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流直导线的磁场》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60339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载流直导线的磁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载流直导线的磁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载流直导线的磁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载流直导线的磁场,2.几种常见的载流导体空间的磁场分布,无限长时:,(2)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的磁场,在在圆心处:,2,内容:在真空中的稳恒磁场内,磁感应强度沿任何闭合环路L的线积分,等于穿过这环路所有电流强度的代数和的倍。数学表达式为:,3.安培环路定理,3,注意:(1)电流I有正负取值。(2)如果电流I不穿过回路L,则它对上式右端无贡献。(3)是积分环路上各点的总磁感应强度,是由空间所有电流共同激发的,包括闭合环路包围的电流和闭合环路不包围电流。(4)定理只适用于稳恒电流的磁场,对于不闭合的有限长载流导线,安培环路定理不适用。(5)定理揭示了磁场不是保守场,是非保守场,也叫涡旋场。(6)对于一些具有对称性的载流导体,可以用安培环路定理方便的求出其空间的磁场分布。,4,5,对于任意曲面s,通过它的磁通量为:,磁通量单位:特斯拉米2,又称韦伯.1Wb=1Tm2,6,由于载流导线产生的磁感应线是无始无终的闭合线,可以想象,从一个闭合面S的某处穿进的磁感应线必定要从另一处穿出,所以通过任意闭合曲面s的磁通量恒等于零,即,这定理并没有很通用的名称,姑且把这个结论叫做磁场的“高斯定理”。,二、磁场的高斯定理,7,由磁场高斯定理可以推论,对于磁场中任一闭合曲线来说,通过以这一闭合曲线为周界的任何曲面的磁通量绝对值都应相等,这一概念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是很重要的。这个定理更根本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有可能引入另一个矢量矢量势(或矢量位)来计算磁场。磁场中矢量势的概念与静电场中电位(或电势)的概念是相当的,这将在电动力学课中详细讨论。,8,例题:在真空中有一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电流为,其旁有矩形回路与直导线共面,其有关长度如图。求通过该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解:在矩形回路的平面上取一面积元ds=cdx,则通过此面元的磁通量:,9,6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一、安培力,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力称为安培力,安培力的规律是安培由实验确立的。,数学表达式为:,在历史上,首先由实验得出此定律。然后导出洛仑兹力公式。实质上,安培力是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洛仑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本质。,载流导体L:,10,设有两要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之间距离为a,分别通有电流I1和I2,且电流的流向相同,则导线中电流在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为:,根据安培定律,导线中任一电流元I2dl2所受安培力大小为:,二、平行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方向在平行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并且垂直于I2dl2指向导线。,11,导线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同理,可以计算出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导线单位长度上安培力的大小为:,方向与方向相反。可见,平行载流直导线同向电流时相互吸引。,不难验证平行载流直导线反向电流时相互排斥,而单位长度上所受安培力大小与上式相同。,12,三、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若两导线中通有相同电流强度时,即I1=I2=I时,则有:,若取a=1m,f=2107Nm-1,则:,13,据此,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定义为: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上导线内,则在此两导线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N,则流过两导线的电流强度即为安培。这是国家标准总局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正式文件1993年12月27日批准的,于1994年7月1日实施的安培的定义。,14,例题:如图所示,试求导线所受的安培力。,解:F1=F2=BIl,方向向下,对半圆形导线,由对称性分析可知,只有垂直向下的分量互相加强,而水平分量互相抵消,作用在全段导线上的总安培力为方向向下。注意:这个合力和作用在长为2l+2R的载流直线上的安培力相同,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均匀磁场中任意形状的稳恒载流导线。,15,四、均匀磁场中的载流矩形线圈,设通过电流为I,则:。,16,,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互相抵消;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形成一力偶,力臂为,所以作用在线圈上的力矩为:,考虑三个物理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可写成:,17,五、任意平面闭合电流在磁场中的力矩,以上虽是从矩形线圈的特例得到的结果,其实它适用于任意形状的平面载流线圈。