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宋明理学终》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5363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宋明理学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课宋明理学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课宋明理学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3课宋明理学,儒学产生,初步发展,春秋,儒家思想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隋唐,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三教合一,理学产生,儒学复兴,第3课,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一、魏晋隋唐时期三教合一,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理论唐朝: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家交融,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道教在民间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处处留痕三教合一,孙悟空,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的产物,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道、佛,儒(根本),(目的),理学的含义:,1、理学的含义:,2、基本流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程颢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朱熹,程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二程思想的集大成者。,程朱理学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程颐像,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注:格物,即考查研究具体事物,致知,就是获取事物之理,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像,理学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北宋时期程颢、程颐,(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3)认识论:“格物致知”,二、宋朝的程朱理学,2、南宋时期朱熹,集大成者,思想:(1)“三纲五常是天理”(2)“存天理,灭人欲”著述: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影响:成为官方哲学;传播海外,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集大成者,(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2)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四、对宋明理学的认识,1、怎样理解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的异同?,赏花,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二程说:“天生的。”朱子说:“对,天生的。”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世界本原,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父子关系,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道德修养,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格物致知(外在),内心反省(内在),儒学的新形式;,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欲,“理”;,唯心主义;,继承孔孟的“仁”“礼”。,?,四、对宋明理学的认识,2、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总结),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万物的本原是“天理”,社会伦理道德是“天理”的反映,人们应该遵守伦理道德,服从统治,人欲和天理是对立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四、对宋明理学的认识,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来说明自己的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积极,“二十四孝”郭巨埋儿,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鲁迅旧事重提,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恐怖的三寸金莲,如何评价宋明理学?,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这样的社会是变相的妇女屠宰场。,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消极,“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清),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二程等人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知识梳理,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禅宗B、理学C、心学D、道学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B,B,A,练习,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A、朱熹B、程颢C、周敦颐D、王守仁5、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D,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时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是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2010广东文综)“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