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6711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学教育》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作业答案一、不定项选择1、科学教育学与一般的教育学相比,具有的特征为:(A BD)A.描述性和探究性 B.实践相关性C.公共性与综合性 D.实证性与预测性2、课程目标的主要层次有:(ABCD)A.课程整体目标 B.课程领域目标C.课程科目的目标 D.课程的具体目标3、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ABCD)几种水平。 A.直感设计 B. 试验设计C.经验设计 D. 系统设计4、20世纪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ABD) A.公众理解科学阶段 B. 科学传播阶段C.公众参与科学阶段 D. 传统科普阶段5、科学教育资源按其与教学的关系的属性,可分为:( B )A.有形资源和网络资源 B. 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C.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D. 虚拟化资源和书面资源6、SKIF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ABCD)A.明确学习目标 B. 使思维可视化C.提供社会支持 D. 鼓励终身学习7、按测验要求,教育测验被分为:( B )A.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B. 难度测验和速度测验C.预测测验和成就测验 D. 普通测验和诊断测验8、1747年,在柏林创办第一所真正的实科学校“经济、数学实科学校”的是:( C )A.刘易斯芒福德 B. 约瑟奥特加伊加塞特C.赫克 D. 赛姆乐9、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技术教育的特点是(ABCD )A.实践性和综合性 B.创造性和非功利性C.职业指导性 D.教学成果测量的艰难性10、( B )在1994年指出,教师是科学史融入科学教学中成功的关键,教师如果充分准备且掌握丰富的科学史教学资源,那么,科学史就能有效地应用于科学教学中。A.布鲁纳 B. 马修斯C.杜 威 D. 汤姆逊11、劳动技术教育在我国承担着(ABCD)的功能。 A.劳动教育 B.生产技术教育C.品德教育 D.职业教育12、“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 A )。 A.重要内容 B.基础C.关键条件 D.核心13、最早明确提出“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教授:( A )A.赫德 B.佩拉C.米勒 D.杜威14、科学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由相互联系的( BC )组成。A.诱发策略 B. 教导策略C.学习策略 D. 控制策略15、网络是科学普及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ABCD )A.信息的数字化 B. 信息的快速检索性C.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 D. 交互性16、美国学者霍德森把科学素养分为三个维度,即(BCD)。A.普及科学 B.学习科学知识 C.理解科学 D.做科学17、常用的教育评价标准可分为( ABD )。A.绩效标准 B. 过程标准 C.目的标准 D. 素质标准18、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 )。A.性态不一样 B.任务不一样C.目的和过程不一样 D.可预测性不一样19、我国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体系中,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 ACD )。A.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B.科学知识与技能C.一般教学法知识与技能 D.教师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20、科学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由相互联系的( BC )组成。A.诱发策略 B.教导策略C.学习策略 D.控制策略二、填空题1、新时期我国科学教育的重要出发点是科教兴国和 人才强国 。2、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素质教育提到新的高度,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明确提出了“ 创新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使素质教育内涵更加具体化。 3、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具有 统一规定性 和 强制 性。4、 系统教学设计 使教学设计提升到新的层次,代表了当今教学设计的最高水平,使教学设计发生质的飞跃。5、“人才资源开发”与“ 人力资本 ”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重大战略问题。 6、技术素养的三个维度分别指的是有关的知识;特定的思考与行为方式; 技术能力 。7、科学教育活动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科学课程教学活动 ;二是 科学普及活动 。8、目前,国内电子数据库中,最具代表性的以收集电子期刊杂志文献为主要内容的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和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9、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技术课程性质的描述,使用了“ 立足实践 ”、“ 高度综合 ”、“注重创造”等词语,刻画技术教育的性质。 10、WISE网络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其主要包括两部分: WISE主页 和 WISE探究平台 。11、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包括 信息的存贮 和 信息的检索 两个过程。12、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方式,而综合国力的核心是 科学技术 。13、科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质 为主旨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成为21世纪教育的时代特征之一。14、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国家、 地方 和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15、科学普及内容不再只是知识,而是强调公众对 科学思想 、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的“三个理解”。三、名词解释1、人类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人类能力的形成;使人类充分发挥潜能,鼓励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2、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地方指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的社区成员观法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3、WISE:是“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的意思,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Marcia C、Linn教授所主持的“知识整合环境”(简称KIE)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4、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或标准,通过系统的调查、比较和收集资料,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过程和有关因素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取得对评价对象的共识,为有关提高评价对象的质量、效率等等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6、科学观念:是对科学的本质、科学过程、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等基本问题的概括性的见解和认识,通常也成为科学思想。7、科学教学素养:是在教师教育素养和科学素养基础上形成的,是教师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是教师科学教育观念的具体表现。