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题库整合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56291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化题库整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化题库整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化题库整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填空题4. 在温度为T时反应C(s)+O2 (g) = CO2(g)、C(s)+(1/2)O2 (g) = 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反应CO(g)+(1/2)O2 (g) = CO2(g)的平衡常数为_ K1/K2 。5. 在电化学中,凡进行氧化反应的电极,皆称为_阳极_极;凡进行还原反应的电极,皆称为_阴极_极。电极高的为_正_极;电势低的为_负_极。6. 对于B与C二组分的理想液体混合物的混合焓 DmixGm=_ RT(nBlnxB+nClnxC)_0;S_=_0(2)在一个隔离系统中发生了一个不可逆过程,则U_=_0;S_09. 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范围:(1) _适用于一定量的单相纯物质只有PVT变化的一切过程或者是组成恒定的封闭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变到另一个平衡态(2) _物质量一定的任意物质,dV=0或始末体积相等的过程_10. Jp0,K _0;S_ =_0(2)理想气体的等温过逆膨胀过程,则U_=_0;S_034. Qv=U适用于 封闭体系、等容、不做非体系功_;Qp=H适用于 封闭体系、等压、不做非体系功_ 35. JpK,则化学反应能够_非自发进行 _36. 在标准压力下,酒精水溶液气液达到平衡时,则该体系的自由度为_1_37. 对电池反应Zn(s)+H+(1) H2(P=100kPa)+ Zn2+ (2),所设计的原电池用符号表示为_ Zn(s)| Zn2+(2)| H+(1)| H2(P=100kPa)|Pt 38.下列过程,填上大于,小于还是等于或无法判断:(1)隔离系统经历了一个过程:U_=_0。(2)在恒温下,理想气体经历了一个过程:Q+W_=_0;H_=_039. 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范围:(1) _一定量的理想气体,CV,m为常数,单纯的PVT变化_。(2) 恒压过程或恒外压过程 16. 40.隔离体系内发生了不可逆过程,则必定为_自发_过程。17. 41.已知化学反应AC+D为基元反应,则速率方程为-dcA/dt=_ kCA _,式中速率常数的单位为_时间-1_。18. 42.用熵状态函数的变化值作为过程方向判据的应用条件是_隔离系统_。43.下列过程,填上大于,小于还是等于或无法判断:(1) 在恒温下,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过程: W_=_0;H_=_0(2) 在一个隔离系统中发生了一个不可逆过程,则U_=_0;S_0二、单项选择题 ( D )34. 下列各偏导数中既是偏摩尔量又是化学势的是( )。A. B. C. D. ( C )35. 理想液态混合物与其气相平衡时各组分的分压符合( )。A 享利定律 B 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C 符合拉乌尔定律 D 符合相律( C )36. 有关催化剂概念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影响反应级数 B.不改变标准平衡常数C.可改化学反应摩尔焓变 D.可改变反应活化能( D )37. 对于化学吸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吸附是单分子层 B.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 C.吸附热接近反应热 D.吸附速度较快,升高温度则降低反应速度( B )38. 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A 分散介质不带电 B 胶体粒子带大量的电荷C 胶团带电 D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 C )39. 人工降雨是将AgI微细晶粒喷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 )。A. 冷量 B湿度 C晶核 D温度( C )40. 1mol某纯液体,在正常沸点时蒸发为蒸气,未发生改变的量是( )A.内能 B. 熵 C.吉布斯自由能 D.焓( D )90.在多组分多相封闭系统中,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下系统经历了一个微小的化学反应过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dG=( ).A. B. C. D. ( B )91. 科尔劳施的电解质当量电导经验公式 m = m - Ac1/2,这规律适用于:A.弱电解质溶液 B. 强电解质稀溶液C.无限稀溶液 D. 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 D )92. 对于化学吸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吸附是单分子层; B. 吸附力来源于化学键力; C. 吸附热接近反应热;D. 吸附速度较快,升高温度则降低吸附速度。 ( B )93. 基元反应的分子数是个微观的概念,其值为 ( )A . 0,1,2,3 B. 只能是1,2,3 C. 也可能是小于1的数 D. 可正,可负,可为零 ( B )94. 在描述一级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c对时间t作图得一直线;B. 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C. 同一反应消耗反应物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时间相等;D. 速率常数的量纲为(时间)-1。( C )95. 下列对电动电势不正确的描述是( )A.电势表示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的电势B.少量外加电解质易引起电势值的变化C.电势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势D.