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的性质说课》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19778 上传时间:2020-05-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的性质说课》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分子的性质说课》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分子的性质说课》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知识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在前面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子的重要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既让学生复习了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观念。同时能让学生用本节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实际意义。,本课时完成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溶解度三个内容的教学。,2、本节课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关系的学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而课本是从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和化学键的向量和两个角度简单分析分子的极性,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要进行一些知识的补充与扩展。,本节课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已学的电子式和分子空间结构,即利用分子结构判断判断正负电荷中心来判断分子极性。并可探究如何通过分子式判断分子极性,之后再升华到常见的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2、本节课内容分析,分子的极性会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溶解度的知识分散了一部分到本节课,但知识难度较低,所以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课本资料卡片的分析得出“相似相溶”的规律,在此过程中给学生点明此规律是从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强调分析问题要注意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利用物理的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结合球棍模型和电脑动画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分子极性的判断转化为物理模型,即将极性的判断转化为判断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做力的分析,使知识变得直观,降低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这个判断方法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2了解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3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分子的极性。4掌握“相似相溶”原理。,3、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进行研究、探讨,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建立模型和进行抽象思维;学会从现象到本质,加强实验和理论的结合,协同揭示化学中的“因果”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求实、合作、进取的优良品质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重点: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分子极性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知识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共价键和分子立体结构的基础知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二、学情分析,能力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建立,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情感上,学生学习了共价键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对共用电子对吸引力的大小和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有继续学习的兴趣,但对这种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会感到害怕。,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并以问题为索引,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已学的知识和多媒体展示的素材,建立起化学和物理模型来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知识的汇总和整理。最后以练习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反馈。整堂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三、教法设计,以老师的问题和实验事实为基础进行猜想与假设,再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总结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四、学法设计,1.创设情境,设疑引入,五、教学程序,目的:通过实验引入,设置疑问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从结构出发去解决问题。,【实验】在酸式滴定管中,注入30mL蒸馏水,夹在滴定管夹上,并在滴定管下方放一个大烧杯。打开活塞,让水缓慢下流如线状。把摩擦带电的玻璃棒或塑料棒接近水流,观察水流的方向有无变化;用CCl4代替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有无变化。,【思考】水分子是电中性的,为什么会被带电的塑料棒吸引?,【现象】水流方向有变化,而CCl4流的方向没有变化。,(1)组织学生书写H2O、CCl4、O2、HCl、CO2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2.回顾旧知,以旧带新,知识回顾,练习:H2O、CCl4、O2、HCl、CO2、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思考: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1)组织学生书写H2O、CCl4、O2、HCl、CO2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2.回顾旧知,以旧带新,(3)引导学生通过电子式,元素的电负性知识了解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并形成相应的概念。,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一、键的极性,HCl,Cl2,1.0,3.0,3.0,3.0,+,-,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1)组织学生书写H2O、CCl4、O2、HCl、CO2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2.回顾旧知,以旧带新,(3)引导学生通过电子式,元素的电负性知识了解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并形成相应的概念。,(4)通过设置思考题和相应的练习,进一步了解键的极性产生的原因和判断的方法。,1、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或偏离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即键合原子的电负性不同造成的。,2、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思考,(1)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2)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练习:指出下列微粒中的共价键类型,1、O22、CH43、CO24、H2O25、O22-6、OH-,非极性键,极性键,极性键,(H-O-O-H),极性键非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键,(1)组织学生书写H2O、CCl4、O2、HCl、CO2的电子式和结构式,(2)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2.回顾旧知,以旧带新,(3)引导学生通过电子式,元素的电负性知识了解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并形成相应的概念。,(4)通过设置思考题和相应的练习,进一步了解键的极性产生的原因和判断的方法。,目的: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从结构上进行分析,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概念,使知识衔接自然,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并以思考题和练习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1)引导学生尝试用已学的键的极性的知识去分析实验出现的现象,以发现矛盾,进行过渡。,3.呼应开头,自然过渡,进入新知,思考:为什么实验中水流方向有变化,而CCl4流的方向没有变化?,+,-,+,+,-,-,-,-,(1)引导学生尝试用已学的键的极性的知识去分析实验出现的现象,以发现矛盾,进行过渡。,(2)指导学生结合分子的空间构型去解决矛盾,通过分析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从而引出分子的极性的知识。,3.呼应开头,自然过渡,进入新知,思考:为什么实验中水流方向有变化,而CCl4流的方向没有变化?,H2O分子受静电作用,CCl4分子不受静电作用,说明虽然它们都是极性共价键,但H2O分子与CCl4分子不同。,+,-,+,+,-,-,-,-,+,-,-,-,-,-,+,+,它们的不同体现在空间结构上,H2O分子的V形结构使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而CCl4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使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重合。,(1)引导学生尝试用已学的键的极性的知识去分析实验出现的现象,以发现矛盾,进行过渡。,(2)指导学生结合分子的空间构型去解决矛盾,通过分析分子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从而引出分子的极性的知识。,3.呼应开头,自然过渡,进入新知,目的:在解决学生疑问的同时,通过创造矛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1)引导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并从概念出发找寻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4.建立概念,层层深入。,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看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2、判断方法:,1、概念,二、分子的极性,(1)引导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并从概念出发找寻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4.建立概念,层层深入。