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资料.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9846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工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复习提纲答案一、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目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1、流体在圆管内的流动阻力主要有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2、在定态流动过程中,流体流经各截面处的体积流量相等。 ()3、当输送流体的管子的管径一定时,增大流体的流量,则雷诺准数减少。()4、流体在等径管中做定态流动时,由于有摩擦损失,因此流体的流速沿管长逐渐变小。()5、流体做层流流动时,摩擦系数只是Re的函数,而以管壁的粗糙度无关。()6、在相同的设备条件下,密度越大、粘度越小的流体越容易形成湍流状态。()7、实际流体在导管内做定态流动时,各种形式的的压头可以互相转化,但导管任一截面的位压头、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为一常数。()8、为了提高压强计的灵敏度以测量微小的压强,可采用微压差计。当其中的两指示液密度相差越大时,其灵敏度越高。()9、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雷诺数Re2000时,流型呈层流,这是采用国际单位制得出的值,采用其它单位制应有另外值。()10、表压强就是流体的真实压强。()11、设备内的真空度越高表明绝对压强越大。()12、流体在做定态湍流时,当Re一定时,摩擦系数随管子的相对粗糙度增加而增大。()13、液体在圆管做滞流流动时,其他条件不变,仅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增加一倍。()14、流体在水平管内做定态连续流动时,直径小处,流速增大,其静压强也会升高。()15、离心泵启动时,为减少启动功率,应将出口阀门关闭,这是因为随流量的增加,功率增大。()16、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流体流量的增大而下降。()17、离心机的分离因素越大,表明它的分离能力越强。()18、要将降尘室的生产能力提高一倍,则应将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19、为了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当气体处理量大时,解决的方法有:用几台直径小的分离器并联操作( ),采用大直径的分离器( )。20、物料在离心机内进行分离时,其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称为离心分离因素。()21、导热系数和给热系数都是物性常数之一。()22、保温材料应该选用导热系数小的绝热材料。()23、在定态传热中,凡热阻大的层,其温差也大。()24、强化传热过程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传热面积。()25、凡是定态的圆筒壁传热,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相等。()26、多层平壁导热过程中,传热总推动力等于各壁之和。()27、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度差,是指热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与冷流体进出口的平均温度的差值。()28、无相变折、错流换热器,其平均温度差Tm都比逆流时的小。()29、在相同条件下,采用逆流操作比采用并流操作所需要的传热面积小。()30、当流体呈湍流流动时,值随Re的增大而增大。()31、为了节省冷却介质的用量,在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冷却介质的的出口温度。()32、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传热系数。()33、蒸发器的传热温差等于加热蒸汽的温度减去蒸发器操作压力相对应的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34、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加热蒸汽消耗量。()35、多效蒸发的操作费用随效数的增加而减少;()所以,效数越多越好。()36、多效蒸发中,不管是并流、逆流还是平流加料,各效蒸发室的压力都依次降低。()37、并流加料时,溶液在效间不需要用泵输送,因而减少设备和动力消耗。()38、在蒸发操作中,由于溶液中含有溶质,所以其沸点必然低于纯溶剂在同一压力下的沸点。()39、在高温下容易变质、破坏的物料不允许在恒速阶段采用较高的气流速度。()40、相对湿度值的大小表示空气中水分含量的相对大小。为1时,表示此空气吸水的能力强。