电势的绝对值越大,溶胶越稳定( B )96.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 A. U=QV B. W=nRTln(p2/p1) C. D. H=U+pV ( C )97. A和B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和B的二元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的摩尔分数是( )。 A. 1 B. 0.75 C. 0.667 D. 0.5( A )98. 使一过程的S0应满足的条件是( )。 A.绝热不过程 B.可逆绝热过程 C.等容绝热过程 D.等压绝热过程( C )99. 固态的NH4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C )100. 2000K时反应CO(g)+1/2O2(g)=CO2(g)的Kp为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2(g)=2CO(g)+O2(g)的Kp应为( )。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A )101. 在电池Pt| H2 (g,p)| HCl (1molkg-1)|CuSO4(0.01 molkg-1)|Cu的阴极中加入下面四种溶液,使电池电动势增大的是( )A.0.1 molkg-1CuSO4 B.0.1 molkg-1Na2SO4C.0.1 molkg-1Na2S D.0.1 molkg-1氨水( B )102. 等温等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方向由rHm和rSm共同决定,自发进行的反应应满足下列哪个关系式( )。A. rSm = rHm/T B. rSm rHm/T C. rSm rHm/T D. rSm rHm/T ( A )103. 25时,将11.2升O2与11.2升N2混合成11.2升的混合气体,该过程( )。A. S 0,G 0 B. S 0,G 0 C. S = 0,G = 0 D. S = 0,G m* B. m=m* C. m 0 B. W = 0 C. W 0 D. 无法计算 ( B )125. 反应 C(石墨) + O2 = CO(g),H(298K) 0,若将此反应放于一个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则体系( )。A. T 0,U 0,H 0,U = 0,H 0 C. T 0,U 0,H 0 D. T 0,U = 0,H = 0 ( C )126.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某化学反应的rCp,m=0,那么该反应的rSm随温度升高而( )。A .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C. 不确定( A )127.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 B. C. dGW D. dAW ( B )128. 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 B. 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冬天跑的快 ( D )129. 成立的条件是( )。A 等压不可逆过程 B 等温过程C 不可逆化学反应过程 D 可逆相变过程 ( C )130. 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A. S(体) 0,S(环) 0 B. S(体) 0,S(环) 0,S(环) = 0 D. S(体) 0,S(环) 0 ( C )131. 热力学基本方程 dG = -SdT + Vdp,可适应用下列哪个过程( )。A. 298K、标准压力下,水气化成蒸汽 B.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 C. 电解水制取氢气 D. N2 + 3H2=2NH3未达到平衡( A )132.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与摩尔电导m变化为( )。A. 增大,m增大 B.增大,m减少 C. 减少,m增大 D. 减少,m减少 ( C )133. 已知某反应的rCp为零,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不能确定 ( C )134.在一个抽真空的容器中NH4HS分解达到平衡时有( ) A.C=2,P=2,F=2 B.C=1,P=2,F=1 C.C=2,P=3,F=2 D.C=3,P=2,F=3( D )135. 已知温度T时反应H2O(g) H2(g)+1/2 O2(g)的平衡常数K(1)及反应CO2(g) CO(g)+1/2 O2(g)的平衡常数K(2),则同温度下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3)应为( ) A. K(3)=K(1)+K(2) B. K(3)=K(1) K(2) C. K(3)=K(2)K(1) D. K(3)=K(1)K(2)三、多选题( CE )1. 下列对体系与环境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体系与环境一定没有关系 B.体系与环境一定有相互作用 C.体系与环境之间不一定有明显边界 D.环境是无限的空间E.体系是一种人为的划分( BE )2.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理想气体恒温过程吸收的热全部用来作功 B.实际气体向真空膨胀时dT=0 C.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时dT=0 D.不是只有恒容过程和恒压过程才有U和HE.理想气体恒温膨胀时,需克服分子间引力而消耗分子的动能( DE )3.下列关于“过程”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B.自发过程中,体系一定对外做功 C.自发过程是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过程 D.非自发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不一定增大 E.一切实际自发的过程,体系与环境的总熵值一定增加( CE )4.关于规定熵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完美晶体的规定熵等于零 B.规定熵是熵的绝对值 C.规定熵是熵的相对值 D.规定熵就是标准熵 E.规定熵是可测量的( AD ) 5.