,(2)由于从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去分析分子极性的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即看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为零,作为新的判断手段,降低学习难度。,在ABn分子中,A-B键看作AB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中心原子A所受合力是否为零来判断,F合=0,为非极性分子(极性抵消),F合0,为极性分子(极性不抵消),思考,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向量和,C=O键是极性键,但从分子总体而言CO2是直线型分子,两个C=O键是对称排列的,两键的极性互相抵消(F合=0),整个分子没有极性,电荷分布均匀,是非极性分子,180,F1,F2,F合=0,10430,F1,F2,F合0,O-H键是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O原子,由于分子是折线型构型,两个O-H键的极性不能抵消(F合0),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均匀,是极性分子,NH3,10718,三角锥型,不对称,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F,F1,F2,F3,BF3,120,F1,F2,F3,F,平面三角形,对称,键的极性互相抵消(F合=0),是非极性分子,10928,正四面体型,对称结构,C-H键的极性互相抵消(F合=0),是非极性分子,F合,(1)引导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并从概念出发找寻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4.建立概念,层层深入。,(2)由于从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去分析分子极性的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即看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为零,作为新的判断手段,降低学习难度。,(3)通过设置疑问,完成课本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所学的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进行联系,找寻二者的关系,并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看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不但要看键的极性,也看分子的空间构型,2、判断方法:,1、概念,二、分子的极性,思考: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一致吗?,分子的极性,分子的空间结构,键角,键的极性,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思考与交流:,3.在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果结构对称,则键的极性得到抵消,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果分子结构不对称,则键的极性不能完全抵消,其分子为极性分子。,H2O2Cl2P4C60CO2BF3CH4,HClHCNH2ONH3CHCl3,1.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2.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小结: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关系:,(1)引导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并从概念出发找寻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4.建立概念,层层深入。,(2)由于从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去分析分子极性的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即看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为零,作为新的判断手段,降低学习难度。,(3)通过设置疑问,完成课本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所学的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进行联系,找寻二者的关系,并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4)建立表格,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4,4,非极性分子,C,+3,3,非极性分子,B,+4,4,非极性分子,C,-2,4,极性分子,C,-3,5,极性分子,N,-2,4,极性分子,C,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练习,判断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PCl3、CCl4、CS2、SO2,非极性分子,小结:二、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1)引导学生建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概念,并从概念出发找寻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4.建立概念,层层深入。,(2)由于从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去分析分子极性的比较困难,所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即看分子中各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为零,作为新的判断手段。,(3)通过设置疑问,完成课本的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所学的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进行联系,找寻二者的关系,并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4)建立表格,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目的:通过逐层的分析,并通过建立模型,使分析直观化,降低学生在分子极性判断上的难度,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归纳,在增加他们能力的同时,使所学的概念和方法更加实用。,(1)通过练习回顾已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5.新旧结合,理解新知,1.欲提取碘水中的碘,不能选用的萃取剂是()A酒精B四氯化碳C蒸馏汽油D苯,2.欲用萃取剂A把溶质B从溶剂C的溶液里萃取出来,萃取剂A需符合以下条件:_,练习:,A与C互不相溶B在A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中的溶解度A与B不发生化学反应,A,思考:为什么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1)通过练习回顾已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碘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5.新旧结合,理解新知,(2)通过课本所给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去发现更多规律,并从分子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构越相似,相互溶解越容易。,例如:Br2、I2等都是非极性溶质,CCl4是非极性溶剂,H20是极性溶剂。所以Br2、I2易溶于CCl4,难溶于水。相反,盐类(NaCl等)这些离子化合物可看做是极性最强的,它们易溶于水而不溶于CCl4。,阅读:,课本51面的资料卡片气体的溶解度表,思考:从分子的结构分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其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讨论解决思考与交流,强化“相似相溶”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通过课本所给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去发现更多规律,并从分子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相似相溶”原理。,(1)通过练习回顾已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思考与交流: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在碘水溶液中加入约1mL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向试管里加入1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这是由于在水溶液里可发生如下反应:I2+I-I3-。实验表明碘在纯水还是在四氯化碳中溶解性较好?为什么?,目的:通过引导学生从分子结构出发,分析并总结出“相似相溶”原理,增强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也强化学生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观念,并体会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含义。,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讨论解决思考与交流,强化“相似相溶”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通过课本所给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去发现更多规律,并从分子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相似相溶”原理。,(1)通过练习回顾已学知识,发现新的问题:为什么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6.评价反馈,小结拓展,课堂练习:,1、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下列液体的细流,细流会发生偏转的是()A.苯B.二硫化碳C.溴水D四氯化碳,C,2、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H2SB、CH4、C2H4C、Cl2、C2H2D、NH3、HCl,B,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C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C,一、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2.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3.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课堂小结,二、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三、“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课后作业:,、课后习题1,巩固本节所学内容;,、自学:科学视野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疏水基团?肥皂和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单分子膜?双分子膜?举例说明。,3、为什么双分子膜以头向外而尾向内的方式排列?,思考:,板书设计,第二节分子的的性质,一、键的极性,二、分子的极性,非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无偏向(电荷分布均匀),1、极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有偏向(电荷分布不均匀),2、判断方法:成键的电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2、判断方法: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是否重合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三、“相似相溶”原理,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