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041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后习题及答案整理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第八高级中学徐秀云一 判断题1液是指细胞外液。2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4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5 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6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7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8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9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10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1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12调查某片树林中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法估算的方法。13“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14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有重要作用。15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一定越多。16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17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18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19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20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21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22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23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24植食性动物一定是初级消费者。25在草昆虫青蛙蛇狐豹这条食物链中,豹是第五营养级。26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27人口增长率决定于出生率。28利用潮汐发电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二选择题1人体的体液是指( )A 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 细胞内液和血液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C 血浆、组织液、淋巴 D 内环境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5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是,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下降C 细胞代谢紊乱 D 糖尿病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 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7下面不能 人体内环境的是( )A 淋巴 B细胞外液 C 血浆 D 细胞内液8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血红蛋白葡萄糖二氧化碳钠离子血浆蛋白A B C D 9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10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1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多选)A 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C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 T细胞 D 浆细胞1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 红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14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体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原15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6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 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 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 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17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 迅速生长 B 进行光合作用 C 产生生长素 D 储存较多的有机物18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 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 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 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 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9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乙烯 B 吲哚乙酸 C 吲哚丁酸 D 2,4D2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B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C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 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2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 )(多选)A 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 B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C 既能疏花蔬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 D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22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 抑制侧芽生长 B 抑制其开花结果 C 抑制相光性 D 促进侧芽生长23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 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 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C 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 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24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25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 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 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 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 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2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 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27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 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 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C 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 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 动物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29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为( ) A B C D30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A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 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C 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 每一种生物都 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31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 )A 第二营养级 B 三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初级消费者32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b、c、d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营养级能量(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 A a B b C c D d33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 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 B 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 D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4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A a=b+c B ab+c C ab+c D c=a+b35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 二氧化碳B碳酸盐 C 碳酸 D碳水化合物36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异化作用37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38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 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 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 生态系统的成分 D 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39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A 13亿以内 B 16亿以内 C 133亿以内 D 136亿以内40下图是某牧场划分轮作的示意图(黑点密度代表草的长势)。你认为图中有利于保护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轮流放牧的顺序是( )A 1、2、3、4B4、3、2、1 C 1、3、2、4 D2、1、3、441在大量使用1(化肥)、2(农药)、3(普通洗衣粉)、4(石油)和5(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能促使赤潮发生的是( )A1和2 B3和1 C2和4 D3和5三画概念图1在下图空白框和问号处填写适当的名词。