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决策与指挥下答案98分.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80160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决策与指挥下答案98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急决策与指挥下答案98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急决策与指挥下答案98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决策与指挥(下)5学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DBCCBABDDB41424344454647484950BAABCBBCAA51525354555657585960DBCCBABDDB61626364656667686970ABCDABCABCDABCABCDABCDABCDABCDABCDABCD71727374757677787980ABCABCDABCDBCDABCABCDABCDABCDABCDBCD()1、研判是定性的依据。()2、德国应急学院推荐从工作与个人角度分析灾情。()3、碎片化的时间需要碎片式的信息。()4、信息公开不利于处置。()5、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只能由国务院制定。()6、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7、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8、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9、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绝不可以越级上报。()10、定性是响应的基础。()11、分割法常用于危机公关。()12、在应急管理方面,改革开放前是全能政府。()13、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4、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15、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6、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18、新闻媒体应当有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19、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20、在应急管理方面,改革开放后是社会动员。()21、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23、省级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24、省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2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26、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乡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2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2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和预警,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29、突发事件预警一级用黄色标示。()30、突发事件预警四级为最高级别。31、突发事件预警四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32、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乡级县级市级省级33、突发事件预警三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34、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本级各级上一级最高级35、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 )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乡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以上均错误36、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 )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37、突发事件预警二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3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 )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各级上级最高级本级39、( )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国务院国家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40、(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乡级县级市级省级41、(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乡级县级市级省级4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 )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成年志愿者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以上均错误43、( )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国务院省级乡级市级44、(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乡级县级市级省级4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 )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统一单一多种以上均错误46、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 )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乡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企事业单位4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各级上级最高级本级4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 ),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隐患和防治措施应对方案和预警信息隐患和预警信息以上均错误49、突发事件预警一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0、突发事件预警( )为最高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51、突发事件预警四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2、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乡级县级市级省级53、突发事件预警三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4、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本级各级上一级最高级55、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 )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乡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以上均错误56、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 )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57、突发事件预警二级用( )标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5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 )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各级上级最高级本级59、( )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国务院国家行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60、(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乡级县级市级省级61、应急决策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准定性遵法规重细节早沟通62、以下属于“三慎用”范畴的是( )。警力强制手段警械沟通63、应急决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先期处置分割法广动员会沟通64、玉树地震先期处置三件事包括( )。组织力量救援被埋被困和受伤人员排险与抢险机场道路、大桥水库救灾物资分配带领受伤群众组织抢险65、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66、突发事件的( )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6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68、国家建立( )、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6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 )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70、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71、群体性事件动员结构主要有( )。熟人社会偶然因素动员机理生人社会72、心理援助的具体工作模式有( )。基于社区的心理援助模式基于学校的心理援助模式基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心理援助模式综合心理援助模式73、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 )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生产经营储运使用74、( )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人民警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织75、( )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级人民政府76、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 )体系。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77、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 )。物资资金技术支持捐赠78、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 )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7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汇集储存分析传输80、( )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