以下说法中,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 ) A.实际发生的过程一定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B.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不可能将海洋中蕴藏的能量转化为功 D.体系可以从单一热源吸热而将其全部转化为功 E.热机效率与选用的工作物质的性质有关( BD ) 6.下面说法中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 ) A.在等温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守恒 B.在无功过程中,内能变化与过程热相等 C.在等压过程中,焓变与过程热相等 D.在绝热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的功E.在无功过程中,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表明内能变化与过程有关 ( CD )7. 在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系统达到平衡时,不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BB=0 B.(正)=(逆) C.(G)T,p=0 D.rGm=0 E.rGm=0( BC )8.气相反应 CO(g)+2H2(g)CH3OH(g)的rGm与温度T的关系为:rGm=-21660+52.9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Hm0,升高温度反应正向进行 B.rHm0 B.U0D.T0 E.T=0( AD )12.以下说法中,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是( )。 A.实际发生的过程一定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B.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不可能将海洋中蕴藏的能量转化为功 D.体系可以从单一热源吸热而将其全部转化为功 E.热机效率与选用的工作物质的性质有关( CE )13.公式GHST可适用于( )。 A.变温的可逆过程 B.变温的不可逆过程 C.绝热可逆过程 D.绝热不可逆过程 E.等熵过程( AD )14.下列过程中,指定热力学量不一定为零的过程是( )。 A.等温可逆过程的U B.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的W(体) C.不可逆循环的S D.可逆过程的S E.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的Q( AD )15.拉乌尔定律( )。 A.是理想溶液的性质 B.是稀溶液的性质 C.是稀溶液中溶质的性质 D.是稀溶液中溶剂的性质 E.是分压定律的另一种形式( CE )16.对于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正确的关系式是 ( )。 A.rGm0 C.rGm=0 D.rGm =-RTlnK E.rGm =-RTlnKa( BE )17.在下图中,Q点( ) A.为相点 B.为物系点 C.所代表的体系是由a点的液相和b点的气相所组成 D.所表示的体系的组成为两相的组成a和b的总和 E.确定后,一定温度下,两相的质量之比为常数( BD )18关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必增大 B.一般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 C.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增加 D.对某些基元反应,温度不影响反应速率 E.在较高温度时,lnk对1/T作图是直线( CE )19以下关于一级反应特点正确的表述有 ( )。 A.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B.速率常数单位为moldm-3s-1 C.用反应物浓度的对数lnc对反应时间t作图,所得直线的斜率等于速率常数k D.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E.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多大,在相等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百分数相同 ( CD )20表面活性物质的下列性质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活性物质溶入后,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 B.表面活性物质溶入后,使液体产生正吸附 C.表面活性物质溶入后,使液体产生负吸附 D.表面活性物质溶入后,使液体表面张力增加 E.表面活性物质可引起去污、加溶作用( BD )21.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等温可逆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膨胀到相同体积,所以做功相同 B.膨胀到相同压力,因体积不同,所以做功不同 C.膨胀到相同压力,所以做功相同 D.膨胀到相同体积,因压力不同,所以做功不同E.难以确定( DE )22.孤立体系内发生一自发过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0 B.G0 C.S0E.不能确定G,A的符号( AE )2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绝热条件下,可逆过程不一定是等熵过程 B.在绝热条件下,可逆过程是等熵过程 C.等熵过程不一定都是绝热过程 D.绝热过程不一定是等熵过程 E.绝热可逆过程的熵变与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相等( AE )24.在一定温度下,某纯组分气体体系的下列坐标图正确的是( )。( AE )25.由A、C两种组分组成的液态理想混合物,有( )。A.任意一组分的化学势为:i=I*(T,p)+RTlnxiB.A与C两种组分的分子间作用力为零C.其中只有一种组分服从拉乌尔定律D.混合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均没有改变E.H(混合)=0,V(混合)=0,G(混合)0,S(混合)0( BD )26.