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7348 上传时间:2020-05-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骨骼肌基础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运动系统,本节新授内容七、研究肌肉机能的方法八、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九、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和方法十、发展肌肉力量应注意的问题十一、发展肌肉柔韧性的方法十二、发展肌肉柔韧性应注意的问题十三、体育锻炼对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上节重点内容回忆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一、肌肉的组成二、肌肉的辅助结构三、骨骼肌的分类四、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五、肌肉工作术语六、肌肉的配布规律,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七、研究肌肉机能的方法1、电刺激法:即在活体的皮肤上,用适当的感应电极刺激肌肉收缩,以确定肌肉机能的方法。2、扪触法:在被测者作动作时,通过扪触和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来确定哪些肌肉在起作用,从而分析其机能的方法。3、临床观察法:根据临床上某一肌肉麻痹时机能改变情况来判断肌肉机能的方法。4、肌电图法:通过测量与记录肌肉收缩时的动作电位的改变情况,来分析肌肉机能的方法。,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七、研究肌肉机能的方法:5、解剖学分析法:即在尸体或骨架上,根据肌肉的起止点、肌拉力方向和跨过关节运动轴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推算出肌肉机能的方法。(分析肌拉力线与关节运动轴的关系确定肌肉功能。)(1)肌拉力线的概念:指肌肉拉力的合力作用线。(矢量:从动点指向定点。)(2)肌拉力线的确定:从肌肉的起点中心到止点中心连一直线,就是肌拉力线。(见图1)(见图2)(见图3)(3)肌拉力线与运动轴的关系(见图4)(见图5)(见图6)(见图7)(见图8)a.额状轴:从一个关节额状轴后方通过的,使这个关节伸。b.矢状轴:从一个关节矢状轴外侧或是上方通过,使这个关节外展;从一个关节矢状轴内侧或下方通过的,使这个关节内收。c.垂直轴:肌拉力线绕垂直轴顺时针方向时,产生旋外动作。肌拉力线绕垂直轴逆时针方向时,产生旋内动作。(以上是以右侧肢体为例,如果是左侧肢体相反。)(见图9),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八、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1、肌肉生理横断面:横切所有肌纤维所得到的断面。生理横断面肌肉体积肌纤维平均长度(图示1)A、肌肉绝对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绝对力生理横断面比肌力B、比肌力:单位生理横断面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2、肌肉初长度:肌肉收缩前的长度(最佳初长度:能使肌肉收缩产生最大力量的初长度)。3、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强度。(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4、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协调性。(中枢募集运动单位及同步性)(注:解剖横断面:与肌肉长轴垂直所切得的断面)(图示2),九、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和方法:1、力量素质:是指肌肉收缩能够抵御外界负荷的能力。(素质是指本来的属性)解剖学依据:肌肉定点和动点互相接近克服一定的阻力矩,这就是肌肉力量的表现。因此,选择力量训练时可采用能使肌肉定点和动点相互接近,并使外力矩方向与肌肉拉力方向相反的练习方法,才能起到增强力量的作用,这种方法称抗阻力练习。,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九、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和方法:2、发展力量素质的原则:1)针对性训练原则2)抗阻力训练原则抗阻力练习:在力量练习时,必须在肌肉收缩的同时,给予阻力,以加大肌肉工作的难度,从而提高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3)匀速训练原则4)全幅度训练原则5)全面训练原则,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3、发展肌肉力量的原则性方法:A、动力性力量练习法:使肌肉反复做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相互交替的负重练习法(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如单杠引体向上、仰卧推举、俯卧撑等。动力性力量练习是力量训练中最常见的,这种练习可使肌肉、神经之间的调节更协调。与静力性力量练习相比,动力性力量练习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B、静力性力量练习法:只出现肌肉紧张程度增加的练习方法。静力性力量训练是一种单一重复的强度刺激。训练时,肢体静止不动或不发生明显的位移运动,肌肉长度也不发生变化,却处于紧张用力状态。体操运动中的支撑。悬垂和举重等,都属于静力性力量练习。可以动员更多的更多的肌纤维工作,力量大,力量增加快,节省训练时间,肌肉围度增加不大。