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课件2 人美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704605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课件2 人美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9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课件2 人美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9年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课件2 人美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条的表现力,线条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如:,生活中的线,美术作品中的线,线条的功能,表现情感功能,造型功能,达芬奇的,线条_造型为主,康定斯基的作品,线条_表现情感为主,凡高的,线条_同时具备造型与表现的功能,线条就在我们身边,动感,恐怖,温柔,硬朗,练习:体会作品中情感特色,与相对应的词连线.,虽然线条可以帮助我们描绘出万物基本的造型,但是这离真正的美术创作还是有一段距离。比如非常重视线造型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就不仅仅是画轮廓。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就象骨头在人身体里的作用一样,起着支撑整幅作品“精、气、神”的作用。骨头对人有多重要,线条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表现就有多重要。以线造型,以形传神,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继承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作品中对于提高美术素质非常必要。,为了画好线条,中国古代的画家们创造了好多线条表现的方法,形容线条样子的词就有很多。比如“屋漏痕”就是形容画出的线条象墙上渗下来的水痕迹一样;“折叉股”是说画出的线条象折断的木棍一样,“喀嚓”一下就弯过去了;还有“锋画沙”、“虫蚀木”等等,一看就可以想象出这是些什么样子的线条。古代画家还总结出描画线条的十八种方法,叫“十八描”。这十八种方法中有象飘动的丝线一样的细线条;有象云和水一样长长的曲线;有开始象钉子头,结束时象老鼠尾巴的线条;有断断续续的线条等等。这些线条大致可分成三大类:一种是用毛笔尖(也叫中锋)来画,画起来比较慢,从头至尾一样的“丝线”;另一种是画起来比较块,而且两头细或尖,中间粗的“柳叶线”;再一种是侧着用毛笔(也叫侧锋),力气集中在一边所画出来的“减笔线”。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绘画中那些看起来似乎并没有线条的笔墨变化其实就是从减笔线变化而来的。如画石头和树干常用的各种“皴”法等。正因为画线条和如何用好传统的毛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不说“画线条”而是称为“用笔”。但是,中国画家如此重视线条可不仅仅是为了画轮廓和底稿(很多中国画根本就不要底稿),他们更多的是要利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想法。,(一)“线”的变化练习,1、匀线用均匀的线条描绘任意形象,感受线条和形象之间的关系。一般用签字笔来画,要求线条粗细均匀,挺拨刚劲,清晰流畅(近似古人说的铁线描)。,2、粗细线用粗细变化的线条描绘任意形象,感受线条和形象之间的关系。适合用毛笔或钢笔、铅笔来画,也可以几种笔配合使用。运笔粗细兼备,努力做到生动多变,刚中有柔,柔中带刚。,3、不规则线用不规则的线条描绘任意形象,感受线条和形象之间的关系。绘画工具不限,可以借鉴传统艺术中的石刻、画像砖、青铜器纹样的用线,努力追求线条浑厚有力、顿挫有致的古拙苍劲之感。也可以借鉴金属板画的效果,形成浓淡疏密的线条变化。,(二)“线”的肌理表现练习,1、粗与细的对比先用粗(或细)线勾画一个形象,然后再用细(或粗线)勾画同样的形象。再在此基础上往粗线(或细线)形象中添加细线(或粗线)。比较粗细线条各自对形象特点的影响。,2、黑与白的对比先进可能用密集线条勾画形象,再挑选其中需要突出的内容分别填“黑”和减“白”形成“黑”与“白”的团块效果。比较“黑”与“白”相互衬托对画面形象的影响。,3、虚与实的对比当以线条为主描绘重复的形象时,适当地利用虚实可以更好地完善画面或活跃画面,所谓“虚”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云雾等效果产生,二是逐渐简化远处的细节。,1、表现舒缓与平静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进行描绘,最好是抽象的造型或者只是抽象的线条变化。可以用其他线条进行衬托。一般来说流畅且没有较大起伏的线条最适合表现舒缓和平静的效果。,(三)“线”的情感表现练习,2、表现紧张与急促描绘一些普通的形象,但是使用自己认为能表现紧张与急促的线条效果进行造型。断断续续与混乱交叉和不够平滑的线条最容易产生紧张与急促的感觉。,3、表现奇特效果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表现出尽可能奇特的画面效果。使用与人们视觉习惯不相符的线条进行造型最容易造成“奇特”的效果,如直线的叶子和断续线条的人物。可以是具体形象,也可以是抽象的线条组合。可以只用一种线条,也可以使用多种线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