反应 Ag2CO3(s)= Ag2O(s)+CO2(g)为吸热反应,在383K时反应平衡常数为Kp=96Pa,在CO2分压为1013Pa的烘箱中烘干时(温度为383K),( )。 A.Ag2CO3发生分解 B.Ag2CO3不发生分解 C.Ag2CO3分解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升高温度有利Ag2CO3分解 E.增大CO2分压有利于Ag2CO3分解( AD )27.在双组分体系p-X图上,若蒸气压-组成曲线对拉乌尔定律产生很大的正偏差,有一极大点,则该体系( )。 A.叫最低恒沸混合物 B.叫最高恒沸混合物 C.所对应的组成是唯一不变的 D.在该点气液两相的组成相同 E.在该点气液两相的量相同( CD )28气相单分子反应D(g)=M(g)+G(g),其动力学方程 ( )。 A.有可能是:kt=1/21/(c0-x)-1/c0 B.一定是 kt=ln(c/c0) C.有可能是 kt=ln(c0/c) D.有可能是 c=c0e-kt E.可能是1/c=kt+1/c0( AD )29反应AB的速率常数k为5.010-3dm3mol-1s-1,cA,0=0.4moldm-3,则 ( )。 A.t3/4=1.5104s B.t3/4=2.78104 C.t3/4=6.0103s D.1/cA,0对时间t作图为一直线 E.lncA对t作图为一直线( AE )30化学吸附的特征是 ( )。 A.吸附力为化学键力 B.吸附层为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通常可逆 D.吸、脱附速度快 E.具有选择性( AC )31. 下列过程中U,H均为零的是 ( ) A.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过程 B.理想气体的恒容过程 C.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 D.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E.气体的任何过程( CE )3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恒温可逆过程中,环境对体系作最大功 B.恒温可逆过程中,体系对环境作最小功 C.等温不可逆膨胀中,不可逆程度越大,体系作的功越少 D.不可逆压缩时,不可逆程度越大,环境消耗的功越少E.恒温压缩过程中,p外越小,则环境所消耗的功越小( BC )33.理想气体由 p12105Pa绝热可逆变化到 p21105Pa,则( ) A.T0、S0 B.T0、S0 C.V0、S0 D.T0、S0( CD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自发过程,S(绝热)0 C.热力学过程无论自发与否,都有S(总)0 D.等熵过程不一定是绝热可逆过程E.孤立体系在平衡态时的熵变等于零,且达到最小值( BC )35.下列关于偏摩尔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与物质总量有关B.偏摩尔数量是体系的强度性质C.对于纯物质偏摩尔量就是摩尔量D.偏摩尔量只是正值E.各偏摩尔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C )36. 反应 H2(g,p)+1/2 O2(g,p)=H2O(l,p)的rHm是 ( ) A.H2O的标准生成热fHm B.H2(g)的标准燃烧热cHm(H2,g) C.H2O(l)的标准生成热fHm(H2O,l) D.氢氧电池可逆热效应E.以上均不对( BD )37. 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由左向右自发进行时,一定不成立的是( ) A.(G/)T,p0 C.G0 D.(iI)产物-(ii)反应物0 E.(iI)产物-(ii)反应物 0。 ( BC )38. 用rGm=-RTlnK+RTlnJP可判断反应的方向与限度,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 JPK,rGmK,rGm0,反应正向进行 C. JP0,反应逆向进行 D. JP=K,rGm=0,反应处于平衡 E. JPK,rGm0,反应逆向进行 ( AB )39. 下述不属于二级反应动力学特征的是 ( ) 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B.反应到一定转化率时所需时间与c0无关 C.1/c对t作图为直线 D.速率常数的单位为dm3mol-1s-1 E.半衰期与c0成反比( AE )40. 为了增加反应物分子的有效碰撞分数,可以 ( ) A.升温 B.降温 C.加压 D.增加反应物浓度 E.使用催化剂三、是非题 ( F )40. 生物体内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T )41. 一切循环过程系统的状态函数的改变量都等于零。( F )42. 所有的偏摩量都是化学势。( F )43. 过程的G=0,则该过程一定处于平衡态。( F )44. 相律也适合于热力学非平衡体系。( F )45. 一个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T )46. 反应级数为分数的反应一定不是基元反应。( T )47. 两相达到平衡时,某物质B在两相的化学势必须相等。( F )48. 存放在营养液中的细胞是一个封闭体系。( F )49. 当溶液表面产生正吸附时,会使表面张力增大。( T )50. 胶体系统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与高度分散的多相性主要特征。( T )51. 熵增加的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 F )52. 当热量由系统传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定减少。( F )53. 同一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其定压反应热效应QP必定大于定容热效应QV。( F )54. 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 F )55. 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Gm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F )56. 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T )57. 对于理想稀溶液,溶剂严格符合拉乌尔定律,溶质则严格符合享利定律。( F )58. 体在毛细管内上升或下降决定于该液体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T )59.