()41、影响降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的性质、形状。()42、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是划分等速干燥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43、对于饱和湿空气,其露点、湿球温度、干球温度为同一数值。()44、平衡水分是在一定空气状态,物料可能被干燥的最大限度,假若在同一温度下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其物料的平衡水分也随之减少。()二、选择题1、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D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 (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C)动能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 (D)能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2、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热、质同时传递的有 D 。(A)过滤 (B)萃取 (C)搅拌 (D)干燥3、研究化工流体时所取的最小考察对象为 C 。(A)分子 (B)离子 (C)流体质点 (D)流体介质4、化工原理中的连续流体是指 D 。(A)流体的物理性质是连续分布的 (B)流体的化学性质是连续分布的(C)流体的运动参数在空间上连续分布 (D)流体的物理性质及运动参数在空间上作连续分布,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5、粘性的物理本质是 D 。(A)促进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的剪应力 (B)流体的物性之一,是造成流体内摩擦的原因 (C)影响速度梯度的根由 (D)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是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6、随着温度的升高,则 C 。(A)气体、液体粘度均减少 (B)气体、液体粘度均增大 (C)气体粘度增大,液体粘度减小 (D)气体粘度减小,液体粘度增大7、流体静力学方程式:P2=P1+g(Z1+Z2)= P1+gh的适用条件是 D 。(A)重力场中静止流体 (B)重力场中不可压缩静止流体气 (C)重力场中不可压缩连续静止流体 (D)重力场中不可压缩静止、连通着的同一连续流体8、不可压缩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稳定流动是,平均速度沿流动方向的变化为 C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9、据-除阻力平方区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B 。(A)流体阻力损失占流体动能的比例随雷诺值的增大而下降(B)雷诺值增大,摩擦系数下降,流体阻力损失将减少 (C)随着雷诺值的增大,管壁粗糙度对流动的影响增强 (D)随着雷诺值的增大,流体粘度对流体的影响将相对削弱10、流体在圆管直管中流动时,若流动已进入完全湍流区,则摩擦系数与的关系为:随增加, 。(A)增加 (B)减小 (C)基本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小11、提高流体在直管中的流速,流动的摩擦系数与沿程阻力损失的变化规律为 A 。(A)将减小,将增大 (B)将增大,将减小 (C)、都将增大 (D)、都将减小12、管路中流动流体的压强降P与对应沿程阻力hf数值相等的条件是 B 。(A)管道等径,滞流流动 (B)管路平直,管道等径 (C)平直管路,滞流流动 (D)管道等径,管路平直,滞流流动13、当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水平放置的变径管路中作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力 C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确定14、水在内径一定的圆管中稳定流动,若水的质量流量保持恒定,当水温升高时,Re值将 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15、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B)流动阻力大的为湍流,流动阻力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16、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式hf=(u2/2)中的u是指 A 。(A)小管中的流速u1 (B)大管中的流速u2 (C)的平均值(u1+u2)/2 (D)与流向有关17、在测速管工作时,测压孔迎对流体流动方向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C ,此时测速管侧壁小孔所测压力代表该处的 C 。