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273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2015年11月,俄罗斯一架战机遭土耳其击落,引发了俄土之间激烈的外交争端。早在一个半世纪前,俄土之间就曾展开一场激烈的克里木战争并引起英法介入。导致那场战争俄国惨败的根源是( )A帆船不敌汽船B国内农民起义C农奴制度落后D资产阶级腐朽2 .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B城市自治机构C中央集权制度D君主立宪制3 . “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文明开化”D重视教育4 . 戊戌变法的内容不包括:A改革政府机构B开办新式学堂C废除土地私有D训练新式军队5 . 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因果A波斯帝国等吞并、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B庄园的领主和佃户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C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AABBCCDD6 . 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的措施,与该思想对应的是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征兵制C加强中央集权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7 . 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明治维新,把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的主线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和平与发展C世界走向战争D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8 .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惊破日本太平梦的国家是( )A西班牙B美国C葡萄牙D法国9 . 假如你是8世纪的-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后,不可能看到A日本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B新都平城京的城市布局呈棋盘状,有朱雀大街C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D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10 . 有人说:“日本的历史就是两次改革的历史。”日本历史上这两次改革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外来文化都深深影响了日本ABCD二、简答题11 . 日、美关系是亚太地区十分重要的国际关系。两国关系的亲疏与冷热,也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和两国实力的消长与变化。(1)19世纪中期,美国迫使日本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使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最终通过什么摆脱了民族危机?同一时代俄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是什么?(2)一战前后,日、美两国斗争不断加剧,最终是通过什么会议来协调的?会上签署的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是什么?(3)20世纪40年代初,哪一事件导致日美斗争达到白热化?请列出美国参加的与对日斗争相关的一次国际会议名称。(4)二战后,美国对战败的日本由惩治转为扶植,导致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综合题12 . 2019 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俄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其近代化进程,但也步履蹒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据现代化通病改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材料二 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2)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影响。材料三_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的横线上应该填写哪一年?“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4)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的创造性的“新”体现在哪里?材料五苏联在 1929 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 1941 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5)材料五中,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消极影响?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