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115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的发展态势是:A全球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贫富差距加大D经济危机频发2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确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明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首次使用是在(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4 .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这说明( )A我国早已迈入科技强国行列B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航天领域已取得领先地位C我国始终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中心工作D我国的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在世界上是领先的5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D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心6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A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D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7 .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A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D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8 . 阅读下面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9 .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A马克思主义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0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关于该对联中提到的两次“分田”论述不正确的是A“分田地”指土地改革;“又分地”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D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1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12 . 某学校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学校组织观看的一部电影是ABCD13 .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实施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运动D经济体制改革14 .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八大”胜利召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ABCD15 . 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A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建设时期B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C前者开创的事业不能作为后者吸取的经验D后者与前者的事业割裂开来各自创造出自己的成就16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称赞中国古代人民“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习总书记称赞的历史事件是A修筑长城B开凿石窟C开通大运河D开辟丝绸之路17 . 下列各项中,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有分配制度“大锅饭”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多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ABCD18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改革开放B民主集中制C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1982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已对外开放的城市是A珠海B武汉C浦东D重庆20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下列关于“两次分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三十年前分田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B三十年前分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C三十年后分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D三十年后分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1)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发生改变的?它的改变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2)材料二 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3)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祈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材料四: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4)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以从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方面回答,)22 . 材料解析题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清明节期间广安某班开展了“纪念家乡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伟人情怀)材料一 1919年5月,爆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1)“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伟人风采)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今年(2017年)是这一事件发生多少周年?材料三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3)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材料四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4)“一个中心”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五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5)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这跟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相关?(缅怀伟人)材料六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6)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组织上增选了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全党工作的看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是什么?会议确立了以谁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材料二的会议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3)概括两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的共同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