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网络学院教师口语名词解,简答,论述,分析题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346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网络学院教师口语名词解,简答,论述,分析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华师网络学院教师口语名词解,简答,论述,分析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华师网络学院教师口语名词解,简答,论述,分析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题激励语答案:激励语是指教师用更具有很强的鼓动性、激发性的语言焕发学生勇往直前精神的教育语言形式。2第4题传输语答案:传输语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生正面传授灌输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标准、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的教育语言形式。3第8题导入语答案:导入语又叫导语,是教师在开始一个新的教学程序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相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1第9题阐释语答案:阐释语是指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解释讲解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语言形式。它是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学口语的主体。3第11题交谈答案:交谈是一种讨论式的语言交流方式,通常的形式是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引发,互相补充。2第2题表扬语答案:表扬语是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良好的行为、良好的成绩以及某种进步给与表彰或肯定性评价的用语。表扬语是教育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5第5题批评语答案:批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否定性评价的口语形式。2第5题演讲答案:演讲又叫演说,就是对公众的讲话,就是一个人就某个问题向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3第11题朗诵答案: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表达文本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2第4题提问语答案:提问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5第12题教育口语答案:教育口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它可以专门进行,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伴随课文教学进行。2第4题结束语答案:结束语又叫结尾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将要结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形式。标准答案:结束语又叫结尾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将要结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形式。3第6题态势语答案:态势语是人们在交际中用肢体态势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有声语言。5第12题提问语答案:提问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9第9题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案: 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内容贫乏、思路不清、结结巴巴、紧张、发音不准、很少开口等等。内容贫乏,主要是由于老师的积累不足造成的。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熟悉本专业工作内容外,应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表达时才有素材的保证。思路不清,是思维的问题。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口语表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一个人言语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他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思维训练。结结巴巴,如果不是生理的原因,可以通过一定口语训练得以改进。如绕口令训练、朗读训练等等。紧张,是心理素质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了解自己在当面口语表达时的焦虑感受,并逐步改进。发音不准,是普通话的问题。如果说话有口音,就应该在普通话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提高普通话水平。很少开口,可能是心理素质的问题,也可能是观念的问题。如果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可以参看关于“紧张”的讨论;如果是观念的问题,则应该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念。不论个人性格如何,如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再口语表达方面积极进行训练。教师口语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使教师的劳动工具。因此,作为教师,该开口时就应该开口。10第2题教育口语的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教育口语的技巧表现在以下方面:(1)把握住时机;(2)捕捉学生兴趣;(3)掌握好关键。12第6题教师口语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教师口语的特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考察,教育性、科学性、口头性、正规性、反馈性、控制性、计划性、目的性、示范性、生动性、情感性、针对性、启发性、逻辑性、形象性、趣味性、全面性、综合性,最主要的特点是教育性、科学性和口头性。13第9题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口语是基础,书面语是提高。口语和书面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存在发展。14第10题使用激励语要注意什么答案:使用激励语要注意:(1)把握好“强度”;(2)把握好“角度”;(3)把握好“尺度”;(4)感情要真挚。15第14题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有什么要求?答案: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的要求是:(1)多用陈述句和疑问句;(2)多用简短句和松散句;(3)多用换述句和重复句。10第1题演讲与交谈的区别分别是什么?