在电化学反应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T )60. 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四、计算题6. 25C时电池Ag(s)|AgCl(s)|HCl(b)|Cl2(g=100kPa)|Pt(s)的电动势E=1.136V,电动势的温度系数(E/ T )p =-5.9510-4VK-1。电池反应为Ag(s)+1/2Cl2(g,100kPa) AgCl(s) 试计算该反应过程的rGm、 rHm、 rSm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过程的可逆热Qr,m(法拉弟常数为96485.309C mol-1)。.解:(1)电池反应Ag(s)+1/2Cl2(g,100kPa) AgCl(s)在两极上得失电子数z=1rGm=-zFE=-196484.6Cmol-11.36v =-109.6kJmol-1(2)rSm= zF (E/ T )p =196484.6Cmol-1(-5.9510-4)vK-1 =-57.4JK-1mol-1(3)rHm = rGm +TrSm =-109.6kJmol-1+298.15K(-57.4JK-1mol-1) =-126.7kJmol-1(4)Qr,m=T rSm =298.15K (-57.4JK-1mol-1) =-17.11kJmol-113. NAD+和NADH分别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气氧化态和还原态。(1)已知298.15K时,反应NADH(eq)+H+ (eq) NAD+( eq)+H2(g),kJmol-1,计算K(2)NADH=1.510-2moldm-3,H+=310-5moldm-3,NAD+=4.610-3moldm-3,=1.01325kPa,计算,并判断反应在该条件下是否自发进行?解:(1)K= 6.70103 (2) 此反应在该条件下自发进行。 14.已知某药物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a=73.2kJmol-1,323K时的速率常数为7.0810-4h 。若该药物分解30%即告无效, 计算在298K时药物的有效期。解:解: K2=7.0710-5(h-1) 从已知的速率常数单位可以看出,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关系为:=7个月。298K时该药物的有效期为7个月15. 某抗菌素施于人体后在血液中的反应呈现一级反应。如在人体中注射0.5克某抗菌素,然后在不同时间测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得到下列数据:t (h)481216CA (血液中药含量mg/100ml)0.480.310.240.15lncA-t的直线斜率为-0.0979, lncA,0=-0.33(1) 求反应速率常数。(2) 计算半衰期(3) 若使血液中某抗菌素浓度不低于0.37mg/100ml,问需几小时后注射第二针。解: 设cA,0为抗菌素开始浓度(1)反应速率方程积分形式 lncA=-kt+lncA,0 由斜率为-k=-0.0979得,k=0.0979h-1(2) (3)由ln cA,0=-0.33得,约需6.8小时后注射第二针。五、 扼要说明下列各概念 1.相答:相是指体系中物理化学性质相同,而且均匀的部分2.标准摩尔生成焓答:在温度T、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处于标准状态下,由稳定相单质生成1mol相某化合物B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该化合物B()在温度 T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以fH qm(B,T)表示。3.活化能答:将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至少需要吸收的能量4.封闭体系答: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体系。5.热力学第三定律答:在绝对零度时,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为零。6.流动电势答:在多孔塞(或毛细管)的两端施加一定的电压,液体通过多孔塞而定向流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7.隔离系统答: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8.摩尔电导率答:在相距1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mol某电解质溶液的电导。9.吸附平衡答:对于一个指定的吸附系统,当吸附速率等于脱附速率时所对应的状态。10.热力学平衡态答:在没有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时,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11.享利定律答: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B在平衡气相中的分压力PB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成正比,既为享利定律。12.表面张力答:在液体表面上,有一与液体的表面相切并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线段上的表面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13自发过程答:将无需依靠消耗环境的作用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14.热力学第三定律答:在绝对零度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15可逆电池答:若电池在充电或放电时所进行的一切反应或其它过程在热力学上都是可逆的,这样的电池称为可逆电池。16.恒压过程答:若过程中环境的压力始终保持不变,当系统发生变化时,始态的压力等于终态的压力,且与环境的压力相,则此过程为恒压过程。17. 吸附平衡答:对于一个指定的吸附系统,当吸附速率等于脱附速率时所对应的状态,称为吸附平衡。18.理想液态混合物答:若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则该液态混合物称为理想液态混合物。六、应用题1. 请分别叙述热力学第一、第二及第三定律,并就各自所能解决的问题予以简要说明。7.