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选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0997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体育科学研究选题,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解毅飞教授,本章教学内容一、选题的意义及原则二、选题的思维方法、创新开发与能力培养三、选题的途径和依据四、选题的一般程序五、选题的误区及注意问题,本章学习目的使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的意义,掌握科学研究中选题的思维方法和一般程序,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研究课题的能力,明确选题的途径、依据和易犯的错误。从原则上讲,科研选题,应属于科学研究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放在“体育科研的基本程序”中来阐述,但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体育科研,对搞什么研究、写什么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把科研选题单独列一章,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科研选题的重要性。,一、选题的概念及其意义(一)选题的概念(二)选题的意义1正确选题,寻找突破口自己领域中选题,厚积薄发题好文一半,意义更深远二、选题的基本原则(一)实践需要性原则(二)可行性原则(三)科学性原则(四)创新性原则(五)兴趣性原则,第一节选题的意义及原则,一、选题的思维方法人的思维活动是认知过程中的高级阶段,思维通过人的感知和记忆形成表象,进一步通过联想、类比及推理等形式而产生想象,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形式进行思维和判断。(一)联想性思维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4因果联想(二)发散性思维思维的方向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点(1)丰富性。(2)灵活性。(3)独创性。2发散性思维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3在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构思新选题时要掌握的两个要素(1)要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2)要对所获选题进行筛选和评估。(三)收敛性思维1收敛性思维的主要特点(1)聚焦性。(2)排他性。(3)可变性。,第二节选题的思维方法、创新开发与能力培养,2收敛性思维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1)学校体育实验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选题,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2)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又分幼儿园体育教育、中小学体育教育、高等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等。(3)体育专业同行在做什么研究?已经做了什么?正在运作并处于保密状态的同类选题是什么?还有多少空白可以填补?(四)逆向性思维1逆向性思维的主要特点(1)原理逆反。(2)属性逆反。(3)方向逆反。(4)大小逆反。2逆向性思维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五)形象性思维1形象性思维的主要特点(1)可感性。(2)概括性。(3)情感性。(4)运动性。,2形象性思维在选题策划中的运用第一,选题策划更多地从逻辑思维上体现出理性思考,而文艺创作中的形象性思维会体现出创作者更多的主观感情色彩。第二,选题策划的形象性思维是形式上的“搭载”和参与,因为对选题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还必须由逻辑思维来决定。第三,文艺创作中形象性思维的个性突出,并且必须有在典型性上的差异。第四,在文艺创作中,形象性思维直接深入到作品的“内核”,而选题设计中运用形象性思维往往先介入表面形式,把形式上的启迪留下的表象记忆,再融进逻辑思维的抽象概括。因此,涉及科研成果物化方面及表现形式、表现方法上,形象性思维的比例会大一些。(六)灵感与直觉1灵感与直觉的主要特点(1)突发性。(2)随机性。(3)专注性。(4)亢奋性。(5)模糊性。2灵感与直觉在选题策划中的运用二、选题的创新开发(一)选题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1选题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2选题创新能力的基本内容(1)发现选题的能力。(2)明确选题的能力。(3)叙述选题的能力。(4)组织选题的能力。(5)提出选题解决方案的能力。3选题创新能力的一般特征,4选题创新能力的个性特征(1)创造需要。(2)创造动机。(3)创造兴趣。(4)创造理想。(5)创造热情。(6)创造意志。一般说来,体育专业大学生要完成创造目标必须具备4个方面的良好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二)学位论文选题创新基本方法11步步追踪法2横向转移法3由此及彼法4反面求索法5寻找冷门法6系统思索法三、选题的能力培养(一)选题创新精神的培养1.创新精神的基本构成第一,创新精神的主要标志是探索与创新。第二,创新精神的精髓是求是与求佳。第三,创新精神的支点是奋力拼搏。第四,创新精神的根基是献身事业。第五,创新精神的灵魂是为社会服务。,2.选题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一,培养强烈的选题创新意识。第二,激发火热的选题创新热情。第三,磨炼顽强的选题创新意志。第四,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选题创新的品格。1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88-96.(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1.