答案:演讲的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则是由“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人物组成。演讲过程中,一个人在台上系统地把自己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思想观点公开传向一定数量的听众,中间一般不容许七嘴八舌的插话。交谈常为讨论式,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引发,互相补充。由于演讲是“一人讲,众人听”的口语表达形式,因而演讲者在发表见解,叙事说理时,必须通过自身的有声材料和相应得体态语言来展开。11第3题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有什么要求?答案: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的要求是:(1)口齿清楚,音质优美;(2)音量适度,语速恰当;(3)重音准确,停顿合理;(4)语调丰富,语气生动;(5)语流畅达,节奏鲜明。10第1题演讲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演讲与其他语言实践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演讲的鼓动性。演讲必须旗帜鲜明,主题显露;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再辅之以表情、姿态、声调和手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演讲应该做到紧紧吸引听众,能够产生很大的鼓动作用。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演讲能显示出导向功能。11第3题演讲前应注意分析哪些相关要素?答案:演讲前应注意分析演讲主体(演讲者)、演讲受众(听讲者)、语境(场地、时间)、媒介(演示工具、麦克风等)。13第6题好的演讲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答案:好的演讲应该有求真、求新、求深三大特点。求真:感情要真诚。要谈自己的真切体会和认识。最忌讳空谈大道理,空喊口号,空洞说教,生造激情。求新:不重复各种陈词滥调,而应追求一定的新意、新观点,才能吸引听众。一般的要求是立意新,角度新。求深:演讲要反映一定的思想深度,有点理论色彩。生动的材料只是成功的基础,深刻的思想性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只讲道理没有材料,演讲显得空洞无力;只讲材料不讲道理,则失去深度,应该追求二者的结合。10第1题导入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答案:导入语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1)针对性;(2)启发性;(3)新颖性;(4)趣味性;(5)简洁性11第5题态势语的功能有哪些?答案:态势语既可以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12第6题使用激励语要注意什么答案:使用激励语要注意:(1)把握好“强度”;(2)把握好“角度”;(3)把握好“尺度”;(4)感情要真挚。10第2题提问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答案: 提问语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是:(1)针对性;(2)启发性;(3)明确适度;(4)清楚明了。12第6题使用表扬语要注意什么?答案:使用表扬语要注意:(1)要求实事求是;(2)要掌握时机;(3)要富有诚意。13第8题阐释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答案:阐释语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有:通俗明白、深入浅出、逻辑鲜明、突出重点、自然流畅。15第13题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口语是基础,书面语是提高。口语和书面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存在发展。11第5题提问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答案: 提问语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是:(1)针对性;(2)启发性;(3)明确适度;(4)清楚明了。14第10题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有什么要求?答案: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的要求是:(1)以通用词为基础,重视专业词的运用;(2)以口语词为基础,适当运用书面语词;(3)符合词语运用原则:需要、可接受、有针对性、准确生动、恰如其分、有文采。15第11题结束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答案:结束语的特点和要求主要是:(1)画龙点睛;(2)首尾呼应;(3)明确适度。13第8题演讲前应注意分析哪些相关要素?答案:演讲前应注意分析演讲主体(演讲者)、演讲受众(听讲者)、语境(场地、时间)、媒介(演示工具、麦克风等)。10第1题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有什么要求?答案: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的要求是:(1)以通用词为基础,重视专业词的运用;(2)以口语词为基础,适当运用书面语词;(3)符合词语运用原则:需要、可接受、有针对性、准确生动、恰如其分、有文采。11第2题在课堂上应如何调节音量大小?答案:在课堂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音量大小。如果是面对全班同学说话,应放大音量,保证最后一排的学生能听清楚,第一排的学生不觉刺耳;如果是个别辅导个别答疑,应控制音量,确保听话对象听清的前提下,不要过多影响周边的学生。12第5题使用传输语时要注意什么?答案:使用传输语时要注意:(1)要把握火候;(2)形式要生动;(3)要真诚自然。13第6题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有什么要求?答案: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的要求是:(1)口齿清楚,音质优美;(2)音量适度,语速恰当;(3)重音准确,停顿合理;(4)语调丰富,语气生动;(5)语流畅达,节奏鲜明。14第14题教师口语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教师口语的特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考察,教育性、科学性、口头性、正规性、反馈性、控制性、计划性、目的性、示范性、生动性、情感性、针对性、启发性、逻辑性、形象性、趣味性、全面性、综合性,最主要的特点是教育性、科学性和口头性。13第9题教育口语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教育口语的特点是:(1)针对性;(2)诱导性;(3)说理性;(4)感染性;(5)可接受性。7第11题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许多小说,能回忆一下吗?生:一件小事、故乡、社戏、孔乙己、药。师: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鲁迅的小说,有祝福、阿Q正传。以上这些小说选自他的哪一本小说集?生:呐喊。师:除祝福选自彷徨外,其余都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我要问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呐喊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学习自序,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解释的。