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文体》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4305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公文文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行政公文文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行政公文文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通知,一.概念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时使用的公文。二.种类1.指示性通知主要用于传达上级机关的决定和指示,对下级机关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提出指导意见,作出具体部署。2.批转、转发性通知批转性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重要公文,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通知,3.印发类通知:用于印发规章、类规章性文字材料及工作要点、纲要、领导讲话等非法定公文材料,以使下级机关参照或执行。4.知照性通知:用于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而不需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一般事项通知向有关单位传达某一事项或某一信息。任免通知5.会议通知,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通知,三.写作规范1.标题完整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遇特殊情况,可加“补充”或“紧急”等。批转、转发性通知通常在发文机关后+“批转”、“转发”+被批转、转发公文的标题+通知。如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是法规类,应将原文件加书名号。2.主送机关3.正文通知缘由:制发原因、依据+套语;通知事项;通知结尾:套语,提出要求和希望。,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通报,一.概念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公文。属于告知性的下行文。二.种类(按照内容分)1.表彰性通报2.批评性通报3.情况性通报(传达性通报)三.写作规范1.标题大都采用完全式,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也可用省略式,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通报,3.正文:事实+评价+决定事项+希望要求。表彰性通报:重点讲述被表彰对象的具体事迹,还要总结其特点,揭示其原因和意义,说明表彰的目的。批评性通报:重点揭露错误事实真相,揭示错误的性质和原因,说明调查处理的经过。情况性通报:情况+分析。重点说明所通报信息的详情,如有必要,还应概括要点和特点,表明发文单位的态度和看法。,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公告,一.概念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二.种类(从内容划分)1.重要事项公告: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要事项、重大事件。2.法定事项公告:通常由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令、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发布。三.写作结构规范1.标题完全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文种。只用“公告”。2.正文:发布依据+公告事项+结语。发布依据:交代根据、目的。内容简单的,可省略。事项。可以篇段合一,若事项较多,可分条列项。结语:“特此公告”、“现予公告”。,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通告,一.概念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二.种类1.法规政策类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政府的法令、法规等,要求群众遵守、贯彻执行。2.具体事务类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要周知或需办理的事项。三.写作结构规范1.标题完全式,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文种。2.正文缘由:概述发布通告的原因、目的或根据。并以“特通告如下”过渡。事项:交代通告事项的内容。结语:常以“特此通告”收束全文。也有些不使用结语。,公告和通告的区别,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报告,一.概念: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是陈述性的上行文。二.种类(按内容分)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三.结构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原则上只能写一个,不可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3.正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A.引言报告缘由。简要说明报告的动因、依据、目的或基本情况。,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报告,B.主体工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采取的措施及成绩收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具体意见。情况报告:事情发生的基本情况;分析评价事故、情况的原因、责任,指出其性质、危害;交代处理结果或提出处理意见;以后的防范措施。答复报告:只针对有关询问作答。报送报告:常见的有“现将某某呈上,请审阅”。C.结尾:多为归结主体,也可使用惯用套语,以“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等收束全文。4.落款:印发机关名称应写全称或规范简称,并加盖公章。成文时间指印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写明年、月、日.,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请示,一概念: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请求批准事项时使用的上行公文。二种类(按目的要求分):请准请示:解决困难型。请求批准型。请指请示:解除疑问型。内容重在反映情况,提出问题。行文者一般不呈示自己的意见。三.结构1.标题:A.完整式发文机关+请示内容(事由)+文种。,第五章行政公文文体请示,B.省略式(省略制发机关名称)2.主送机关:应写全称或规范简称。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越级请示。3.正文:A.请示缘由。阐明请示的原因、背景、理由(简要充分)和依据、目的.B.请示事项。C.请示结语。必须有请求上级答复的结束语。惯用语有“妥(当、可)否,请批示(批复、审批)”或“如无不妥,请批准执行”等谦辞。4.落款:印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时间要求与报告同。要一文一事。,报告和请示的区别,行政公文文体批复,一.概念上级机关答复下级请示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是被动性与回复性公文。二.种类1.具体事项的批复就下级请示的比较具体的问题或事项做出的批复,有同意性批复、否定性批复,既肯定又否定的批复。其中后两者需讲清不同意的理由,篇幅稍长。2.指导性批复:对下级请示的问题,提出指示性意见。3.解答性批复针对下级机关情势中的疑问,根据有关政策或法律做出解答。,行政公文文体批复,三.写作结构规范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有的同意性批复在“关于”和事项之间,加“同意”两字,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北京市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的批复。有个别的批复在标题中加入受文单位。2.主送机关写呈送请示的机关或单位;有的在标题中加入受文单位,主送机关可省略。3.正文引语(引述下级来文,交代是针对哪份请示作的答复)。A.引来文的时间,“你局2000年3月17号请示收悉”;B.引来文字号,“你院*院教字200021号收悉”;C.引来文标题,“你省关于某某问题的请示已收悉”;D.将时间、字号、标题全部引述,或组合为“时间标题引”、“时间字号引”等。用“经研究,批复如下”过渡。,行政公文文体批复,批复意见: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表明态度。A.批复依据(引述与批复意见有关的材料,作为批复结论的依据)B.答复事项:针对请示的问题,逐一作出明确具体的答复。结尾:指示性批复往往写希望要求,如“以上批复,自文到之日起执行”,一般的用“特此批复”、“此复”等,也可省略。四要求1.观点鲜明、意见明确如果答复是“基本同意”、“原则上同意”等有保留的意见,应对有关问题和内容提出修订、补充意见。2.一文一事,行政公文文体函,一.概念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公文。二.种类1.按内容分:商洽函:平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的函。如发函请求支援、要求协作、商调人员、洽谈业务等,受函机关作出答复。申请与批复函发函机关或单位向业务主管单位、部门请示有关事项,业务主管部门则用函予以答复。问答函用于向有关单位询问、了解或答复有关事项,如询问有关问题、征求意见、催办有关事情等。受函机关予以答复。,行政公文文体函,2.按行文方向分:发函(来函、问函):主动发函一方撰制的函。复函(回函、答函):受函机关针对来函所做的答复。三.写作结构规范1.标题:发函单位+事由+文种。2.主送单位:一般为一个。有的邀请函有几个主送单位。3.正文发函缘由:交代发函的事因、目的。如果是复函,要引述对方来函的时间、发文字号和来函标题。发函事项:向对方陈述所商议的具体事宜,或提出要求、或询问情况、或要求批准等;复函事项则是针对来函的内容予以答复,或申述理由、表明态度,或说明有关问题,给予明确答复等。结语:惯用语有“以函复为要”、“望函复为感”、“特此函达,并希见复为荷”、“谨请函复”;如仅为知照函,不要求对方答复的,直接写“专此函达”即可。4.落款、日期(加盖公章)要求一函一事,内容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