(A)动压,静压 (B)动压,动压与静压之和(C)动压与静压之和,静压 (D)静压,动压与静压之和 21、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设水池和水塔水面维持恒定,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出口阀门将导致 A 。(A)送水量增加,泵的压头下降; (B)送水量增加,泵的压头下增大;(C)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D)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22、由离心泵和某一管路组成的输送系统,其工作点 D 。(A)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 (B)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C)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 (D)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的特性曲线的交点;23、离心泵扬程的意义是 D 。(A)泵实际的升扬高度 (B)泵的吸液高度;(C)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的液柱高度(D)单位重量液体出泵和进泵的机械能差值2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m可以理解为 D 。(A)该泵在规定转速下可以将20的水升扬的高度(B)该泵在规定转速下、最高效率下将20的水升扬的高度(C)该泵在规定转速下对20的水提供的压头(D)该泵在规定转速下及最高效率下对20的水提供的压头25、离心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为 A 。(A)Q增大,N增大 (B)Q增大,N减小(C)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 (D)Q增大,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26、下列关于离心泵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C 。甲:减少离心泵的排液量,泵的吸液高度可适当增加。乙:如果用节能的方法来控制泵的流量,那么可以在泵的入口管线上安装一个调节阀。丙:一般来说,只从泵的功率消耗而言,用变速调节比用阀门调节泵的输液量更经济。(A)甲、已对 (B)乙、丙对 (C)甲、丙对 (D)甲、乙、丙都对27、在某单泵输液的管路中,并联一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单泵与并联双泵的输液量为 D 。(A)并联的输液量将是单泵的两倍 (B)并联输液的扬程是单泵的两倍(C)并联的能耗是将是单泵的两倍 (D)无论输液量、扬程或能耗都不会是原泵的两倍28、提高泵的允许安装高度的措施有 A、B 。(A)尽量减少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如采用较大的吸入管径,缩短吸入管长度,减少拐弯及省去不必要的管件与阀门(B)将泵安装在储液罐液面之下,使液体利用位差自动灌入泵体内(C)提高输送流体的温度29、启动下列化工泵是需打开出口阀门的有 B 、 C 。(A)离心泵 (B)漩涡泵 (C)轴流泵30、在一输送系统中改变离心泵出口阀门的开度,不会影响 C 。(A)管路的特性曲线 (B)管路所需压头(C)泵的特性曲线 (D)是泵的工作点31、某管路要求的输液量Q=63m3/h,计算出的管路阻力损失H=25m,今有以下四个型号的离心泵,分别可提供一定的流量Q和压头H,则应该选用 C 的离心泵。(A)Q=70m3/h,H=35m (B)Q=80m3/h,H=35m(C)Q=70m3/h,H=30m (D)Q=70m3/h,H=22m32、某水泵进口管处真空表读数为650mmHg,出口管处压力表读数为2.5at,则水泵前后水的压力差为 mH2O= KPa。33、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扬程与流量(HQ)曲线为已知,现增大转速,此时HQ线会_A_。 (A)上移 (B)下移 (C) 不变 (D)不确定34、将降尘室用隔板分层后,若能100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要求不变,则生产能力将 A ,沉降速度 C ,沉降时间 B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35、造成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B、C 。(A)锥底集尘斗密封不良,旋风分离时锥底造成的显著的负压导致少量空气窜入器内 (B)锥底部螺旋形上升至排气管的内漩涡气流将已下沉的部分颗粒重新卷起(C)靠近旋风分离器排气管的顶部的漩涡气流所形成的粉尘环,其中带有不少细尘粉粒,在进口气流的干扰下较容易窜入排气口逃逸(D)扩散式旋风分离器或CLP/B型旋风分离器的使用36、下列关于旋风分离器的一般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D 。