这样的导入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答案: 这段导入语主要是温故导入与设疑导入的综合运用。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相关作品,进而引出新课,并再次通过设疑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样的导入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8第15题一位老师在开始一堂新课时说道: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了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为什么射箭的人不把十个太阳都射下来呢?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请你点评这段导入语。答案: 这段导入语主要是或故事导入与设疑导入的综合运用。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化地描绘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故事场景,然后通过设疑制造悬念,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段导入语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9第7题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案: 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内容贫乏、思路不清、结结巴巴、紧张、发音不准、很少开口等等。内容贫乏,主要是由于老师的积累不足造成的。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熟悉本专业工作内容外,应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注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表达时才有素材的保证。思路不清,是思维的问题。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口语表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一个人言语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他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思维训练。结结巴巴,如果不是生理的原因,可以通过一定口语训练得以改进。如绕口令训练、朗读训练等等。紧张,是心理素质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了解自己在当面口语表达时的焦虑感受,并逐步改进。发音不准,是普通话的问题。如果说话有口音,就应该在普通话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提高普通话水平。很少开口,可能是心理素质的问题,也可能是观念的问题。如果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可以参看关于“紧张”的讨论;如果是观念的问题,则应该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念。不论个人性格如何,如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再口语表达方面积极进行训练。教师口语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使教师的劳动工具。因此,作为教师,该开口时就应该开口。6第2题伏契克267号牢房中有这么几句话:“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对这几句话,学生很可能会忽略。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领会其内在深意。以下是不同的老师提出的不同问题,请比较下面两个个问题,评出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问题并说明原因:(1)这里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大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四个“七步”、两个“熟悉”不是很罗嗦吗?各留下一个好不好?如果都留下,那又有什么不同呢?答案: 只要能按要求做出选择,列出理由,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7第9题一位教师在讲述三角形构图的特点时以挂图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他这样说道:这是一幅体现三角形构图的极好作品:人,三角形;山,三角形;总体,三角形。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固的特点,给人一种顶天立地之感。这是一座坚不可摧的英雄群像,一座革命丰碑,一座当代华夏金字塔。这样的阐释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答案: 这样的阐释语主要采用的是描述式阐释语,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图例的形象特征,说明了三角形构图的特点与作用,使学生能具体直观地感知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形象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化理性为感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利于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8第15题一位老师在上完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一节课,是如此结束的:恋爱,多么诱人的字眼;一个哲人说过,如果没有爱情,人间将成为一座坟墓。的确如此,就连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与世隔绝的人,也禁受不住爱情的诱惑,居然从套子里探出头来,要品尝一下恋爱的滋味了。像他这样的人,会获得姑娘的爱吗?他的爱情结局将会怎样呢?我们下一节课将会讨论这些问题。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答案: 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过渡式结束语。制造一定的悬念,把学生的兴趣引向将要继续教学的部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系列性和阶段性,起到连接新旧课、勾连知识的桥梁作用。9第7题教师口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分别有什么要求?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的要求是:(1)口齿清楚,音质优美;(2)音量适度,语速恰当;(3)重音准确,停顿合理;(4)语调丰富,语气生动;(5)语流畅达,节奏鲜明。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的要求是:(1)以通用词为基础,重视专业词的运用;(2)以口语词为基础,适当运用书面语词;(3)符合词语运用原则:需要、可接受、有针对性、准确生动、恰如其分、有文采。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的要求是:(1)多用陈述句和疑问句;(2)多用简短句和松散句;(3)多用换述句和重复句。举例(略)7第9题一位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油画父亲时,他这样说道:这是一张忠厚善良、朴实、慈祥的老年人的脸。在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中,彷佛隐藏了一生的艰辛。