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10月)物理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59384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10月)物理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郑州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10月)物理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郑州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10月)物理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10月)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手机屏幕C电影屏幕D波光粼粼的水面2 . 现在的AI智能机器人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类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与普通人类的声音音色不同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108 m/s3 . 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C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D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4 .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蒸发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5 .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6 .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利用了光的折射7 . 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用超声波测算地球和月球的距离B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音调很相似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鉴别钞票真伪9 . 下列观点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A在月球上宇航员也能直接用语言交谈B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0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听诊器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11 . 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黄、绿、蓝B红、黄、蓝C红、黄、绿D红、绿、蓝12 .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的外侧,温度计液柱会上升13 . 根据如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酒精的凝固点应是117B328的铅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C39的水银可能是固液共存态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14 . 下列现象中,关于物态变化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壶口冒“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B铁熔化的条件之一是温度必须达到铁的熔点C“雾凇”的形成是一种凝华现象D冰凌熔化需要吸热15 .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6 . 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可知,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二、填空题17 . 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_到_超声波的频率高于_,次声波的频率低于_18 . 炎热的夏天,开了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上常常会结一层水雾,则水雾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窗_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_热量。东北地区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上会结一层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窗_侧。19 . 某歌手在市兴中体育场举办个人演唱会。演唱会上,观众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该歌星在唱歌,这是依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吉他手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观众进场后把手机调成静音,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20 . 如图所示是塑料制造厂所用注塑机,从塑料颗粒到塑料盆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后_,这里利用了_态物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在塑料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钢模的温度会_,由于塑料是非晶体,所以,进入钢模后塑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下图中的_(a/b)。21 . 如图,“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大火箭”,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态氢是由于其_大,为了使氢气和氧气液化,采用了先_再进行压缩体积的方式,所以俗称“冰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质量达25 _(填上合适的单位)。22 . 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是指利用_获得身体信息的23 .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夏夜,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5s才传来雷声,雷声持续了3s才停止,放电的云与你相距约为_ m。24 . “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的方法使其_。25 .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声音在空气中以_的形式传播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Hz,钢琴中持续发声的发声体在5s内振动了_次,无声手枪前端的消声器是在_减弱噪声的26 . 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_,通过_传入人耳,改变试管中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27 .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手指轻轻划过桌面,小雄同学只有把耳朵紧贴桌面时才能听见清晰的声音,这说明_可以传声。本实验中,如果小华同学用很大的力气敲击桌面,_(选填“也能”或“不能”)得出这个结论。28 . 如图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_杯。乙杯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三、实验题29 .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表格时间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结论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_不变.方法实验中通过_来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问题讨论再增加烧杯、红墨水和滴管,可验证“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分别在质量相等的的水中滴入等量红墨水,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快慢.设计记录表格_。实验次数12330 .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填“甲”或“乙”)(2)该晶体的熔点为_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_(4)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6)下面四个图象中:_是甲物质的熔化图象 _是乙物质的熔化图象31 . 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1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发光体AB到小孔的的距离、发光体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1)他用同一个发光体AB实验,且保持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为8 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2.04.06.08.010.0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2)小明把小孔正对着发光体AB(如图1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发光体AB的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3)下列与小孔成像的原理不相同的现象是_;A林间笔直的光柱B月食C彩虹的形成D手影的形成(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_)(5)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发光体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_;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 cm时,像的高度是_cm;(6)在第次实验时,半透明纸上像的高度与发光体AB的高度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2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铁圈/铁夹)的位置。(2)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3)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选填“A”或“B”)套装置;甲组同学为了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甲组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分析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说明水上方气压可能_(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698989898(5)甲组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可行/不可行)。(6)乙、丙两组选用相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填“相同”或“不同”),图_(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写一个即可)。33 .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冰熔化过程需要_min,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填“大”或“小”)。(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_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3)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_形成的。34 . 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其中,利用水浴法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好处是_(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态,该物质为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