,一个任意形状的平面载流线圈可以看成许多小矩形载流线圈的组合,每个小矩形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与原来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一样,流动方向也一样。每相邻的两个,其长边中的电流都互相抵消了,所以当这些小矩形线圈的面积趋于零时,他们在外部产生的电磁效应与原来的线圈相同。,18,任意一个小矩形载流线圈所受的力矩大小为:注意到各小矩形载流线圈所受力矩方向相同,可以用标量积分计算总力矩.,19,此式写成矢量式,仍为:,可见,力矩的计算只与载流线圈的磁矩有关,而与线圈的形状无关。,由可以看出,在均匀磁场和载流平面线圈给定的情况下,线圈所受的力矩只与有关。,20,讨论当=0时,M=0,线圈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如果外力稍使线圈偏转,磁场对线圈的力矩将使他回到平衡位置;当=时,M=0,线圈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如果外力稍使线圈离开平衡位置,磁场对线圈的力矩将使它继续偏转,直到=0的稳定平衡位置;当=/2时,力矩有最大值。,21,总之,任意载流线圈在均匀外磁场中所受的力矩,总是使线圈的磁矩转向外磁场的方向。注意:1)带电粒子沿闭合回路的运动及带电粒子的自旋所具有的磁矩、磁力矩也都可以用上述公式来描述,以后讨论磁介质、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结构时,都要用到磁矩的概念。2)磁场对载流线圈作用力矩的规律是制成各种电动机和电流计的基本原理。,22,六、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直流电动机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流马达”,是一种使用直流电的动力装置。直流电动机是根据上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矩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是一个最简单的单匝线圈的电动机模型,其中磁场是由一对磁极提供的。,23,24,由于当线圈转到其右旋法线与磁场方向一致的时候不再受到力矩,这时若要使它继续受到力矩,必须将其中电流的方向反过来,为此在线圈的两端上接有换向器。换向器是一对相互绝缘的半圆形截片,它们通过固定的电刷与直流电源相接。有了换向器之后,通电线圈便可连续不停地朝一个方向旋转。当线圈处在图4-42b所示的位置时,同时换向器两截片也正好转到电刷的位置,因而此时线圈中无电流,这个位置叫做电机的死点。但是由于惯性,线圈将冲过死点继续旋转。如图4-42c所示,经过死点后,线圈中电流反向,即沿DCBA方向流动,这时它所受的力矩将使它沿原方向继续旋转。由于换向器的作用使线圈中的电流每转半圈改变一次方向,就可以使线圈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旋转起来。,25,单匝线圈所组成的直流电动机虽然能够按一定方向旋转,但力矩太小,不能承担什么负荷。而且由于在转动过程中线圈受的力矩时大时小,转速也很不稳定。因此单匝线圈的电动机实用价值不大。目前常用的实际直流电动机中转动的部分(转子)是嵌在铁芯槽里的多匝线圈组成的鼓形电枢,它们的换向器截片的数目也相应地较多。有关实际直流电动机结构的详细情况,这里不多介绍了。同学们若需要进一步了解,可参看有关电工方面的书籍。,26,直流电动机最突出的优点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很容易调节它的转速,而交流电动机的调速就不大容易。因此,凡是要调速的设备,一般都采用直流电动机。例如无轨电车和电气机车就是用直流电动机来开动的。,27,七、电流计线圈所受的磁偏转力矩,常用的安培计和伏特计大多是由磁电式电流计改装而成的。磁电式电流计是利用永久磁铁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原理制成的,它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在马碲形永久磁铁的两个磁极的中间有一圆柱形的软铁芯,用来增强磁极和软铁芯之间空隙中的磁场,并使磁感应线均匀地沿着径向分布见下图。,28,29,在空隙间装有用漆包细铜线绕制的线圈,它连接在转轴上,可以绕轴转动,待测的电流就从中通过。转轴上附着指针,轴的上、下各连有一盘游丝(图中只画出上边的游丝),它们的绕向相反(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所以地未通入电流时,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这时指针应停在零点,指针的零点位置可以通过零点调整螺旋来调节。,30,的大小。经过标准电流计量仪器标定之后,就可以直接从偏转角读出待测电流的数值。这就是磁电式电流计的简要工作原理。,当有待测电流通过线圈时,磁场就给线圈一个力矩,使它偏转。这个磁力矩的大小和待测的电流强度成正比。线圈偏转时,游丝发生形变,产生反方向的恢复力矩,阻止线圈继续偏转。线圈偏转的角度越大,游丝的形变越厉害,恢复力矩就越大,即恢复力矩和线圈的偏转角成正比。所以线圈平衡时,其指针所处的位置,也就是恢复力矩和磁力矩相等的地方,将反映出待测电流,31,无论电流计线圈偏转到什么位置,它遇到的磁感应线总在线圈本身的平面内,从而竖直两边受到的力F永远和线圈平面垂直。所以这时两力各自的力臂永远是故磁偏转力矩为:,式中a、b是矩形线圈的边长,S=ab为它的面积。,在实际使用电流计时,希望它的刻度尽可能是线性的,即电流计的偏转角和待测的电流强度I成正比。下面我们来证明电流计的刻度是线性的。,32,线圈偏转后,游丝产生一个弹性恢复力矩,它的方向与相反,大小正比于偏转角,即,D称为扭转常数。达到平衡时,,即平衡偏转角(电流计读数)与I成正比:,即刻度盘是线性的。,33,作业P162:223P164: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