(A)细长形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高,但气流通过的压降大(B)旋风分离器处于低气压负荷下操作是不适宜的(C)提高含尘气流中的粉尘浓度,可以使旋风分离器的阻力下降,且分离效率会提高(D)旋风分离器进气速度提高,总是有利于分离的37、某旋风分离器处理流量Vm3/s的含尘气流时,恰好能满足生产工艺上的要求,现该工厂生产要翻一番。有流量2Vm3/s的同一含尘气流要处理,将采取下列建议中的哪项措施 B 。(A)换一台型号相同,直径大一倍的旋风分离器(B)并联一台同型号的旋风分离器(C)串联一台同型号的旋风分离器38、提高旋风分离器除尘效率的措施有 A 。(A)采用细长形旋风除尘器 (B)采用粗短形旋风除尘器(C)采用较大的进气速度 (D)使旋风分离器在低负荷下操作39、随着温差增加,导热系数变化的趋势是,空气 A ,水 C ,金属 B ,非金属 D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40、蒸汽输送管外有两层保温层,为了使得保温效果更好,应将导热系数低的置于 B 。(A)外层 (B)内层 (C)无关41、在套管换热器中走环隙的饱和蒸汽加热内管冷水。设饱和蒸汽放出的热量为Q1,冷水吸收的热量为Q2, D 。(A)必有Q1 = Q2 (B) Q2 Q1(C)必有Q1 Q2 (D) 在忽略热损失和其他损失时Q1 = Q2 42、在蒸气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的影响是 A 。(A)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大大降低 (B)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升高。(C)不凝气体的存在对无影响。43、把列管换热器的管程由单程改为双程,目的是 B 。(A)增大传热时间 (B)提高传热系数(C)增大传热面积 (D)使换热器的结构更紧凑44、常压下的饱和水蒸汽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的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50,则壁面温度约为 A 。(A)100 (B)30 (C)50 (D)6045、下列流体宜走壳程的是 C 。(A)不清洁和易结垢的流体 (B) 腐蚀性流体 (C)饱和蒸汽 (D)压力高的流体46、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A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D)不确定47、对由三层平壁组成的多层平壁稳定热传导而言,若三层的传热推动力t1t2t3,则三层平壁的传热阻力R1、R2、R3之间的关系为 A 。(A)R1 R2R3 (B)R1 R2 R3 R2 (D)R2 R1 R348、由厚度相同的平壁组成的三层平壁而言,若l1l2l3,则热阻R1、R2、R3之间的关系为 B 。(A)R1 R2R3 (B)R1 R2 R3 R2 (D)R2 R1 R349、某燃烧炉炉壁内外表面温度分别为t1、t2,今在炉壁外表面加一层保温层,炉壁内外表面温度变化为T1、T2。下列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B 。(A)T1=T2,T1-T2 t1-t2 (B)T1T2,T1-T2 t1-t2 (C)T1 t1-t2 (D)(1)、(2)、(3)以外的其他判断50、在通常操作条件下的同类换热器中,设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蒸汽冷凝的传热系数为3,则 C 。(A)1 2 3 (B)2 31 (C)32 1 (D)2 1 351、间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过程1、2值相差较大(1 tw td ,(C)t tw tw= td 66、在干燥实验中,提高空气的进口温度则干燥速率_A_;若提高进口空气的湿度则干燥速率_B_。(A)提高 (B) 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三、填空题1、根据雷诺数的大小可将流体的流动所处的区域分为 层流(滞流) 区、过渡区和 湍流(紊流) 区。2、由实验确定直管摩擦系数与Re的关系。层流区摩擦系数与管壁 粗糙度 无关,和Re的关系为 64/Re 。湍流区,摩擦系数与 粗糙度 及 Re 都有关。而完全湍流区,摩擦系数与 Re 无关,仅与 粗糙度 有关。3、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 1-3 m/s,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 8-15 m/s。4、无论滞流或湍流,在管道任意截面流体质点的速度沿管径而变,管壁处速度为 0 ,管中心出速度为 最大 。滞流时,圆管截面的平均速度为最大速度umaxd的 0.5倍 。5、流体流动局部阻力的两种计算方法分别为 阻力系数法 和 当量长度法 。