强化思考的主动性2.克服意义的障碍性3.掌握思维的技巧性(三)创新心理的培养1.克服满足现状思想2.消除刻板僵化思想3.主动克服自卑心理,(四)创新素质的培养1.自学能力的培养2.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3.记忆力的培养记忆力是人脑对所经历的事物的反映能力。4.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即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5.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是全面、正确、深入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6.分析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是通过思维,认识事物的各种特性,特别是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一、选题的途径对于一个刚踏进体育科研大门的人来说,科研的题目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寻找。从日常的基础理论学习中选题从教学训练的实践过程中选题从查阅文献中选题通过各级学术报告会或研讨会中选题从上级有关部门公布的课题或学术会议征文中选题从指导教师的意见和课题中选题学科交叉的空白区中选题在专业领域内选题在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中选题10在热门焦点问题上选题11在经常深入思考的领域里选题12在学科边缘上选题13在学科前沿上选题14站在新角度上选题15在冷门、盲点上选题,第三节选题的途径和依据,二、选题的依据选题依据必要性可行性重要价值前人研究的情况研究者自身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科研选题的依据,从总的情况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课题,即“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必要性主要看选择课题的重要价值和前人研究的情况怎样,亦即“该不该研究,需不需研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者自身条件(如知识、能力、兴趣、时间等)和外界环境条件(如研究对象、测试的仪器设备、经费等)是否具备(图2-)。,图2-科研选题依据框图,课题的价值课题的可行性个人选题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的课题应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选择的课题应该是关键性的问题所选课题应该是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占有一定的资料三、研究课题的类型目前,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还是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分类较多。由于人们站的角度不同,所采用的分类依据与分类方法不同,故现在有多种多样的划分,并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研究这一活动的某些局部特点。具体划分如图2-2。,图2-2科研课题类型划分示意框图,一、确定研究方向二、初步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初步提出研究问题三、科学剖析、择优选定课题初步提出的问题可能不止一个,它可以为对比选择提供余地。有的问题则是提出时可能还比较模糊,或呈朦胧状态,或是一个小方向,这就需要对初步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主要是运用前面所讲的选题原则要求,进行综合论证,如对问题的意义、新颖性、创造价值,研究的具体对象与任务,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获得资料的可能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预期的研究结果等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如基本符合上述要求,条件具备,则一般课题就成立。如是几个类似问题,则从分析比较中优选出一个最有价值又可行的问题。如是较重大的研究课题,还要采用同行专家评议、论证和科研管理部门决策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定题,以保证目的可靠性。少数重大课题还要进行先期实验研究(如先期模型实验、方法研究等),以试探研究实施的方法、指标及可能性,最后才确定题目。,第四节选题的一般程序,四、准确、科学地表述课题(一)论文题目表述中易出现的问题11.题目过大,范围太广2.题目太长,简明性、概括性差3.题目含混不清4.题目不规范,多为经验总结式或会议发言式(二)论文题目表述中应注意的问题题目必须准确、具体地表述研究的范围、深度与主要内容题目力求简洁、精炼,不宜太长表达上应符合语法规范要求,一般不用文学修饰性描写词语题目要求简明、醒目、有吸引力5.部分题目用并列关系陈述,属于比较研究类题目1周登嵩.体育科研指导讲座之四:如何准确表述科研题目EB/OL.,图2-3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示意图,一、选题太大太难二、选题陈旧过时三、选题论域不明四、选题文题不符五、题目语法错误六、主题主次不分,第五节选题的误区及注意问题,思考题,1.科研选题的概论及其意义是什么?2.简述选题的基本原则。3.试论科研选题的思维方法及其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4.简要说明选题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5.简述选题创新能力的基本内容。6.学位论文选题创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7.论选题的能力培养。8.试论选题的途径与依据,并结合实例说明之。9.简要说明选题的一般程序。10.科研选题中容易犯哪些错误?应如何解决?11.根据选题的原则、途径与依据,结合自己所选的运动专项,请写出-个论文题目,其中选出一个用“”标出,以此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