眼睛有些昏花,但却安详,没有悲哀和怨恨,有的却是无限的欣慰和期望。你看,他这双勤劳的大手,青筋罗布,骨节隆起,虽然粗糙得像干枯的树皮,却很有力量。这段教学用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答案: 这段阐释语主要采用了描述的方式,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图画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欣赏图画细节,使学生能具体直观地感知图画,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油画所带来的深刻的含义和深邃的情感。这段教学用语自然流畅、深入浅出,具有情感性、启发性和教育性。8第15题一位老师在教学完阿Q正传之后,是如此结束的:这个可笑可悲又可怜的人在现实中吃亏了以后,便采取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以取得满足和胜利,为了革命而葬送了自已的性命.大家都明了这归结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可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还有人也用精神胜利法应对一些事情,精神胜利法是否一无是处,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答案: 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拓展式结束语。把所学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或者深入。9第12题演讲与朗诵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 演讲与朗诵,都要有明确的内容,都需要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定的表演能力,都要求在表达主题时充满激情。乍一看去,二者界线确实难以划分,但细细辨析,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角色身份的不同。演讲重讲,朗诵重演。我们知道,演员与其扮演的角色之间,不能划等号。演员在舞台上所表现的“我”并不是演员自己。朗诵也是如此,朗诵者本人并不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除了朗诵者表演自己的作品外,更多的时候朗诵者还是朗诵别人的作品。朗诵中朗诵者扮演成另一个“我”来抒情表意。演讲则不同,演讲稿中的“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演讲者自己。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演讲者在抒发自己的心声。尽管在当前的演讲比赛中,有时存在着由甲撰稿,由乙上台的合成式演讲,但在合成的过程中,甲是隐形的,乙在登台演讲时,总是努力使听众认为他表述的就是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努力避免给听众留下背诵别人的稿子的感觉。但是,事实证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真正成功的演讲者仍是自己写稿或自己参与演讲稿创作的人。(2)内容不同。朗诵者在朗诵时,以全身心进入作品,进入角色,着重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而演讲者在演讲时,始终不能忘记的是自己承担的“宣传道理”的责任,自始至终不能忘记身边的听众,着重的是推出自己的观点,并努力使听众认同,接受并受之影响而有所感悟,有所行动。(3)处理方式不同。朗诵偏重表演,偏重抒情。处理时注重情感的起伏设计,情感处理可以使戏剧化的,可以大起大伏;演讲更注重说理,要使听众接受你讲的道理,语调和情感的处理不宜有过大的起伏,而应注意交谈式的亲切感,注重听众的接受心理。例如:同为歌颂英雄,朗诵者可以通篇抒情,以真挚的热烈的感情去感染听众,演讲者则应注意说理,以艺术化的文字说明英雄为什么伟大,我们应该从英雄身上学到什么等道理。(4)场地性质的不同。朗诵的表演场地是独立于“听众席”之外的,无论这块场地范围多小,也与听众相对分离。朗诵者一进入这个表演区,就应该忘记听众,忘记自我,而全身心地进入角色,进入作品的氛围。不同的是,演讲者所置身的“演讲区”,哪怕是正规舞台,与观众席之间也应该是没有界线的。演讲者登台演讲的“台”,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位置更突出一点而已,以使自己比较容易受到注意。演讲者在演讲中应该与听众作适当的目光交流,以了解听众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处理方式。能够林场根据听众的现场反应调整内容和处理方式,常被视为演讲能力强的标志之一。(5)目的不同。朗诵主要是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及朗诵者的言语艺术表达技能,朗诵重在表演,观众听众则是在欣赏;演讲者注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唤起听众的共鸣,力求听众“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动”。7第14题一位老师在开始一堂新课时说道: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了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为什么射箭的人不把十个太阳都射下来呢?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请你点评这段导入语。答案: 这段导入语主要是或故事导入与设疑导入的综合运用。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化地描绘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故事场景,然后通过设疑制造悬念,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段导入语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9第8题准备一场演讲需要注意哪些环节?答案: 准备一场演讲的环节包括:(1)精选主题,有感而发。演讲者应在一个大范围中寻找出听众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而自己又有深刻体会和认识的主题,才能为自己的演讲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题目宜小不宜大。(2)收集整理材料,设计演讲内容。题目选定后,就是搜集资料,设计演讲内容。设计时要想一想,说话的中心是什么,围绕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演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思维的能力。嘴上说得清,首先在脑子里要想得清。好的演讲应该有求真、求新、求深三大特点。(3)反复演练演练时要注意的几点:疏通词句。带感情把内容通读一遍,修正那些自己读起来不顺口的词句,疏通为适合自己说话风格的词句,符合自己的演讲个性。注意口语化。有声语言的处理。语音正确、清晰;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表达思想感情。语言处理要贴切、自然、有感情。语调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要注重停顿。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又是一种修辞手段。在演讲中,停顿太少、太短或过多、过长都会影响表达效果。停顿分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后者是处理技巧的体现之一。轻重、抑扬、缓急同样都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需加以注意。体态语言的处理。态势语也是人类社会焦急的信息载体,是演讲语言的组成部分。