6、测速管测量管道中流体的 点速 ,而孔板流量计则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的 平均速度 。7、离心泵的工作点是 泵的特性 曲线与 管道特性 曲线的交点。8、离心泵样本中标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值,是指压力为 10 mH2O,温度为 20 时输送清水条件下的实测值。6、离心泵常采用 出口阀 调节流量;往复泵常采用 旁路 调节流量。7、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 汽蚀 现象。8、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灌满液体,这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9、在离心泵工作时,调节流量的最方便方法是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10、某一离心泵在运行一段时期后,发现吸入口真空表读数不断下降,管路中的流量也不断减少直至断流。经检查,电机、轴、叶轮都处在正常运转后,可以断定泵内发生 气缚 现象;应检查进口管路有否 泄漏 。11、被输送流体的温度提高,对提高泵的安装高度 不利 ;提高上游容器的操作压强,则对安装高度 有利 。12、降尘室和沉降槽为气固或液固两相分离设备,他们的生产能力与该设备的 长度和宽度 有关,与 高度 无关。13、当旋风分离器切向进口速度相同时,随着旋风分离器的直径增大,其离心分离因素越 小 ;而离心分离机随着转鼓直径的增大其离心分离因素越 大 。14、离心机离心分离因素的大小是反映离心分离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是同一颗粒所受 离心 力与 重 力之比。假如u=rw为颗粒的切向速度,则离心分离因数可写为 a=rw2/g=u2/gr 。15、在流化床操作中,当气流速度 大于 颗粒的沉降速度时,这个气流速度叫带出速度。16、旋风分离器的总效率是指 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 。17、在讨论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是指 旋风分离器能够100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直径 。18、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主要过滤作用的是 滤饼层 。19、饱和蒸气冷凝时,传热分系数突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蒸气中含不凝性气体,壁附近形成一层气膜,传热阻力加大,导致传热分系数急剧下降 。20、间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过程0、i值相差很大(0i),K值接近 0 。21、在一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空气,空气走管外,水走管内。为了强化传热,加翅片在管上,翅片应加在管的 外侧 ,原因是外则的空气0 i ,Ai/A0 1,则1/0 Ai/A0 1/i ,加翅片传热阻力减少,而空气侧的的传热面积大,有利于传热, 并且翅片可以增加空气侧的气流搅动,可以增大0 。22、用饱和蒸气加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热的阻力迅速加大,这可能是由于 冷凝水未排出 、 不凝性气体未排出 所引起的。23、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来冷却某有机溶液。现希望有机溶液的出口温度降低一些(有机溶液的流量、进出口温度不变),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冷却水的流量或降低冷却水的进口温度 。24、为了使蒸发器更适合用于蒸发粘度较大、易结晶或结垢严重的溶液,并提高溶液的循环速度以延长操作周期和减少清洗次数,常用 列文 蒸发和 强制循环 蒸发。25、多效蒸发中效数有一定的限制,这是由于 多效蒸发中各效引起的温差损失。当多效总温差损失等于或超过蒸气温度与冷凝室压力下的沸点温差时,侧平均温差为零,起不到蒸发作用 。26、对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加热而言,为了避免出口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冷流体采用 并流 操作。27、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仅与 温度 及 湿含量 有关。28、一定湿度的空气,总压升高,露点温度 升高 ;而当空气的温度升高时,露点温度 不变 。29、当气体的湿度一定时,气体的温度越高,干、湿球温度的差值 越大 。30、空气被水蒸气饱和时,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和绝热饱和温度的关系为 相等 。31、已知在常压及25C下水分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100%时平衡含水量X*=0.02kg水/kg绝干物料;=40%平衡含水量X*=0.007。