8、EPD教育项目:UNESO和UNCSD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简称EPD教育项目。其内涵可概括为: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辨析题(请在正确的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说明错误的原因)1、科学课程内容中的整合就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知识间的综合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答: 这里的“整合”不是是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知识间的综合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从基本观念上理解科学内容。2、WebQuest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答:3、教育和教学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答:4、科学知识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答: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5、现代社会发展中,我们主张与国际接轨,学习世界先进文明,西方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所以要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应“全盘西化”。答: 我们应学习、借鉴和参考西方的先进文化,但同时应看到西方的思想、学说和制度中也有腐朽、堕落的东西需摒弃。6、活动课程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知识的逻辑序列结构,重视理论和间接经验。答: 这是学科课程的特点7、提出“知识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增的。正是各国在人力资本上的差异导致了各国在收入和经济增长率方面的差异。”这一观点的是“新增长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 答: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卢卡斯 8、教育的本质表现为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答:五、简答题1、科学教育的表观功能有哪些?答:(1)传授科学技术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科学教育的直接功能就是为公民提供有效地训练、培养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这是很明显的。提倡科学教育的基本动机,从功利的角度就是培养人才,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在处于发展期的国家尤其如此。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和培养人的结果,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2)使公民更好的适应科学化的社会生活。发展和搞好科学教育,是未来社会公民发展的需要。科学广泛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科学教育能够帮助未来的社会公民更好地适应科学化的社会生活、参与科学化得社会生活,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面临的跟科学有关的问题,帮助他们应用科学做出明智和负责任的决策,减少或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2、在实施科学实践活动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教育性与趣味性统一原则。规范性与操作性创造性统一原则。学生自主性与教师导向型统一原则。计划性与灵活性开放性统一原则。跟学科课程相辅相承与独立性统一原则。3、在科学精神的普及和教育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引导群众尽可能参与科学实践。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等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导群众尽可能地参与科学实践。把科学精神的普及寓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之中。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不是截然分开的,追溯科学知识的来源,分析科学知识的结构,反思科学知识的内涵,都能使人在科学精神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和教育。以科学发展史作为媒介。一部科学史往往就是一部科学精神的发展史。学习科学史是接受科学精神教育的良好形式。把科学精神的普及贯穿到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去。注意反对科学主义的教育。一些人之所以缺乏科学精神,不是因为轻视、疏远科学,而是由于对科学过分迷信、崇拜,以为科学万能、科学方法万能。拒绝承认或有意缩小科学的消极作用,因而对打着科学旗号亵渎科学、反对科学的伪科学,以及任意夸大科学的消极作用的反科学缺乏鉴别力和抵抗力。4、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现代科学技术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从根本上说来,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进一步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追求人类的福祉,创造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使人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也是如此。(2)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观念现代化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现代化真、善、美统一。(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人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人的发展,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促使更多的劳动者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事创造性的活动;科学技术必然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提高人的民主意识和智力水平。5、简要回答教育评价的过程、原则和方法。答:(1)教育评价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2)进行教育评价时应遵循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3)对评价资料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类:逻辑处理方法、统计处理方法和模糊处理方法。6、在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中,对科学知识提出了哪些要求?答:一名科学教师头脑中的科学知识应是一个立体结构。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由基本科学概念和科学主题整合后组织起来的内容体系,要明确三大科学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道各科学领域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并通过:“物质存在和变化的形式”“能量”“尺度与结构”“稳定性与演化”“系统与相互作用”等贯穿各门学科的大观念形成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网络。其次,是具体学科如物理、生物、化学、地球空间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这些知识能保证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把握的深度。再次,要对科学知识、技术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拓展有比较全面地了解,这样才能使得头脑中的知识是活的知识而不是死的知识,能够在教学中广泛关注学生生活、现代科技和工农业生产。最后,科学教师不仅要了解静态的科学知识,还应了解动态的科学知识,如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科学发展的历史的、社会的及文化的背景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揭示科学研究过程的文化内涵,处理好科学过程与科学知识的关系。