C、等同力量练习法:在外加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练习。利用特定力量训练器或自由物体进行力量训练。负荷恒定,阻力因力臂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可提高短跑、投掷、跳跃等项目的运动成绩;增加瘦体重和肌肉体积等。D、递增力量练习法:训练中每组负荷递增,训练的密度和强度较大,对肌肉的刺激大,可快速提高肌肉力量。,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十、发展肌肉力量应注意的问题: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相结合。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3、克制性工作练习与退让性工作练习相结合。4、发展大肌群力量与发展小肌群肌肉力量相结合。,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十一、发展肌肉柔韧性的方法1、柔韧性:是指肌肉、腱、韧带等软组织能被拉伸的程度。2、发展柔韧素质的原则:1)准备活动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动静结合原则:4)交替进行原则:5)重复利用“被动不足”原则:,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3、发展柔韧性的方法:A起止点扩展法:例1、振臂扩胸可发展上肢屈侧及胸部软组织的柔韧性。例2、垒木压腿可发展股后肌群及其软组织的柔韧性。B惯性冲击性拉伸:利用肢体快速摆动时的惯性,对软组织进行快速有力拉伸例1、手持重物做振臂运动可发展肩部及胸部软组织的柔韧性。例2、快速向前做踢腿运动可发展股后肌群及软组织的柔韧性。C肌牵引慢拉伸:利用肌肉收缩对与对抗肌类似的肌肉或软组织缓慢地拉伸,以发展其柔韧性的方法。例1、正控腿可拉伸股后肌群及其软组织。例2、燕式平衡可拉伸大腿前群肌肉及软组织。D退让性重力牵引拉伸:利用重力的作用,而使被牵引部位的肌肉及软组织被拉伸。例1、跪撑后倒,滑步劈腿等动作就属于这一类。,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十二、发展柔韧性应注意的问题。1、时机:应在每次训练课的最后进行。2、力量训练后期应有柔韧性练习内容。3、进行柔韧性练习,在负荷的作用下,必须有持续时间的存在。4、必须运用“超负荷”的原则进行练习。5、运用“全幅度练习法”进行练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柔韧性练习的效果。,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十三、体育锻炼对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1、可使肌肉体积增大;不同项目、效果不同、其中力量练习效果最好。2、可使肌肉内的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意义:可为肌肉收缩提供更多的ATP,以适应速度耐力的需要。3、可使肌肉中的脂肪减少。意义:可有效地提高肌肉质量及肌肉收缩效率。4、可使肌肉内的某些结缔组织增多,如腱和韧带的增粗,三种膜增厚等。意义:可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抗拉强度。,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5、可使肌肉中的某些化学成份发生变化:例1肌动球蛋白的增多,可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ATP酶的活性,加快对肌肉的供能速度。例2肌红蛋白含量的增多,可提高肌肉内氧的储备量和有氧代谢的能力。例3可使肌肉的水份增多,从而扩大氧化反应的场所,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例4肌糖元含量的增多,可有效地提高肌肉持续工作的能力。6、可使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多,迂曲程度增大,从而加快代谢过程。7、可使参加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多。原因:体育锻炼可有效地改善神经活动对机体的控制过程,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旋内,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旋外,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解剖横截面积:与整块肌肉纵轴(长轴)相垂直的横断面叫解剖横截面积。(不一定横切到所有的肌纤维。)生理横截面积:横切整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得到的横断面叫做生理横截面积。(必须横切到所有的肌纤维),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五节肌肉基础理论,思考题与参考书1、举例说明力量练习的原则有哪些?2、联系实际说明发展肌肉力量应注意什么问题?3、如何发展肌肉的力量?4、发展肌肉柔韧性的方法有哪些?5、发发展肌肉的柔韧性应遵循哪些原则?6、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形态结构有何影响?7、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对其进行分析?8、运动解剖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1994年6月版第7983页9、运动解剖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0年6月版第103107页,第三章运动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