现在该物料水含量为0.23 kg水/kg绝干物料,令其与25C, =40%的空气接触,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 0.223 kg水/kg绝干料,结合含水量为 0.02 kg水/kg绝干料,非结合含水量为 0.21 kg水/kg绝干料。32、干燥的两个干燥阶段是以湿物料中的 临界 含水量来区分的。33、临界含水量与物料 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 、物料层的厚度 及 物料的粒度 有关。34、临界含水量Xc值大,会较早地使干燥转入 降速 阶段,使在相同的干燥任务下所需的干燥时间 增加 。35、在临界湿含量出现至物料干燥到很低的最终湿含量时,内部湿分迁移 成为控制因素。 36、外部干燥条件在干燥的恒速阶段,即在非结合表面湿分时特别重要,是 控制 因素。37、湿空气的饱和蒸气压Ps 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 ,湿含量H 不变 ;38、提高湿空气的温度T,其相对湿度j 降低 ,气体的吸湿能力 增加 ,故空气用作干燥介质应先预热。39、物料含水量的 两 种表示方法,一种叫 湿基含水量 ,一种叫 干基含水量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X=W/(1-W) 表示。 40、蒸发器是 将溶液加热,使其中部分溶剂气化并不断去除,以提高溶液中的溶质浓度 的单元操作,蒸发器主要由 加热室 和 蒸发室 组成。41、多效蒸发的流程主要有 并流加料蒸发 、 逆流加料蒸发、 平流加热蒸发 等。三、简述题1、在相同管径的的两条圆形管道中,同时分别流着油和清水(油水),假若雷诺数相同,且密度相近,试判断油的流速大还是水的流速大,为什么?答:油速大。Re油=Re水,即 (2分),而油水,油水(1分)u油u水(2分)2、请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答:先将液体注满泵壳,叶轮高速旋转,将液体甩向叶轮外缘,产生高的动压头u2/(2g),由于泵壳液体通道设计成截面逐渐扩大的形状,高速流体逐渐减速,由动压头转变为静压头P/(g),即流体出泵壳时,表现为具有高压的液体。在液体被甩向叶轮外缘的同时,叶轮中心液体减少,出现负压(或真空),则常压液体不断补充至叶轮中心处。于是,离心泵叶轮源源不断输送着流体。3、离心泵启动或关闭时,为什么要先关闭出口阀门?答:关闭泵的出口阀门启动离心机是为了减少启动电流,以保护电机。停泵前关闭泵的出口阀门是为了防止高压液体倒流,对泵造成损害。4、采用离心泵从地下贮槽中抽送原料液,原本操作正常的离心泵本身完好,但无法泵送液体,请分析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有哪些?答:槽内液面下降;吸入管堵塞;液体温度上升;容器内压力下降;泵入口侧漏气。5、为什么离心泵可以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往复泵可否采用同样的方法调节流量?为什么?答:由离心泵的工作点可知,改变离心泵的出口阀门的开度,使局部阻力改变,而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流量随之改变,此法虽然不经济,但对泵运转无其他影响;而往复泵是容积式泵,压头与流量基本没有关系,假如关闭出口阀门,则因泵内压力升高,直到造成泵体、管路和电机的损坏,所以不宜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6、请简述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答:含尘气体以较高的线速度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内,在外筒与排气管之间形成旋转向下的外螺旋流场,到达锥底后以相同旋向折转向上形成内螺旋流场直至达到上部排气管流出。颗粒在内、外旋转流场中均会受离心力作用向器壁方向抛出,在重力作用下沿壁面下落到排灰口被排出。气固便可得到分离。7、将一盘热水和一盘冷水同时放入冰箱,热水和冷水冷却速度哪个快?为什么?答:热水比冷水冷却速度快。因为热水与冰箱的温差大,传热推动力大,传热速率就快。8、气温下降,在添加衣服时,从保暖的角度考虑,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里面好,还是穿在外面好?为什么?答:人体近似圆筒体,按照圆筒壁的热传导公式,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放在内层,其总体热损失小。由于保暖性好的衣服导热系数小,热阻大,所以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里面好。9、冬天,室外温度为2,刮着风,晒在露天里的潮湿衣服有可能结冰吗?为什么?答:可能会结冰,因为潮湿的衣服上温度为空气的湿球温度,当湿球温度低于0就会结冰。10、为什么工业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答:逆流操作可以获得较大的平均传热温度差,对传递相同热负荷而言,需要较小的传热面积,节省设备费用。