7、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性态不一样。科学是关于客观实在的描述和解释,一般以陈述命题的形式表现为纯粹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属于社会精神财富;而技术是达到一定实践目的的手段,是关于如何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经验,一般以规则的形式出现,属于实践领域。(2)任务不一样。科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的问题,追求真实性;技术回答的是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追求有效性、有益性、人文合理性。(3)目的不一样。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认识支配物质世界的规律结构,其指向是必然的、唯一的。(4)科学过程和技术过程有很大区别。科学方法是认识方法,它注重通过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来发现、反映、描述自然过程和规律以及现象的本质,崇尚理性,注重定理、定律、原理、学说的提出,力求全面正确地把握客观对象、解释因果性和规律性。(5)可预测性不一样。科学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地认识为依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有了科学的依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的来说是可预见的,也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和人力、资金和技术等现实条件的可能进行规划。8、简述科学教育目标的演变趋势?答:透过科学教育目标纷繁复杂的表面,从历史的维度可以发现它的演变规律和趋势:具体的科学教育目标反映着时代的特点。 科学教育目标的演变过程反映着科学教育目的的矛盾运动。 科学教育目标的“具体性”水平是有不同层次的。 科学教育目标反映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及特色。9、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答: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地方指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的社区成员观法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存在的问题:发展不平衡。强调资源条件比较多,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更好的发展出发考虑较少。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积极性跟不上。校本性不强。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探索。10、简述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答:基本要求:以系统观点作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基本原则: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11、简述科学普及的科学功能。答:实现科学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促进不同门类专业间的合作与融通。人类的科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科学研究;二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扩散、转移、转化。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普及是人类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阶段的延伸。培养科学理性思维,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讲理性。科学普及有助于培养人的科学理性思维,因而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普及和科技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科学普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并且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什么地方,科学普及也就需要跟进到社会的什么地方。12、什么是WebQuest?并简述WebQuest的结构。答: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探究学习的课程计划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模式。WebQuest的结构一般由六大模块构成:导言:每个WebQuest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设定了WebQuest的目标,让学习者明确将要学习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1分)任务: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将要完成任务的具呈现;(1分)过程;(1分)资源;(1分)评价:WebQuest的评估系统是开放的,用来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和创作作品的进行评估。(1分)结论:为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把这种探究的经验扩展到其他领域。六、论述题1、结合自身体会,论述传统教学与STS教学的区别。答:对STS的定义有多种,但一般认为,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使用这些知识的方式,而价值概念等则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科学与技术。STS教育被认为是科学教育改革的理念、运动、导向、策略、教学方法等,也有人认为STS教育代表了当今科学教育的一种哲学思想。它的影响范围不止于课程,将对科学教育的目标、评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等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今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令人瞩目,而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影响也达到了空前水平。传统教学与STS教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教科书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STS教学中学生主动地寻找有用信息。传统教学中科学是抽象的,与技术和日常生活无多大关系;而STS教学中,学生把科学看做是处理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一种方式。传统教学中学生关注的问题是教师或教科书提出的问题;而STS教学中,学生提出与他们自己相关的问题或与社区相关的问题,并且负责任地通过应用科学知识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传统教学中很少考虑到人类的适应能力;而STS教学强调了人类适应能力和未来的可选择性。传统教学强调学科关联问题的非价值意义;而STS教学则考虑了从价值、伦理和道德等角度来考虑问题。传统教学中,课程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死板的、以科学价值为主的;而STS教学则课程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灵活的,不仅具有文化上的价值,还具有科学上的价值。传统教学中,知识是以学科逻辑和学科结构为背景呈现的,而STS教学则是知识是在把学生作为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背景下呈现出来的。2、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宏观研究,可以通过哪几方面的考察来开展?并结合实际谈谈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基本途径有哪些?答: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宏观研究,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考察来开展:第一,影响科学教育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研究人员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第二,科学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实情况、科学教育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与市场中介、科学教育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与运作规律等。