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的第一次合作.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723678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共的第一次合作,下一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许多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李大钊等共产党人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旧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重新解释过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主张。民权主义提出民权力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主张,并规定制定劳工法,改善工人生活。,一教学目标,1识教学目标(1)对国民革命运动要从全局把握其开始、兴起、发展及失败的脉络。如分析国共两党为什么会实现合作,如何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产生矛盾、斗争,以至最后导致分裂。(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这次革命与近代史上以往革命所不同的是:它是一次人民大革命,尤其是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是前所未有的,这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2能教学目标(1)分析国共合作的条件和方针,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提高分析问题,比较历史现象异同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方法、技巧,蒙那丽莎的眼泪,二知识结构,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一)条件:A、中共从二七惨案教训中认识到要团结各种革命力量作为革命的同盟军B、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共产党和他合作C、共产国际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建议D、“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二)方针:中共“三大”(广州)1923年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形式:党内合作);保持政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组织(共产党领导)上的独立性;将国民党改组为工、农、民资、小资联盟的政党(2426年的国民党即属此性质),蒋介石,毛泽东,三教学计划,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何以能够实现?(a)要性: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同盟者,最大限度地分化孤立敌人。,(a)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有威信,又有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屡遭革命挫折,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二如何正确认识“党内合作”?1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组织内进行合作。2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采用“党内合作”的方式,原因有:一是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的倡议,并得到共产国际的赞同。二是孙中山和国民党当时所能接受的唯一合作方式。,3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对国共两党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前进,都是有利的。这样做,使中国共产党有可能更有力地影响国民党的政策,推动国民党的革新,推动在其影响下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投入革命;有利于通过国民党的组织发动工农运动,从而使国民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新的生命;也有利于共产党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3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民族主义:旧民族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2)民权主义:旧民权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3)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4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怎样?,(1)主义是纲领和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2)纲领和奋斗目标,没有正确完善的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正确完善的方法、手段,而无纲领和奋斗目标,再好的方法、手段也是空的。(3)毛泽东所言:“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5国共两党的区别?,(1)指导思想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国民党是以三民主义为指导,(2)政党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3)奋斗目标不同: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后,还要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四教学思考,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许多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李大钊等共产党人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旧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重新解释过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主张。民权主义提出民权力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主张,并规定制定劳工法,改善工人生活。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三民主义同三大政策结合起来,这就使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主要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国共两党为之奋斗的共同纲领。大会通过了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背景知识教师讲解,改组后国民党实际上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联盟,成为国共合作的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次大会标志着国共的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国民党一大后,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革命运动有了初步的发展。,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是?,A推翻了旧军阀的反动统治,B准确地说法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其他答案北伐.消除了一些地区的军阀割据势力.也使共产党更加成熟,革命纲领更加明确,3第一次国共合作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中共帮助国民党组建省、市地方党部。许多共产党员担任国民党省市级党部负责人。、中共和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为革命军队培养造就了一批军政人才。、工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中共领导了广州沙面罢工和海陆丰农民运动,并且帮助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中共四大以后,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把革命推向高潮。、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长期沉寂的北方革命运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412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从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到1927年4月21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结束。所以,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的标志,背景知识实际上,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为了附体于国民革命发展自己,并且在行动中急于夺权发动苏维埃革命,破坏和背叛了国民革命。1922年7月中共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为急于夺取政权,反对与国民党联合的意见主导了大会。但是太上皇共产国际推翻决议,指令中共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去世以前已经提出领导权问题。如果孙中山没有去世,中共夺权针对的就不是蒋介石了。靠了苏俄撑腰,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大肆抓权:谭平山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冯菊坡担任工人部长全权处理事务的部秘书,林祖涵担任农民部长,彭湃在农民部担任部秘书,毛泽东担任国民党宣传部代部长。军校、军队领导权向来是共产党关注的焦点: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张申府担任副主任。周恩来还兼军法处处长,到处安插苏俄军事顾问。不少共产党人担任国民党军校政治教官和教职人员,担任国民革命军的各级党代表,并规定没有党代表的附属签名,一切命令均不生效。这样附体国民革命的结果,使得中共由1925年的不满千人,爆增至1928年的三万人。,北伐革命始于1926年2月。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进行了三次武装暴动,最后进攻北阀军师部,被北阀军解除了武装。广东的总罢工纠察队每天都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这样的骚扰直接导致了“四一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大清洗。1927年8月,国民革命军内的共产党藉机发动南昌暴动,被很快*下去。9月发动了攻打长沙的秋收起义,也被*下去;共产党开始实行“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的网络式控制,流窜到井冈山地区,建立农村局部政权。,五教学总结和安排,1课前五分钟可以进行历史上的今天的话题交流,使学生加强对历史事件时间的印象2国共合作的条件,可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理解。,3中国共产党三大是党的统一战线历程中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国共合作的方针使学生明确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的原因,采取这种方式的积极和消极作用。,4使学生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及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5联系新旧知识,使学生明确孙中山革命实践的三次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