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3667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银川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银川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川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地理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同步练习(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由湖南出版发行的世界竖版地图,以全新的视角展示世界的全貌。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C北极地区主要为海洋,南极地区主要为陆地D在该图中能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大洲和大洋2 . 下列有关图中的大洲、大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为南美洲,与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B乙为印度洋,大部分在热带,被称为“热带海洋”C丙为南极洲,这里有太阳直射现象D丁为非洲,与亚洲以白令海峡为界3 . 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B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D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4 .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月食的形状B地球卫星照片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太阳的东升西落5 . 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的是( )A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B哥伦布发现美洲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美国人登月6 . 经过漫长、艰苦的科学探索,我们终于知道了地球的形状是A天圆地方B不规则的球体C标准的椭球体D标准的正球体7 .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最初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 )A地球形状是个球体B地球形状是天圆地方C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D麦哲伦航行环绕地球一周8 . 对于地球的形状,最准确的描述是( )ABCD9 . 与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北极点B赤道C南极点D本初子午线10 .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船帆先消失太阳是圆的月球是圆的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ABCD11 . 读“我们家园概况示意” 图,图中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A海陆分布和气候B质量和地势起伏C大小和海陆分布概况D高低起伏12 . 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ABCD13 . 诗词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课堂上同学们以诗为题,解读了其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小阳: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围绕地球转一圈小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变化无常小勤: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小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小阳小李B小勤 小慧C小阳 小勤D小李小勤14 . 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郑和下西洋B古代人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C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见船身D水往低处流15 . 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圆B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C地球周长4万千米D地球面积5.1亿千米二、填空题16 . 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是东经20,南纬70,则该点位于 _半球,又位于_半球。17 .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体, 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_(填长或短).地球的表面积是_平方千米。18 .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千米,最大周长是 _万千米,表面积大约是_亿平方千米。19 .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A_, B_,C_,D_, E_。20 . 人类第一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在1522年,由率船队完成了的壮举。三、解答题21 .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通过A、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线;通过B、D两点,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_线(2)图中B点的纬度是_,经度是_ (3)图中C点从南北半球看位于_半球,从东西半球位于_半球. (4)图中D点从地球的五带位置看位于_带(5)A点和B点中哪一个地方先迎来日出? _22 .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3 . 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_。(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3)运用图中数据,描述地球大小_。(4)图中ABC三地点中,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_,地处中纬度的是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甲乙两地中,更早见到日出的是_。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