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354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如果将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个过程中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如何变化?( )A密度减小,质量和体积都减小B密度增大,质量和体积都减小C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都不变D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都减小2 . 小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烛光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f=16cmBf=12cmCf=8cmDf=4cm3 . 在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有这样的歌词:苗岭秀,旭日升、雪山低头迎远客其中旭日升和雪山低头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太阳、雪山B地球、雪山C地球、红军战士D太阳、红军战士4 . 甲同学把一只耳朵贴在一根长直铁管一端,乙同学在该管的另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因为钢铁传声比空气传声快,甲一定能听到两次敲打声B因为钢铁和空气传声相同,甲一定听不到两次敲打声C因为空气传声比钢铁传声快,甲有可能听到两闪敲打声D当钢管足够长时,甲才有可能听到两次敲打声5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振动D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6 .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7 . 在物理实验中,往往要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质量与体积ABCD8 . 如图所示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9 . 如图所示的测量仪器读数正确的是( )ABCD10 . 小明要制作如图所示的简易潜望镜,他需要下列器材中的( )A球面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面镜11 . 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物体在7s内运动的路程为6mB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是静止的C物体前2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速度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二、填空题12 . 小薇探究光在空气、液体中的传播规律时,为了使光的传播路径更加清晰,你给她的建议是可以在空气中_,在水中_等.她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大量的盐,过了几天,她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_,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的特点.13 .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完成了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后为节省燃料,会打开两侧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将_能转化为_能14 . 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_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_(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_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播摇滚乐队演奏的声音,这_噪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15 . 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铁的_为7800千克现有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露出部分的宽度为d,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竖直方向切掉厚度l,当ld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p;当ld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p(后两空均选填“”、“”或“”)16 . 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当水温达到沸点后,只加大火力持续对水加热,水温_(填“会”或“不会”)继续升高三、实验题17 . 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3)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_。(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直至成清晰的像,像的特点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填“上”或“下”)移动。(6)在实验过程中,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用不透光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左半部,此时光屏上的像将_A像的大小、形状不变,像的亮度变暗B像的左半部消失C像的右半部消失D像缩小一半18 . 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_cm.(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_光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四、计算题19 . 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内油的质量是多少kg?五、作图题20 .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是多少?(注意作出示意图)21 . 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