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含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722042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29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化的含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化的含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化的含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社会化,社会化的含义: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两个任务:一是个体知晓社会或群体对自己有哪些期待,有哪些规范;二是个体逐步适应社会,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社会化的历程,儿童期社会化:通过接触母亲、接触家庭接触社会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以预期社会化的形式出现,为未来社会角色作准备。成人期社会化:角色定位逐渐准确,生活事业趋于稳定,生理心理更加成熟。老年期的再调试、再完善、再适应、再回归、再认识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个体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继续学习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是指有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分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种总之,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其目的是将个体训练和培养成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利,承担应尽义务,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道德社会化: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它表现为三个方面:关心他人,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付住诸行动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性别角色社会化是随文化而变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遗传因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2、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教养方式(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和家庭氛围尤为重要3、学校4、同辈群体(概念掌握与理解)5、大众传播媒介6、计算机网络,社会化的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一)强调的观点1、强调本我与社会之间的冲突2、强调生理基础与情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本我、自我、超我(意识、前意识、潜意识)1、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其成分是与生惧来的,包括一些本能的出动,以性的出动和侵犯出动为主。受“唯乐原则”支配,行为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2、自我:本我与周围现实世界相互接触,在适应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受“现实原则”的支配3、超我: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的结果,即“良心”和“理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1、信任与不信任(0-1岁)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2-3岁)3、首创性与内疚性(4-5岁)4、勤奋与自卑(6-11岁)5、角色同意与混乱(12-18岁)6、亲近与孤立(青壮年期)7、创造力感与停滞感(壮年期)8、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老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