以列表形式写出你所学物理化学教材各章名称、各章的核心物理量(仅限一个)章名称核心物理量(限一个)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胶体(内能)(熵)(化学势)Ky(标准平衡常数)(自由度)(电动势)(表面张力)()(速率常数或活化能)(电势)8.找出右边拦目与左边拦目的对应关系(在右边拦目后括号内写出字母编号):(a) 克劳修斯(Clausius)不等式 电解质溶液理论( d )(b) BET公式 固体表面吸附( b )(c) DLVO理论反应焓 ( f)(d) 德拜-许克尔(Debye-Hckel)公式活化能 ( e)(e) 阿累尼乌斯公式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c )(f) 基希霍夫(Kirchhoff)公式热力学第二定律( a )9. 结合你所学的物理化学某一方面的理论浅谈在自己所学专业中或生活中的应用论述要求:1.问题具体;论点与论据充分;语句通顺,逻辑思维清晰。 2.用什么理论指导或计算、设计什么实验来解决所提出来的问题(尽可能的例出公式与实验步骤)。 3.结论明确。 4.300-500字之间。12. 人体通过排汗来调节热平衡,是人体能量代谢的一种方式,定量了解它的作用和机理对防止疾病、健身、临床医学及运动员合理的训练等都有益处。 一个体重68kg的人,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每天要产生约1.25104 kJ的热,假设他与环境间没有热交换,他一天的体温要升高多少度?假设人完全是通过排汗而散去这些热的,为了维持其体温是37,他每天要蒸发多少汗液?夏天至少要饮用多少水?假设人的热容和水的热容相等,为Cp=75.30 J/(Kmol); 37时水的蒸发热是2405J/g。答: 体重68kg的人一天产生的热为Q=1.25104 kJ,如果这些热全部用于升温,则 H=Qp=CpT Qp=CpT=75.30(68103/18)T=1.25107J T=43.94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假设这个人与环境间没有热交换,他一天的体温要升高约44,所以,要维持正常体温37就得让多余的热散去。炎热的夏日要注意散热以防中暑,就是这个原因。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极少部分热量也可随呼吸、排泄尿便时散发于体外。在皮肤散热中,如果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可通过皮肤的对流、传导、辐射等方式进行散热。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则以蒸发方式散发热量。在温和气候情况下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人,每日散热量约为1.25104 kJ。假设人完全是通过排汗而散去这些热的,为了维持其体温是37,上述体重68kg的人每天要蒸发汗液的量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计算。 水的蒸发热Q水=2405J/g,即每蒸发1g水(汗)需要2405J的热,也就是从人体吸收2405J的热,或人体散去2405J的热。 体重68kg的人,每天要产生约1.25104 kJ的热,需排汗 1.25107/24055.20kg 体重68kg的人,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每天要产生约1.25104 kJ的热,为了维持其体温是37,他每天要蒸发5.20kg 汗液。为达到水平衡,不至于使人脱水,夏天至少要饮用5.20kg水,并适当补充食盐。 13.根据下列热力学数据,结合汽车的工作原理与制造汽车所用的材料,论述水在汽车发动机中是否可以变油。热力学状态函数H2O(g)H2(g)O2(g)-228.57/-241.82/188.83130.68205.14答:H2O(g)=H2(g)+1/2O2(g)(1) 由,故在室温的条件下,水不能自发地变成氢气和氧气,即水也就不能为汽车提供动力燃料。(2) 由于上述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提高温度有可能使其自发进行,即 令,得T=5543.9K (3)结论:要使水变成燃料氢气与氧气,所需温度要达到5543.9K以上,在汽车工作环境与所用材料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水不能变为油作为汽车的动力原料。七、问答题1、表面能、表面自由能、比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是否是一个概念?相同否?总的说来四者都是描述表面的过剩能量,但概念上有区别,表面能为物质表面较其内部多余的能量;若在 T,p 恒定时,这部分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若在T,p恒定时,单位表面的自由能,便称为比表面自由能,其单位为Jm2,因 JNm,故 Jm2 也可化为 Nm1,这样表面自由能又转变为另一概念,成为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相表面上沿着相表面的切面方向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虽然比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数值相同,也可混用,但概念有差别,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2、催化作用有哪些特征? 酶催化与一般催化有何异同?答:催化作用特征: (1) 催化剂参与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2)对于热力学认为可以自发进行的反应,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平衡位置。 (3) 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决定速率步骤的活化能。 (4)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酶催化与一般催化比较,不同点为: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活性;特殊的温度效应 。3、对于一个等温等压下的封闭反应体系,因其,故反应体系的标准态即是平衡态,这个概念是否正确?如果体系的情况为,则体系是否一定处于平衡态?这个概念不正确。与各自对应于反应体系二种不同的状态,是指反应物与产物都处于标准态的自由能之差,是反应体系处于平衡态时反应组分的活度积,仅反映了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