第三,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与政策、国外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政策的比较等。要加强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基本途径有:(1)市场配置与双向选择。教育人力资源要以政府投资、计划分配的方式向市场配置、双向选择过渡、并对困难地区实行特殊政策。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双向选择机制。(2)平等竞争与社会保障。科学教育人力资源通过竞争就业,可以保证科学教育机构选择优秀人才,又可使劳动者个体的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可以保证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潜在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选择构成支撑。(3)价格机制与利益驱动。科学教育人力资源通过竞争,体现平等的原则,科学教育机构采用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4)宏观调控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环境。国家对科学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统筹安排,创造良好的科学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和条件,促使科学教育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3、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在试验教学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应该怎样解决?答: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在试验教学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 (1)实验教学知识化:只注重有关的知识教学,惯于只动口不动手;忽视了实验学习过程是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养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情趣,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过程。 (2)实验教学形式化:只把实验教学当作知识教学的工具,因而以为是可以被其他工具替代的,只注重其形式,不重视其内容;忽视了观察、实验不仅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3)实验教学虚拟化:用影像、动画、图像乃至语言描述来描述来代替实验,以“模拟实验”、“虚拟实验”、“叙述实验”等为名,冠冕堂皇的削弱实验、架空实验之实。(4)实验教学边缘化:在一些学校,除了在公开课、展示课和接受检查时需要用实验装装门面外,实验在科学教育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以实验为基础”成为一句空话,解题训练成了教学的中心,实验教学被边缘化。在一些地方,实验会考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要解决这些问题、搞好实验教学,不但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即“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养成科学的生存方式,来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而且要在体制建设、评价改革和教师教育等方面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4、结合你的自身体会,谈谈为什么要重视技术素养。答:(1)理解的需要。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利用、改造和保护世界。技术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减轻人类的劳作,谨慎地开发和使用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现在,人类社会正进入高度技术化的时代,人类无法摆脱技术,人们被技术包围着,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面对和妥善应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问题,“理解现代技术”变得十分必要。 (2)决策的需要。在社会层面,技术素养能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水平,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技术问题一般总是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需要在不同方案之间做出决策。为此,除了需要恰当的价值观念指导之外,还需要具有基本的技术素养使用、管理和理解技术的能力。在21世纪,新技术将为人类开辟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这种力量将带来艰难的抉择。与此同时,旧有的、发展成熟的技术将同样需要做出抉择。 高层次的技术素养不但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个人。在个人层面,技术素养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评价产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或者做出严谨的技术评估,从而参与技术权衡取舍问题的社会决策。在这方面,领导者个人的科技素养尤为重要。在企业、政府和媒体,领导者的决策会影响很多,甚至整个民族。 (3)生计的需要。因为技术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技术素养对所有的学生都是重要的,甚至对于那些不会进入技术职业领域的学生也是如此。技术素养有助于未来社会成员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4)国情的需要。我国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奇缺的状况已经持续多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再度抬头的影响外,技术教育(尤其是技术技能教育)落后甚至缺位也是重要原因。七、材料分析题(联系材料,回答后面问题。)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但其增长点主要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经济。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为此,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这个方针大大提高了各级干部对科技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既要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在兴国中的作用,又要努力培植科技和教育这个兴国的基础。在当前,更要着重加强和扶持科技与教育,为国家的近期发展和长期稳定发展打好基础。提高生产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尽快地建立起高科技企业,同时要加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基础教育,注重人才的培养,重视创造性的科研工作。科技和教育具有双重的功能,既能为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手段,又为持续的、长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今天科技和教育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技术、人才,从而提供效益,是在此之前的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所作的回报。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1、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答:说明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等。2、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实际谈谈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1分)答:(1)顺应世界各国的经验与社会发展规律。