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月考试题(8年级1-4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6174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月考试题(8年级1-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月考试题(8年级1-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月考试题(8年级1-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月考试题(8年级1-4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的倒影D铅笔好像折断了2 . 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ABCD3 . 下列单位换算写法正确的是ABCD4 . 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5 .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琴弦的振幅6 . 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 .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8 . 使用环保型墙面漆粉刷教室墙壁,不仅可以降低教室内的空气污染,由于墙面上留有很多小颗粒形成的凹凸不平,还有利于保护视力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9 . 在八年级期末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中,下列成绩符合事实且达标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mB立定跳远成绩为l0mC跳绳1分钟50次D1000m跑步用时4分钟10 . 一件俄制宇航服曾被丢弃在太空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透过舷窗盯着舱外的宇航服看,感觉自己在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宇航服B自己C舷窗D舱内把手1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声音B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C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被用来清洗物体D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能接收地震、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确定它们发生的方位和强度二、多选题12 . 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同学们对身边的事或物进行了估测,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是A学校的课桌高约为0.8 dmB某同学跑100m成绩为10sC步行速度约为1.4 m/sD正常人1min的心跳约70次13 .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4 .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B光在干燥的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5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山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属于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太阳、月亮、燃烧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C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一定是平行的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三、填空题16 .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外部分布有八个龙头与内部精妙的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地上八个昂头张嘴的蟾蜍。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就会触发地动仪内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嘴里的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出很大的声响从而预报地震发生的方向。这“很大的声响”是由蟾蜍的_产生的,由_传入人耳17 . 如图,内环高架的建成使我市有了大城市的“气势”,高架全程限速80km/h,小明爸爸驾车经过20km的一段路面,最快只需_ min,小明看到道路两旁的路灯急速后退,这是以_为参照物,一辆洒水车在水平的高架路面上匀速洒水作业,在洒水过程中,它的动能_(变大/不变/变小)18 . 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_色光;若只被蓝光照射,该三角梅看起来是_色的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19 . 在国际单位制的主单位中,长度的单位是_,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_;时间的单位是_,它的符号是_,20 . 细心的小红,观察妈妈看报纸时要戴上眼镜,看电视时又摘下眼镜,她觉得妈妈的眼睛是_(填“近视”、“远视”)眼,妈妈配戴的眼镜是_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制成的光学原件还有_。(只需要填写一种)四、实验题21 .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己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填“上”或“下”)移动。当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35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3)当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10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_(填“正立放大实像”、“正立放大虚像”或“没有像”)(4)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5)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22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下:(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或“等效替代”)法(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为了让坐在右座的同桌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现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的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五、综合题23 . 右图是某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某一时刻指针所指的位置(1)该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合多少米每秒(保留1位小数)?是瞬时速度还是平均速度?(2)福州距厦门约300 km,若保持该速度大小不变,从福州到厦门需多长时间?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