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善于用动作、表情来辅助说话,也就是要善于用态势语来表情达意。从大范围来说,态势语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语。态势语最大的要求就是自然真实、准确适度。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态势语与口语表达协调默契,紧密配合,而且要与自己的演讲个性相贴切。也就是要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总之,演讲的主要特点是“讲”;演讲应该具备鼓动性;演讲要吸引听众;演讲必须求真、求新和求深;演讲应该是口语表达和体态语表达的完美结合,演讲要力求做到让听众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动。精彩的演讲是练出来的。7第14题在教学社戏时,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技巧。不同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请比较下面三个问题,评出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问题并说明理由:(1)社戏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社戏的人物描写得非常好,你认为好在哪里?为什么?(3)你最喜欢社戏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作者是怎么写这个人的?答案: 问题(3)设计得最好,其次是问题(2),第三是问题(1)问题(1)过于平实、直露,属于程式化的设计,没有太多的吸引力。问题(2)比较具体,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清楚明了,有针对性和启发性。问题(3)与情节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投入文章,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文章的鉴赏,问题的设计照顾到了学习因素。学生在熟悉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去想象、思考。这个问题提得巧妙,明确适度,具有情感性、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判断能力和总结能力。8第15题孔乙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这句话,学生很可能会忽略。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领会其内在深意。以下是不同的老师提出的不同问题,请比较下面两个个问题,评出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问题并说明原因:(1)“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2)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答案: 问题(1)设计得比较好。问题(2)过于平实、直露,属于程式化的设计,没有针对性,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思考。问题(1)与情节结合,紧扣语言点,给学生提出具有明确思考方向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问题的设计照顾到学习因素。学生在理解词语及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去想象、思考。这个问题有效利用文中的语言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7第4题请点评下面教学实录中的导入语。师:(把一个纸盒放在讲桌上,指着纸盒)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件虽谈不上价值连城,但也十分名贵的手工艺品。说来惭愧,本师买它不起,还是从一位颇讲究居室摆设的朋友家借来暂供一用的。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为快?生:(齐声)想!师:(从纸盒中取出一个景泰蓝花瓶)这个貌似普通,个头不大的花瓶,至少也值几百元!为什么如此昂贵呢?因为它出身于“景泰蓝”这一名门贵族!也许有的同学要问:“景泰蓝是什么?何以昂贵如此呢?”要搞明白这些问题,就请阅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答案: 教师采用演示导入和提问导入的方式,通过展示花瓶实物,引发悬念,较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应该能取得较好的导入效果。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8第8题请看下面教学实录中的结束语: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知道鱼,鹿,苍蝇,蜜蜂,袋鼠这些动物怎样过冬吗?老师介绍一本书给你们看。这就是少年科学。(出示书)其中一篇动物过冬可有趣了,看了以后,会得到不少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如果有兴趣,老师再介绍两本书给你们看,一本是有趣的动物,一本是中国动物故事集。好了,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答案: 这位教师在这里使用的是拓展式结束语。它不以课上的教学内容为满足,而是把知识引向课外,引向纵深,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课文教授的结束变为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索的开始,有效诱导学生去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6第5题请点评下面教学实录中的导入语。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走进火焰山,热得要命,这是猪八戒到一户人家要来一个西瓜,大家十分高兴。八戒心想:如果四个人平均分,我只能吃到这个西瓜的1/4,我跑了路,应该多吃一份,于是提出给他1/5的要求。悟空一听哈哈大笑,满口答应。谁知八戒分到1/5的西瓜以后,嘟着长嘴气极了。猪八戒究竟为什么这样生气?今天我们学了比较分数的大小大家就知道了。答案: 这段导入语主要是故事导入与设疑导入的综合运用。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化地描绘一个故事片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故事场景,然后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段导入语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8第15题请分析点评下面这段教学实录中教师的用语。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潺潺的流水从鹅卵石中间穿过,鹅卵石在清澈的水中忽隐忽现,清晰可见。溪边端坐着一位老者,面庞清癯,双目炯炯有神。嚯,这天可真蓝哪!一点儿云彩也没有,有一条小河哗啦啦地流着。这水可真清啊!水里有好些圆圆的石头,就像鸭蛋一样,人们叫它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在水里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河边坐着一个老头儿,虽然很瘦,可那双眼睛可精神啦!答案: 这位教师特别注意词语的运用。这段教学用语中的词语,以口语词为基础,又加入了许多书面词语,表达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有很好的作用。(最恰当的答案是从词语方面入手,如果学生从句法方面入手,同时言之有理,也可以给分。主要看学生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