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二章国际分工.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25478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第二章国际分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国际贸易第二章国际分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国际贸易第二章国际分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国际分工,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目录,2,目的和要求: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了解)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了解)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掌握)国际分工形式(掌握)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掌握),重点:国际分工形式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难点:比较成本说要素禀赋说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目录,4,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分工的含义,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国际分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案例导入-王小资的幸福生活,国际分工,6,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与作用,7,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1、时期,2、分工条件,3、特点,16世纪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英国手工工场的分工合作,8,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1、时期,2、分工条件,3、特点,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交换的商品种类增多。,分工形式:宗主国与民地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9,珍妮纺织机和改良蒸汽机,10,1825年,史蒂文斯发明的火车机车,11,12,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三)形成阶段,1、时期,2、分工条件,3、特点,19世纪中叶二战,第二次产业革命。,亚、非、拉国家变为畸形的片面的单一经济;,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分工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间之间工业国同农业国之间发达国家不同工业部门之间,13,福特汽车,14,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一)发展背景,1、时期二战以后,2、分工条件,15,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二)特点,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1)世界性产业结构在扩大,(2)经济全球化快速进行,(3)市场经济体制普遍接受,(4)国际分工参与度扩大,16,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二)特点,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1)垂直型国际分工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比重,(2)水平型国际分工拖拉机的生产各种零配件半成品,(3)混合型国际分工德国,(4)外包型国际分工,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5)网状型国际分工整体国际分工,17,第二节当代国际分工,(二)特点,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1)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2)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3、国际分工格局层次化,18,第三节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1、自然条件,2、生产力,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4、交通和通讯业,5、资本流动,6、国际生产关系,根本,7、经济体制与政策,19,第四节国际分工理论,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主要内容,20,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规模经济产品周期产业内贸易等,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21,一、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古典经济学派奠基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最早对管理思想进行论述,代表作国富论,12年思考,12年写作完成,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性质与原因的研究1776年,22,一、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1、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劳动的技巧因专业而日益熟练,(2)减少工作转换时间,(3)促进专业化机械设备的发明和使用,2、分工能够促进全社会的普遍富裕,3、分工产生的原因和限制因素,交换倾向,4、国家之间应该如何分工?,23,一、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1、背景,重商主义的极端保护,2、分工的原则,3、例证,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1)各国获利,(2)社会财富总量增加,24,重商主义,(一)产生的时代背景,15世纪17世纪中叶,金银货币成了财富的唯一代表,25,重商主义,(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基本思想,(绝对的贸易顺差货币差额论),(长期的和总体的贸易顺差贸易差额论),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坦福德,英国的托马斯孟,26,重商主义,(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基本思想,(三)政策主张,1、限制进口的政策,2、促进出口的措施,3、管制短缺物资出口,4、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5、其他措施,27,绝对优势理论,1、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关于财富,关于国家干预,政府的三个基本职能: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利、提供公共服务。,28,绝对优势理论,1、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关于财富,关于国家干预,关于贸易顺差,货币流量调整机制,29,绝对优势理论,1、对重商主义的批判,2、绝对成本说的含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因自然禀赋、后天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各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生产所有产品更有利。,30,英、葡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呢绒的生产成本:英国=100/100=1葡萄牙=100/80=1.25,酒的生产成本:英=100/90=1.11葡萄牙=100/100=1,英国呢绒的生产有绝对优势,葡萄牙酒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英、葡两国劳动分工后,按1:1的比例进行交换,31,英、葡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呢绒的生产成本:英国=100/100=1葡萄牙=100/80=1.25,酒的生产成本:英=100/90=1.11葡萄牙=100/100=1,英国呢绒的生产有绝对优势,葡萄牙酒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英、葡两国劳动分工后,按1:1的比例进行交换,两国分工都得到了利益,32,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在该书中,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学说,提出了比较利益理论,该理论一直被认为是西方国家主流派国际贸易学说的基石。比较成本论的提出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代表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出版。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1817),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33,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贸易利益呢?背景:反对“谷物法”,基本思想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利,即“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主张自由贸易。,比较优势/相对优势,34,35,分工后两国所费劳动人数较分工前并未增加,但酒从2单位增加到2.125单位,增加了0.125;而毛呢从2单位增加到2.2,增加了0.2单位,葡英两国进行交换,均属有利可图。,36,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分工理论,37,一、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研究国际分工,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来源于产业革命,三、初级阶段的形式与形成因素,四、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38,四、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该书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经济学界誉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发展到现代的标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和活跃的政治家,代表著作是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年出版。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1933),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39,(一)形成背景,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1919年,赫克歇尔(EliHecksher,1879-1952)发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产生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可以概括为相互进行交换的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即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不同产品中所用生产要素的不同比例”。,40,(二)主要内容,1、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差异: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3、生产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生产要素禀赋差异,41,(二)主要内容,1、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2、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差异: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3、生产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4、国际分工:按要素丰缺和比例进行,生产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因而应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H-O原理,42,H-O模型,43,44,45,46,47,48,五、当代国际分工理论,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地位的再审查(1953);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1956年),美籍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的创始人。因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里昂惕夫VassilyW.Leontief,(一)里昂惕夫之谜,49,1、“谜”的含义,通过分析验证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得出了与要素禀赋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即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进行分析:,50,2、“谜”的解释,认为劳动丰裕度不应以劳动数量决定,应由劳动效率衡量。资料表明,美国工人劳动率是其他国家的3倍,从生产率角度,美国是劳动力丰裕国。