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习题解答第八章部分习题解.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6808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习题解答第八章部分习题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路分析》习题解答第八章部分习题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路分析》习题解答第八章部分习题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双口网络例111 求图11.6所示双口网络Y参数矩阵 图11.6 例1用图分析:求Y参数矩阵,首先设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使参考方向关联,根据KCL直接列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解: 直接列方程 = (11.18)= (11.19)联立求解(11.18)和(11.19),得评注:注意阻抗单位。如本题给的是导纳单位,并联时,总导纳为两个导纳之和。例112 如图11.7所示电路,试确定Z参数矩阵。 图11.7 例2用图分析:设电压,电流,和,若能利用KCL,KVL与欧姆定律,直接找到,用和表达的的关系,即得Z方程,进而得Z参数矩阵。解: = +3+ (11.20) =2(3)+=25 (11.21)消去中间变量 =2(+)代入式(11.20)和(11.21),化简得 =3+5 =108 Z=评注:如果直接列不出方程,则应分别使输出口或输入口开路,根据参数的定义求解。例113 求图11.8所示双端口电路的A参数和H参数。分析:只要按照A参数和H参数的标准形式,直接列出方程即可。 图11.8 例3用图解:设端口电压与电流,另外,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变流关系,可求出初级线圈上电压与电流。如图(b)所标。 整理: (11.22) (11.23) A =从式(11.22)、(11.23)解得的表达式,即 (11.24) (11.25)可得 评注:在求参数之间的关系时,不必死记硬背公式,只要知道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直接转化,就可由一种参数求出另一种参数。例114 已知双口网络 N的Z参数矩阵,求图11.9电路的输入阻抗。 图11.9 例4用图分析:知道N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再加上负载电阻的伏安关系,联立求解,就可解出Zin 。 解: 设电压,电流方向如图示。 ( 11.26) (11.27)又 将代入式(22.27) 得 代入(11.26) ,得 Zin =评注:往往不仅要利用已知的参数方程,而且要列出输出(或输入)在接某些元件时的伏安关系,联立求解,就可得到指定的某种网络函数。例115 已知双口网络N的Y参数,求图11.10所示电路的电压比。 图11.10 ( 1) 例5用图分析:把时域模型转换成相量模型,并与11.4题一样,除了列出Y参数方程外,把输入,输出的伏安关系列出来。 图11.10 (2) 例5用图 解:由Y参数方程,有 = (11.28)= (11.29)将(11.28)和(11.29)代入以下过程中(+)+ =(+1) + = (+1)()+ (11.30)又 =() 所以 =评注:四个方程五个变量,只能得到其中两个变量的比例关系.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与输出要求有关的变量,消去其它的变量。例116 如图11.11所示,已知双口网络N的传输参数,当ZL为多少时,获得最大功率,且最大功率为多少? 分析:此题可以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来求,先求当ZL断开时,负载端的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再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求出最大功率。 (a) 图11.11 例6用图解:(1)令ZL断开,并设电压电流如图11.11(b)所示,列出A参数方程及输入关系方程= 2j6 (11.31) = j0.20.3 (11.32) = 0 = 210 (11.33)在开路情况下,联立求解上面三个方程,得: =(210) = 15(j0.2) = V(2)再令短路,求从输出端看进去的输出阻抗 = 2 j6 = +j0.20.3 = 10再联立求解上面三个方程 10 = (3) 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知当时获得最大功率,且 评注:双口网络往往把方程和戴维南定理、互易定理相结合,因为它们都是从外部来描述电路,而不关心电路的内部结构。求戴维南等效电路的两个参数,实际就是双口网络在特定情况下的网络函数,只要思路正确,计算并不特别复杂。例117 如图11.12所示复合电路。已知N网络的Y参数,求RL吸收的功率。分析:如图为二个双口网络的并联,从图中看出满足连接的端口条件,所以可先求出总网络的Y参数。 (a) 图11.12例7用图 解 :T形网络的Z参数等于ZT=则Y参数为 YT=ZT=所以,复合网络的Y参数为 Y =等效网络见图(2)所示,列出方程: (11.34) (11.35)将 ,代入上面两式,并联立求解,得 RL吸收功率: 评注两个双口网络,如果是共用一条短路线,则一定满足端口条件,总网络的Y参数为两个子网络的Y参数矩阵和。例118 如图11.13所示N1和N2网络的A参数相同。A=,求 输出阻抗 Zin. 电压增益 Kv=. 分析:两个网络级联,则A参数为两个子网络A参数矩阵的乘积。 图11.13例8用图解:总网络的A参数 列出A参数方程 评注 A参数是网络传输中用的最多的参数,用A参数也最方便、最容易表达各种网络函数。.例119图11.14所示为线性电阻网络,已知图(a),其中I2等于5A, 求图(b)中UR。分析:因为是纯电阻网络,所以NR满足互易特性,所以可根据互易性求此电路。解:(a)图等效为为(c)图,设电压电流如图所标。列Y参数方程(或Z参数方程) (11.36) 图11.14 例9用图已知:, , ,将这三个条件代入方程(11.40),得 当(b) 重画为图(d)时, 已知 , 代入方程(11.40) 并根据电路的互易特性,有 评注:从两图的结构很容易看出,两图是同一电路,不同的是电源接的位置不同,列出参数方程,代入两图中不同的条件,可求出所求量。一般来讲,纯电阻组成的电路是互易电路。N例11.10 如图11.15所示二端网络。已知N的Y参数矩阵 。则复合网络Y参数等于多少? 图11.15 例10用图分析:这个题似乎应从三个子网络级联方法来求,但这样需要求三个子电路的A参数,再矩征相乘,太过于麻烦,不妨用参数的定义来求。解:设电压电流如图所示。 (11.37) (11.38) 令= 0 求Y11和Y21 令求Y12 和 Y22所以总网络的Y参数矩阵Y=.评注:当网络并接电阻时,对两端电压不影响,只影响到流入N网络的电流。所以计算各式中分母不变,只是分子变化,总网络的电流分别等于原双口网络的电流加上并联电阻的分流。例11.11 如图11.16所示二端口电路N中不含独立源,其Z参数矩阵如下,已知原电路已处于稳态,当t=0 时开关闭合,求。 (a) 图11.16 例11.11用图分析:既然N网络中不含电源,则整个电路就只有一个直流电流源作用,且从Z参数矩阵得知,N网络中不含动态元件,所以整个电路是直流激励下的一阶动态电路,可以用三要素公式求解。对N网络用参数等效电路对其等效。解:将N等效为Z参数等效电路,整个网络的等效电路如图11.16(b)所示,求的三要素.当t0时, S打开,电路已趋于稳态,电容开路当t=0时,S闭合, ,做0+等效电路如11.16(c),求列节点方程 解得 当时,电容断开,等效电路如图11.16(d) 所示,受控电压源电压为8V,由叠加特性求得 时常数 ,从电容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 R=5 代入三要素公式,有 评注无论Z参数是什么形式,无源双口网络都可以等效成如图的等效电路,此题等效为仅含受控源的电阻电路,因此整体电路是一阶动态电路。有时双口网络和戴维南等效定理、互易定理及动态电路结合在一起,将其等效为具体电路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