2画概念图(1) 在下面这张概念图上,填上相应神经细胞的名称及其功能。(2)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概念之间的关系。3在下面的空白框和问号处填写适当的词语。4(1)将以下概念图之间的关系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2)在以下概念图的问号和空白框内填写适当的词语。四简答题1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由哪些细胞外液构成的?2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过程进入内环境,表示的过程是 。(3)过程表示 作用。(4)D表示 。3为什么说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有一位科学家进行了一下实验: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h内,每隔30min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食用糖后的时间/min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mgmL-10075301256011090090120075150075180075请利用表中数据绘制血液中糖的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图,并尝试解释血糖浓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5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天早晨起床后,应引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溢血的发生;平常生活中,应注意定时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因为口渴表明内环境已经缺水了。(1)水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作用?(2)喝水多,尿就多;喝水少,尿就少。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619世纪流行这样一种理论:动物血液中的糖都是直接从食物中来的。血液中糖的多少取决于所吃糖的多少。为了检验这种理论,贝尔纳用狗做了以下实验。他用糖和肉分别喂狗,几天之后,发现它们的血液中都有大量的糖分。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进一步实验和研究终于促使他提出内环境及其恒定的概念。请针对内尔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贝尔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支持当时流行的理论?(2)如何理解这种实验现象?7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航天员杨利伟胜利完成任务。太空环境是一个高真空环境,人必须穿上特制的航天服,乘坐专门设计的载人航天器,才能在太空中安全地生活和工作。这是因为航天器和航天服都具备生命保障系统,为宇航员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请搜集有关资料,分析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中有哪些是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设计的。8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10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的传导有什么异同?1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请填写下表。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重吸收水量排尿量饮水多少缺水多填完后想一想,激素的分泌和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对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有什么意义?12举例说明反馈调节对生命活动的意义。13胰岛B细胞在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时,可能需要细胞中哪些结构的参与?大致的过程是怎样的?14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15激素传递的信息和神经 传导的兴奋在传输速度上有没有差别?试说明理由。16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慌、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请分析这个例子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17为什么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菌,却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18牛痘疫苗是用取自牛的牛痘(一种天然的轻型病毒性传染病)脓胞中的浆液制成的。1961年以后,我国由于推广了新生儿接种牛痘疫苗的措施,天花已在我国终止传播了。请根据本节所学过的内容,简述其中的原理。19 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库存资料还不足3万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2001年4月起,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了这项计划,更名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在北京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起分库。你关注过有关报道吗?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什么意义?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20填空(1)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变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这说明体内血糖浓度 ,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 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 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面色苍白。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在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 和垂体,内分泌腺有 、 和 等。(2)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 。(3)器官移植难以成活,主要原因是外来器官接受移植的人体来说是 。(4)某学生一参加打扫卫生活动,就会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喘不过气来,离开现场后症状就会消失。该同学的表现叫做 反应;引起该反应的物质叫 ,引发该反应的物质可能是 。21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人饭后血糖变化的情况。请分析该图回答:哪一条曲线是糖尿病患者的?为什么?22各种电子计算机无论大小,其硬件基本上都是由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控制器五个部件组成的,这是否类似于人脑呢?电脑和人脑都有贮存、检索和处理信息的功能,它们传递信息的载体有什么不同?电脑和人脑的区别还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二吗?23在居室内养花,花盆往往要放在窗户附近有阳光处。有的书上建议应该每星期将花盆旋转1/4周。这个建议有什么科学道理?24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以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如图所示)。一般认为,这是因为重力作用使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且与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你能对这种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吗?如果这株植物在太空中的空间站中生长,情况会是怎样的?25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生根。”请你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26一下是两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A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27在下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文字。植物激素种类主要作用生长素28各种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时,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吗?试举例说明。29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到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请尝试对此现象进行解释。30假如现有一种用于麦田除草的除草剂刚刚研究出来。作为厂里的工程师,你的任务是研究这种除草剂在麦田除草时的浓度要求。请列出你的研究思路。假如让你来设计这个产品的说明书,你认为除了浓度参考范围外,还应该在这个说明书中写些什么。31分析下列图解,在空白框内填写适当内容,并回答有关为题。32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33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说说你做出34下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年龄组成图,纵横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请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35“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比较种群特征和个体特征的不同之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6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32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已经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你认为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还会升高吗?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应当调整吗?37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分别会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你能举出课本以外的例子加以说明吗?38 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加拿大密执根湖的一个孤岛。该种群从1915年到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驼鹿种群数量2003001000200025003000400170600500600(1)用曲线图表示该种群数量自1915年值1943年的消长情况。(2)从1915年到1930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9 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容纳量。40假设你承包了一个鱼塘,正在你因放养多少鱼而困惑:放养密度过大,鱼竞争加剧,死亡率会增加;放养密度过小,水体的资源和空间不能充分利用。如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请查阅有关书籍或网站,如www9enetcn/pindao/shuchan/等。41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假设种类A捕食种类B。