此外,逆流热流体出口温度T2可接近冷流体进口温度t1,对相同的热负荷而言,需要加热剂少;同样,就冷流体而言,逆流冷流体出口温度t2可以接近热流体进口温度T1,对相同的热负荷而言,需要冷却剂少,所以对逆流就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考虑,逆流操作费用低。11、换热器的强化途径有哪些?答:所谓强化传热的途径,就是要想法提高式中的传热速率Q。提高K,A,tm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强化传热。可以分别进行讨论。1、增大传热面积,意味着提高设备费。但是换热器内部结构的改革,增大,亦不失为强化传热途径之一。其方向可以从改进传热面结构着手,比如在管子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装上各种形状的翅片;或者以各种螺纹管代替光滑管。这样不仅增加传热面积,同时也增大流体流动的湍流程度,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特别在在对流传热系数小的一侧采用翅片对提高总传热系数更是有效。2、增大tm在两侧变温情况下,尽量采用逆流流动;提高加热剂的温度或降低冷却剂的温度都可以有效地增大tm。3、提高总传热系数因为,提高总传热系数,主要是提高等,若忽略导热项,且不考虑基于内、外表面,则 。这说明为了提高,就要提高,也就是增加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由于换热器中污垢的导热系数较小,使增大,就降低了值。所以清理污垢,也能大大提高值。12、请简述物料衡算的步骤。答:对于物料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各物流的流程示意图,物料的流向用箭头表示,并标上已知数据与待求量;(2)圈出衡算的范围;(3)在写衡算式之前,要计算基准,一般选用单位进料量或排料量、时间及设备的单位体积等作为计算的基准;(4)列出衡算式,求解未知量。13、请热量衡算的步骤答:热量衡算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各热量的流向示意图,热量的流向用箭头表示,并标上已知数据与待求量;(2)圈出衡算的范围;(3)在写衡算式之前,要计算基准,由于物料的焓值常从0算起,一般选用0作为计算的基准;(4)列出衡算式,求解未知量。14、一位同学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启动水泵后,发现出水管不出水,但泵进口处真空表指示真空度很高,请帮他分析可能的故障是什么?答:排出管路堵塞。因为,如果水温高可能造成汽蚀,出水管不出水,但泵出口处真空表指示真空度很高,说明水温高不正确;如果是真空表坏了,不会导致水管不出水;吸入管路堵塞与泵进口处真空表指示真空度很高相矛盾,所以,应该是排出管路堵塞。15、请简述干燥器的基本要求。答:干燥器的基本要求如下:(1)保证干燥产品的质量要求,如含水量、强度、形状等;(2)要求干燥速率快,干燥时间短,以减少干燥器尺寸,降低能耗,经济合理;(3)干燥器热效率高;(4)干燥系统的流体阻力要小;(5)操作控制方便。(重点)17、请画出分别三效并流加料、三效逆流加料和三效平流加料的蒸发操作流程图并简述他们的特点。(A)三效并流加料蒸发操作流程图特点:加热蒸汽的温度,越来越低,即;蒸发室操作压力,越来越低,即;由于蒸发室压力越来越低,则待蒸发溶液的沸点温度,也会越来越低,即。待蒸发的溶液浓度,会越来越高,即。待蒸发的溶液粘度,会越来越大,即。传热系数,会越来越小,即。并流加料的优点是:(1)由于后一效蒸发室的压力较前一效为低,故溶液在效间的输送不需用泵,就能自动从前效进入后效。(2)由于后一效溶液的沸点较前一效为低,故前一效的溶液进入后一效时,会因过热自行蒸发。因而可产生较多的二次蒸汽。(3)由末效引出完成液,因其沸点最低,故带走的热量最少,减少了热量损失。并流加料的缺点是:由于后一效溶液的浓度较前一效为大,且温度又较低,所以料液粘度沿流动方向逐效增大,致使后效的传热系数降低。(B) 三效逆流加料蒸发操作流程图特点:加热蒸汽的温度,越来越低,即;蒸发室操作压力,越来越低,即;由于蒸发室压力越来越低,则待蒸发溶液的沸点温度,也会越来越低,即。待蒸发的溶液浓度,是越来越低的,即。待蒸发的溶液粘度,会越来越小,即。粘度大的一效,加热蒸汽温度高,所以各效的粘度值较为接近,传热系数也大致相同,这样蒸发速率大致相同。这正是逆流的优点。当然,效与效之间需要有泵来输送,增加了动力消耗。(C)三效平流法蒸发流程图此法适用于在蒸发过程中同时有结晶析出的场合,因其可避去结晶体在效间输送时堵塞管道。或用于对稀溶液稍加浓缩的场合。此法的缺点是每效皆处于最大浓度下进行蒸发,所以溶液粘度大,致使传热损失较大;同时各效的温度差损失较大,故降低了蒸发设备的生产能力。四、计算题1、上册P50,(3)、(5)、(6)、(7)、(8)、(9)、(12)、(15)、(20)2、上册P83,(2)、 (4)、(5)3、上册P197,(3)、(5)、(10)、(11)4、上册P245(1)、(2)、(3) 5、下册P230(1)、(2)计算部分的重点:1、伯努利方程 高位槽向喷头供应液体 需要的高度计算 熟练掌握压强单位的换算;2、掌握第五章传热中多层平壁、多层圆筒壁的计算公式(特别要熟记),特别是布置的作业一定要看;3、一种冷流体与一种热流体进行热交换,放出的热量等于得到的热量,并流和逆流的传热温差的计算,需要的传热面积计算;4、考试时一定要带计算器、三角板和铅笔。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