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二模数学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4893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二模数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二模数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二模数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二模数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面是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ABCD2 . 豆豆老师到学校距离是8千米,她开车上班的平均速度是乘公交车平均速度的2.5倍,已知豆豆老师自己开车上班比乘公交车上班所需的时间少用小时,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BCD3 . 下列交通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4 . 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两点,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ABCD5 . 若关系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4Bx4Cx2Dx2且x46 . 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x2的值是( )A2B2C3D17 . 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ODE的周长为10厘米,那么BC的长为( )A8cmB9cmC11cmD10cm8 . 代数式a2+2a+7的值是6,则4a2+8a+7的值是( )A3BC13D9 . 如图,D是ABC边AB上一点,添加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使ACDABC的是( )AACBADCBACDABCCD10 .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7,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可能为( )A5或7B5、7或9C7D1111 . 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折成立方体后可能是( )ABCD12 . 使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Bx-CxDx-13 . “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即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1丈(1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则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A5.8尺B4.2尺C3尺D7尺14 . 二次函数y2(x1)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1,3)B(1,3)C(1,3)D(1,3)15 .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ADE=CBFBABE=CDFCDE=BFDOE=OF16 . 在下面的四个有理数中,是负数的是( )A1B0C2D2二、填空题17 . 2的相反数为_;的倒数为_;的平方根是_18 . 分解因式:=_19 . 已知与相似且面积比为425,则与的相似比为_三、解答题20 . 已知,抛物线(a0)经过点A(4,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抛物线上存在点B,使得AOB是以AO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3)如图2,直线l经过点C(0,1),且平行与x轴,若点D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原点O除外),直线DO交l于点E,过点E作EFl,交抛物线于点F,求证:直线DF一定经过点G(0,1)21 . 如图1是景德镇市白鹭大桥,此桥为独斜塔无背索斜拉桥,是高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如图2是主桥段ANNOOB的一部分,其中NO部分是一段水平路段,西侧AN是落差高度约为1.2米的小斜坡(图中AH=1.2米),斜塔MN与水平线夹角为58为了测量斜塔,如图3,小敏为了测量斜塔,她在桥底河堤西岸上取点P处并测得点A与塔顶M的仰角分别为45与76,已知PQ=24.4米(点Q为M在桥底的投影,且M,A,Q在一条直线上)(1)斜塔MN的顶部M距离水平线的高度MH为多少?(2)斜塔MN的长度约为多少?(精确到0.1)参考数据:sin760.97,cos760.24,tan764.0,sin580.85,cos580.53,tan581.622 . 如图,现有一个转盘被平均分成6等份,分别标有数字2、3、4、5、6、7这六个数字,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求:(1)转到数字10是_(从“不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选一个填入);(2)转动转盘,转出的数字大于3的概率是_;(3)现有两张分别写有3和4的卡片,要随机转动转盘,转盘停止后记下转出的数字,与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分别作为三条线段的长度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这三条线段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23 . 计算:(1)8(3)+5;(2)6(2)(3);(4)14(10.5)24 . 计算:(1)(2)2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ABD和ACE中,ABAD,ACAE,DABCAE,连接DC、BE交于点F,过A作AGDC于点G,探究线段FG、FE、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已的想法: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线段BE与线段DC相等”小伟:“通过观察发现,AFE与存在某种数量关系”老师:“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可以探究出线段FG、FE、FC之间的数量关系”(1)求证:BECD;(2)求AFE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3)探究线段FG、FE、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6 . 某商店经销某种玩具,该玩具每个进价 20 元,为进行促销,商店制定如下“优惠” 方案:如果一次销售数量不超过 5 个,则每个按 50 元销售:如果一次销售数量超过 5 个,则每增加一个,所有玩具均降低 1 元销售,但单价不得低于 30 元,一次销售该玩具的单价 y(元)与销售数量 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1)结合图形,求出 m 的值;射线 BC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求线段 AB 满足的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当销售 15 个时,商店的利润是多少元27 . ()已知点A与点B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请尺规作图作出直线l(保留作图痕迹);()如图,ABC(BA)()在边AC上用尺规作图作出点D,使ADB+2A180(保留作图痕迹);()在()的情况下,连接BD,若CBCD,A35,则C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