它们之间用一屏障隔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种群数量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将屏障撤掉。预期两个种群的数量可能会怎样变化?请用曲线图表示出来。4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某几种植物的根系之间是否存在竞争现象。43“螟蛉之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怎样的种间关系?44一个湖泊经历了一系列演替阶段以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演替过程大体经历从湖泊到沼泽、湿地,到草原,最后到森林这几个阶段。请参考从裸岩演替到森林的过程,描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大致过程。45收集你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46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产生严重的影响。水葫芦(凤眼莲)疯长是大家所熟知的实例。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外来物种入侵的实例?请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或收集有关资料,以“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47连线用连线将左列中个概念分别与右列中最相关的现象或事件向连接。(1)物种丰富度 a在海洋中捕捞某种鱼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2)迁入率 b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3)种群 c由于百灵的排挤,云雀不得不让出自己占据的领域(4)竞争 d调查池塘中有多少种鱼(5)演替 e一周内飞入某区域内的飞蝗占该区域飞蝗总数的60%(6)种群密度 f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48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是不同的(见下图所示)。(1)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鸽的种群密度有何关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如果鹰的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49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数年后被柳等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为什么草莓不能和柳等木本植物共同繁殖呢?50下图所示为某校园的草坪。如果要让你估算该草坪上蒲公英(黑色小点)的种群密度,你应该选择下图中哪一个方形区作为整个蒲公英种群的最有代表性的样方呢?请解释你选择的依据。倘使多取几个样方,怎样做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呢?51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大的青蛙,显著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1)试分析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2)上述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对农民的收入会有影响吗?3)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再过30年,稻田群落还会发生什么变化?4)现在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萍鱼”立体农业。你认为这是人类的创造还是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52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什么?(2)近海水域水深为多少时,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100m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主要是什么成分?53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吗?54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图a中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1)分析这两幅图,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2)哪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所利用?为什么?55将一块方糖放入水中,方糖就会立即溶解,消失得无影无踪。溶解在水中的方糖还能再自行变回原来的性状吗?为什么?一类名叫硅藻的小生物,生活在水中。它们能利用溶解在水中的硅化物制造自己绚丽精致的外壳,而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硅化物的含量极为微少,仅有百万分之几,这远比方糖溶解后水中的含糖量低得多。硅藻依靠什么力量筑造自己精美小屋呢?通过这一事例,你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56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为什么?57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地施加氮肥呢?58下列各项,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1)哺乳动物的体温 (2)鸟类的鸣叫(3)红外线 (4)萤火虫发光(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 (6)电磁波 (7)昆虫发出的声音(8)昆虫的性信息素(9)植物开花 (10)蓟的刺 (11)紫外线(12)蜜蜂跳舞59如果你是一个农场经营者,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栽培了多种果树,同时还饲养着优质的家禽、家畜等。你将利用哪些与信息传递有关的措施来提高各类农畜产品的产量?(需要至少回答出三项。)60地球上有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一下是其中的一部分:(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荒漠生态系统(4)湖泊生态系统(5)苔原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果园生态系统(8)海洋生态系统(9)池塘生态系统(10)湿地生态系统 (11)人工林地生态系统 (12)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 );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 );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较弱的是( );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 ),恢复较慢的是( )。6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关系。62填表填表比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的特点,并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特点范围关系63现提供以下种植、养殖物种和其他一些生物因素(见下表),请你选择种植、养殖物种各两种,设计一个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系统(用文字、方框、箭头、线段等表示)。种植物种玉米、小麦、棉花、苹果养殖物种猪、鸡、牛、鸭肥料、农药农家肥、化肥、农药适量虫害玉米螟、黏虫、棉铃虫64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65某同学在探究落叶在不同土壤中的变化时,提出了新的问题:缺氧环境中的土壤是否也能分解落叶呢?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66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喷洒高效农药;一种是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前者可以比较迅速地杀死棉铃虫,但却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包括赤眼蜂,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后者不能彻底消灭棉铃虫,但是能将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请评价哪种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67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哈、蟹、管水母以及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局环节动物等。近30多年来,人们不断在深海发现这样的热泉生态系统。有些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上述硫细菌是自养的还是异养的?(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哪些特殊之处?(3)研究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68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韩非子中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富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请你用现代的语言诠释这两句话,指出其中的含义,也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对这段话进行评价。69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调查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是什么。分析它们是否与人口增长有关。70有些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停产又将影响职工的收入和产品的供应。这样的两难处境,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请你查阅有关资料,找一找摆脱这类困境的办法。71将左、右两侧的词句,按对应关系画线连接起来: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潜在价值 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间接价值 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 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 某种不知名的昆虫721997年在日本京都,许多国家的代表通过了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协议书。你知道京都协议书落实中的困难和争议是什么吗?为了少排放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你有哪些建议?73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请你用现代的语言诠释这段话,指出其中的含义,并结合学习本章(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的体会阐述自己的见解。74举出海洋石油开采的三个可能的好处和三个可能的问题,并分析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问题。75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1)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形图,横轴表示每类动物受威胁的各种原因,纵轴表示数值。(2)分析这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76有的科学家说,人类总是如下图所示,依靠科技的进步,使自身更加适应环境。然而,人口也会随之明显增长,并使生态系统进一步遭到破坏,如消耗更多的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你认为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能否将这种关系也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