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民俗文化差异.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30799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民俗文化差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西民俗文化差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西民俗文化差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东西方亲属称谓窥文化差异,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是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之间的称谓。汉英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更蕴涵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语言现象,更是文化现象!,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辈分。家庭关系的称谓相当复杂,常用的就有几十个,可以画一大张“联络图”。如果把这张“联络图”推到美国人面前,让他们弄清并且牢记,有人可能当场晕倒。而西方的称谓可是简单到地下室了。,“高堂”?“严君”?“椿萱”?,爷爷辈,东父亲的父亲,是祖父、爷爷;父亲的母亲,是祖母、奶奶。母亲的父亲,叫姥爷、外祖父、外公;母亲的母亲,叫姥姥、外祖母、外婆。,西美国人则崇尚平等,不管是父亲的还是母亲的父母,一视同仁。祖父、外祖父,和祖母、外祖母,较正式的,称为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爸爸辈东,父亲的哥哥,叫大爷、伯父、伯伯;他们的妻子,叫大妈、伯母、大娘。父亲的弟弟,叫叔叔、叔父;他们的妻子,叫婶婶、婶儿。父亲的姐妹,相对容易一点,叫姑姑、姑妈;他们的丈夫,叫姑父、姑丈。,母亲一方简单些,母亲的兄弟叫舅舅、舅父,其妻子叫舅妈。母亲的姐妹叫阿姨、姨妈,其丈夫叫姨父、姨丈。,爸爸辈西,男的,一律叫uncle不管是父母的兄弟还是父母的姐妹的配偶(aparentsmalesiblingorthemalespouseofaparentssibling),不加区别。女的,一律叫aunt不管是父母的姐妹还是父母的兄弟的配偶,也不加区别。,平辈,堂哥、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东,cousin西,晚辈,E侄女外甥女侄子外甥,niecenephew,家庭树(超复杂),拜年必备哦!,FAMILYTREE(simple),GrandmotherGrandfathermotherfatherauntunclebrothermesistercousinniece/nephew,姻亲,中国的姻亲,美国人的叫法是加上“in-law”,表示结婚后产生的法律基础上的亲戚关系。,brother-in-law,称呼配偶的兄弟:如妻子的兄弟(大舅子、小舅子)丈夫的兄弟(大伯子、小叔子)以及姐夫、妹夫,sister-in-law,称呼配偶的姐妹:如妻子的姐妹(大姨子、小姨子)丈夫的姐妹(大姑子、小姑子)以及嫂子、弟妹,女婿,叫son-in-law。儿媳妇,叫daughter-in-law。,岳父、公公,叫father-in-law。岳母、婆婆,叫mother-in-law。,至于既不是血亲也不是姻亲的干爹,他们被叫做“甜爹”或“糖爸爸”(sugardaddy)。,干爹门,differences?,称谓差异?,称谓差异,复杂程度差异E(复杂细致)W(笼统)血亲姻亲;不指明具体关系宗族非宗族;父系母系;长幼辈分(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广),称谓差异,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E:表达关系清楚明了W:表达关系笼统重亲属称谓,辈分性别指代清楚东方伦理纲常繁琐,称谓差异,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谦称与敬称并重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典礼)“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女、犬子、小婿;令尊、令堂、令千金”W:同样有敬称但谦称绝少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称谓差异,对长辈称呼的差异E:不可对长辈直呼其名(重辈分)九族:上四辈,下四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伦理关系,人际关系W:无尊卑之别,同辈之间不论年龄大小,均可直呼其名以表亲切友好(辈分淡化)社会结构组织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怎么会有差异呢?这是为什么涅?,差异因素,家庭类型E: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家族势力强大,等级森严。家族关系严密W: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占主导地位,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家庭关系松散,差异因素,血缘关系E:深受封建宗族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影响,重血缘宗亲关系社会基本单位是家族不是个人。W:资本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经常移民与殖民,组织管理上摆脱家族血缘的束缚,重视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我国典型全家福,典型的美国家庭,小家庭三世同堂,差异因素,宗法观念E: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稳固,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W: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三纲五常(儒),西方基督教,差异因素,文化取向E:对自我价值通常以压抑的形式表现,也就是说,对自我价值常常是贬低的。敬语谦语特别多。W:崇尚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独立精神,,差异因素,礼貌原则E:人际交往中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和谐,导致家庭本位向外推移,亲属称谓泛化,以表礼貌和亲切。W: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少用。直呼名字的比较多。,差异因素,等级观念E:以父子为中心的大家庭,亲属称谓中,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特别是晚辈不可直呼长辈名字。W: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也不太讲究,称谓词笼统概括,他们看来,直呼其名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文化全球化,HOW?,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不同的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令,“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惠,“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高,“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实用客套话,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中途离开说失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归还对象叫奉还,实用客套话,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征求意见说“指教”,求人原谅说“海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请人看稿称“阅示”,请人改稿说“斧正”。,实用客套话,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至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