,(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美),51,2、“谜”的解释,(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美),(2)人力资本说:凯南(美),认为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若把高出非熟练劳动的部分算作人力资本与有形资本相加,则美国仍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52,2、“谜”的解释,(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美),(2)人力资本说:凯南(美),(3)技术差距说:波斯纳(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出口某类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而人力资本和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因此,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53,(二)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背景,(美)格鲁贝尔和保罗克鲁格曼,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之间产品交换从产业间发展到产业内部,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国家之间进口和出口基本上相同或相似产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54,(二)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背景,2、主要特点,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产品具有多样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生产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55,(二)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背景,2、主要特点,3、形成原因,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规模经济(重要成因),经济发展水平(重要制约),56,四、当代国际分工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产业内贸易说,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中心外围”论,竞争优势理论,57,(一)“里昂惕夫之谜”,国内生产与对外贸易:美国地位的再审查(1953);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1956年),美籍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的创始人。因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著作: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里昂惕夫VassilyW.Leontief,58,1、“谜”的含义,通过分析验证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得出了与要素禀赋论完全相反的结论,即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进行分析:,59,2、“谜”的解释,认为劳动丰裕度不应以劳动数量决定,应由劳动效率衡量。资料表明,美国工人劳动率是其他国家的3倍,从生产率角度,美国是劳动力丰裕国。,(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美),60,2、“谜”的解释,(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美),(2)人力资本说:凯南(美),认为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若把高出非熟练劳动的部分算作人力资本与有形资本相加,则美国仍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61,2、“谜”的解释,(1)劳动熟练说:里昂惕夫、基辛(美),(2)人力资本说:凯南(美),(3)技术差距说:波斯纳(美),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而有可能暂时享有出口某类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理论。而人力资本和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资本,因此,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62,(二)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背景,(美)格鲁贝尔和保罗克鲁格曼,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之间产品交换从产业间发展到产业内部,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国家之间进口和出口基本上相同或相似产品。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63,(二)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背景,2、主要特点,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产品具有多样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生产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64,(二)产业内贸易说,1、提出背景,2、主要特点,3、形成原因,产品的异质性(重要基础),规模经济(重要成因),经济发展水平(重要制约),65,(三)竞争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波特博士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三种竞争战略”。目前,波特博士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66,(五)竞争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2、主要内容,(2)波特提出了解释宏观竞争机制的决定因素的钻石模型(Diamondsframework),(1)一国的兴衰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67,图:钻石模型,68,小结,亚当斯密是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分析框架的经济学家。斯密的贸易思想是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着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的双方都会从交易中获益。,69,相关链接: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为零,各种赌博就属于零和博弈。例如4个人参与一场赌博,其中3个人输了总共1000元,那么另外一个人必然赢了1000元。期货交易市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也属于零和博弈。人们平常所说的“损人利己”实际上也包含有零和博弈的意思。常和博弈则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总和等于非零的常数。例如若干人分配一份总额既定的财产乃典型的常和博弈。变和博弈则是指随着博弈参与者选择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总和也不同。如在同一个股票市场,面对同样的大盘走势,伴随着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不同,有可能大部分人赚钱而小部分人亏钱,也有可能小部分人赚而大部分人亏,甚至还有可能所有人都赚或都亏。,70,相关链接,1、囚徒困境,2、智猪博弈,设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只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揿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若小猪去揿,大猪先吃,大猪可吃到9个单位,小猪揿好后奔过来,则只能吃到1个单位;若大猪去揿,小猪先吃,小猪可吃到6个单位,大猪吃到4个单位;若同时去揿,奔过来再同时吃,大猪可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大猪采取何种策略,小猪的最佳策略是等待,即在食槽边等待大猪去揿按钮,然后坐享其成。而由于小猪总是会选择等待,大猪无奈之下只好去揿按钮。这种策略组合就是名闻遐迩的“纳什均衡”。它指的是,在给定一方采取某种策略的条件下,另一方所采取的最佳策略(此处为大猪揿按钮)。(搭便车),71,小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不同。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所得。,72,小结,1.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贡献最大的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要素禀赋论用多要素分析法代替比较成本论的单一要素分析法,对比较成本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该理论指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以及国际贸易的基础。要素禀赋论不仅分析了要素禀赋状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反过来也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供求及要素价格的影响,得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2.里昂惕夫之谜揭示了H-O理论与战后贸易实践的差距,促进了贸易理论的发展。,73,一、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2、垂直型国际分工3、水平型国际分工,74,二、判断题1、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3、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种商品的劣势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4、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5、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6、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7、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特例。()8、国际贸易使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差异化产品增加。(),75,三、填空题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殖民地和()之间的最初分工形式。2、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另一国,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3、()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4、()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5、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密集型产品。6、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每个国家应专门生产机会成本()的产品,在这种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76,四、选择题1、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B.畜牧业的发展C.手工业的出现D.商业的出现2、对外贸易是哪种生产方式的基础和产物()。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3、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没有连系B.两者为平行关系C.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D.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基础,77,4、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B.域际和国际贸易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国际贸易原理5、大卫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A.国富论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D.国际贸易原理6、“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78,7、假设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需要6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30人劳动1星期;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10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50人劳动1星期,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葡萄牙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8、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9、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A.自然资源说B.人力资本说C.技术差距说,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