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37675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A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亚硫酸钡B在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C将少量钠投入到无水乙醇中,钠表面有气泡产生D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小灯泡会逐渐亮起来AABBCC.DD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关于高中课本中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铁与水蒸气反应,湿棉花可以为反应提供原料B实验室制氨气,干棉花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气以免污染环境C实验室制乙酸乙酯,m试管中物质只有乙醇、浓硫酸和乙酸D沉淀溶解转化实验,不能用来说明Ksp(AgCl)Ksp(AgI)Ksp(Ag2S)3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实 验 结 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将某物质的溶液进行焰色实验,焰色反应为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AABBCCDD4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AABBCCDD5CaCO3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均可以漂白有色物质,且漂白的原理相同B由可知的酸性强于C工业上,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后再通入制D制取玻璃、纯碱和漂白粉所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6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晶体硅可作光伏电池材料,其性质稳定,不与酸、碱发生反应C雾霾天气会危害人类的健康,“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同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8某溶液中可能有下列离子大量存在:NH4+、Ba2+、K+、Mg2+、OH、SO42,加入过量NaOH,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原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滴加过量NaOH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ANa+、K+、OH、SO42BNa+、Mg2+、OH、SO42CNa+、Ba2+、OHDNH4+、K+、SO429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AABBCCDD10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1 molL-1 FeCl3的溶液中加足量铜粉,震荡,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变绿色,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氧化性:Fe3+Cu2+B将Cl2、SO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均褪色Cl2、SO2均能氧化品红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某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AABBCCDD11下列对古文献记录内容理解错误的是A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发C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D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12实验室中,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氧化镁用于制作耐火材料B漂白粉用于杀菌消毒CSiO2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过氧化钠用作潜艇供氧剂14化学与材料、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B利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实现了“碳”的循环利用C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D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与黏土,黏土含量越多,铅笔硬度越大二、实验题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在实验室再现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过程,并制取少量三氧化硫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热,容易形成酸雾。试回答:(1)已知450时,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25,则在450时,2SO3(g)2SO2(g)O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2)A中的试剂是_。(3)在实验过程中不必持续加热,说明该平衡的H_0(填“”或“”或“”),C装置用来收集三氧化硫,其中冰盐水的作用是_;若用32g铜跟足量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实验结束时得到20g三氧化硫,该实验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不小于_。(4)请指出本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16在化学研究中,往往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认识物质变化的情况。请分析以下一组有现象变化的化学反应。(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中出现胶状沉淀的原因:_。(2)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现象说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中加碱时出现的现象是_。(4)中加酸时出现的现象是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5)滴加试剂顺序的变化会影响溶液中的象和发生的反应。请继续分析以下实验。实验实验及操作现象试管滴管0.1 molL1Fe(NO3)2溶液先滴加1.0 molL1 H2SO4溶液;再滴加1.0 mL0.5 molL1NaOH溶液.加酸时溶液无明显现象;加碱后溶液依然没有明显变化探究加酸时Fe(NO3)2溶液中是否发生了反应:向1.0 mL 0.1 molL1 Fe(NO3)2溶液中_。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3,证明加酸时溶液中发生了反应。(请将上述操作补充完整)推测溶液中产生Fe3的可能原因有两种:a._;b._。三、推断题17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若A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液呈碱性;C为红棕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元强酸D,D具有强氧化性。(1)A的电子式为_。(2)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C反应可生成两种无污染物质,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3)工业上常用过量的Na2CO3溶液吸收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硝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若A、C、W都是常见气体,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常温下A与C反应生成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化学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酸雨的pH,发现在起始一段时间内,酸雨的pH呈减小趋势,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A、B、C三种物质的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C常作面包和糕点的发泡剂,受热分解可生成B。(1)若将标准状况下2.24L的W通入150mL1molL1的A溶液中,充分反应。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向两份30mL同浓度的A溶液中通入不同体积的W气体,得到溶液M、N。向M、N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molL1盐酸,如图所示,和分别为向M、N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与产生W气体的体积V(W)的关系。则M、N两溶液中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18已知A、B、C、D、E、F、G7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BC+H2O (2)C+KOHD(蓝色)+E(3) B+DC+H2O (4)E+BaCl2KCl + 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5)G+BCO2+F+H2O,反应中B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上述变化关系填空:(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C_;F_;G_。(2)检验E中的阴离子的实验是_。(3)往G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四、计算题19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1001300,使锌蒸馏出来(设空气中N2、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80、0.20),主要反应为:焙烧炉中:2ZnS(s)+3O2(g) 2ZnO(s)+2SO2(g),鼓风炉中:2C(s)+O2(g) 2CO,鼓风炉中: ZnO(s)+CO(g) Zn(g)+CO2(g)。(1)已知闪锌矿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16.0%,而所含杂质不含硫,则闪锌矿中硫化锌的质量分数为_。现代工业生产多采用联合生产,可将闪锌矿中的硫用于生产硫酸。现有此闪锌矿100 t,在理论上可生产出98.0%的硫酸_t。 (2)焙烧炉产生的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不超过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下同)。(3)鼓风炉容积固定,炉内部分气态物质其物质的量浓度(mol/L)变化如下:时间/minCOZnCO200.110020.100.010.0130.010.100.1040.010.100.10则鼓风炉中CO总的转化率为_;若生产中CO总的利用率为95.0%,列式计算每生产1molZn,至少需要补充焦炭多少克_?(4)若ZnS全部转化为Zn,焙烧炉出来的N2、O2、SO2混合气体中N2占82.5%,鼓风炉中CO的转化率为62.5%,而O2无剩余,试列式计算每生产1molZn,应向焙烧炉和鼓风炉中鼓入新鲜空气共多少升(S.T.P) _?20 向4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加入Wg铁粉(还原产物只有NO),充分反应后,铁粉减少16.8 g且铁粉有剩余,继续向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会产生气体A。回答下列问题:(1)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 molL1(2)气体A中若含有H2,则W的值一定要大于_g. 参考答案1A2A3B4B5C6A7C8A9B10A11B12A13C14C150.04 浓H2SO4 冷却SO3以得到晶体 50% 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162HSiO32-H2SiO3 先出现白色沉淀,又逐渐溶解直至消失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无色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ClOCl2HCl2H2O 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稀H2SO4 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Fe2被NO3-氧化 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17 8NH36NO27N212H2O 2NO22CO32-H2O =NO3-NO2-2HCO3- 2H2SSO2=3S2H2O 2H2SO3O2=4H2SO42- 2CO23OH=CO32-HCO3-H2O 13 18 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 1948.5% 50.0 14.3% 90.9% 12.6 g 459.2 L 202 6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