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在总结世界各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实质就是一部综合国力的竞争史,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提升综合国力以及赢得综合国力竞争的规律,贯穿着这一历史过程并愈显突出。当今世界,哪一个国家认真实行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哪个国家就能赢得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竭尽全力形成自己的人才优势,科技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往往就是最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国家。(2)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基本国情。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也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中国基本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不是主观臆断,更不是可有可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文化素质低,平均年龄偏大。人口问题不但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加重了劳动力就业困难,妨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形势严峻。从现实来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人口问题,最大的优势是人力资源。对数量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就会形成阻力和包袱;如若深度开发则会成为动力和财富。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在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必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其关键就在于把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国情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都决定了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2、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把职业教育摆在了突出的位置。2002年、2004年、2005年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低谷,规模增长明显加快,从2002年开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快速增长,特别是2005、2006两年实现了招生连续比上年增长100万的目标,在校生规模迅速上升,结束了2001年前招生连续下滑的局面。2006年招生747.82万人,比2001年增长了347.88万人,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3%;在校生人数达到1809.89万人,是2001年的1.55倍,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也推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6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招生293万人,比2001年增加203.19万人,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6.6%,为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795.5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597.63万人,相当于2001年在校生规模的近4倍。为推动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规模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规模效益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县(县级市)一所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与其他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过去五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各地和职业院校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学科专业结构得到调整,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得到增强。1、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答:技术职业教育已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重视和认同。因为技术教育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非功利性以及教学成果测量的艰难性等特点,是对人类文明成果有效地继承和传播,可以培养大批的技术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个人层次而言,技术教育可以满足那些对于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又能进行技术创新学生的需求,可以使得他们对于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发展。就国家而言,可以培养大批的技术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职业教育结构日趋完善。2、结合实际谈谈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意义及特点。(11分)答:技术教育的目的:技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人们对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技术教育的目的之二,是帮助人们对技术变革在社会、政治和环境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批判性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形成为无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技术教育的目的之三,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技术素养。技术教育的目的之四,是对年轻一代在普通教育中开展技术和职业的入门教育,指导学生为融入技术社会做好准备。 技术教育的意义:技术教育顺应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改革趋势。技术教育是对人类文明成果有效地继承和传播。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大批的技术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个人层次而言,技术教育可以满足那些对于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又能进行技术创新学生的需求,可以使得他们对于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发展。就国家而言,可以培养大批的技术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技术教育的特点: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技术教育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非功利性以及教学成果测量的艰难性等特点。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对技术课程性质的描述,使用了“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等词语,刻画技术教育的性质。这种在技术课程上反映的特点同时也是技术教育的特点。技术的学习是建立在“动手”的亲身体验之上的一种技能、能力的学习。所以技术学习具有很强实践性。第 11 页 共 11 页以上仅为参考答案,简答、论述题均只列及主要的解题知识点,请您结合自我理解和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掌握和巩固。如对答案等有疑义,请及时登录学院网站“辅导论坛”栏目,与老师交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