内停,以及食积、结痰、血瘀、虫积等形证俱实的病证。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湿、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具体包括消食法、理气法、活血法、祛痰法、利水渗湿法、驱虫法等。适用于饮食积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痰饮、虫积、疮疡痈肿等病证。3、方剂的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药。君药:指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谓“主病之谓君”。臣药:a.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次要作用); b.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a.佐助药 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 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更次要的治疗作用); b.佐制药 制约君、臣药的烈、毒性的药物。 c.反佐药 - 指在病重邪盛时,根据“甚者从之”的治则,用于消除或避产生格拒现 象(饮药即吐)而配伍的药物。使药:a.调和药性的药物; b.引经报使药:指能引导方中诸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经脉、脏腑、病位的药物。【单项选择题答案】1.E 2.B 3.C 4.C 5.A 6.B 7.C 8.C 9.A 10.E 11.E 12.C 13.C 14.C 15.C 16.E 17.A 18.D 19.D 20.B21.B 22.B 23.D 24.D 25.B 26.A 27.B 28.B【多项选择题答案】1.ADE 2.AC 3.ABCE 4.ABC 5.ABCDE 6.B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