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072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济南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济南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观察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图,分析导致1902-1904年期间社会科学类书籍被大量翻译的原因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如下:时期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等)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应用科学(医学、机器制造等)其他1860-1899年22.16%29.19%40.54%8.11%1902-1904年61.02%21.09%10.55%7.34%A虎门销烟的刺激B戊戌变法的推动C三民主义的提出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 . 2019年6月26日是第32个国际禁毒,宣传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下列人物与该主题相关的是A洪秀全B林则徐C关天培D魏源3 . 下列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4 . 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材料中“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和“如今更大的浩劫”产生的起因分别是A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C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D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5 . 下列事件中,属于孙中山一生的伟大事迹的有领导辛亥革命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创办黄埔军校ABCD6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学子们喊出的时代强音是( )A反对议和,维新变法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7 . 下列文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是联合国家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ABCD8 .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图片说明:在东北坚持抗日的义勇军战士李宗仁在台儿庄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八路军与民兵配合拆毁正太铁路A正面战场抗战B敌后战场抗战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全民族抗战9 . 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下列报刊创办于上海的有新青年申报东方杂志解放日报ABCD10 . 下列口号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是A“扶清灭洋”B“变法图强”C“师夷长技”D“均田免粮”11 .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12 .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秀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3 . 1924年一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在实际上确立了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三民主义作为党的指导纲领C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指导地位D国民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14 . 把“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黄海大战”“百日维新”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 )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民主革命的兴起D解放战争的胜利15 . 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下列史实属于诗句的朱毛合的是A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第一枪B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16 .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根源是A军阀拥有武装B军阀派系之间的矛盾C各帝国主义国家扶植军阀混战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7 . 如下图是漫画枪矛并用,它可以帮助理解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A太平天国B戊戌变法C鸦片战争D洋务运动18 . 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述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引诗一首:“状元办厂惊陈腐,君子经商耻务空。积弱终须强实业,中兴还赖育才功。”这首诗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张之洞B郑观应C张謇D李鸿章19 . 下面是近代史学者夏笠一部遗著中的部分目录。由此判断,这几章研究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说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新变化是A主张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B主张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C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D提出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火药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坚船利炮),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外国制器之器(技术)摘编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Democracy和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中“中国的文武制度”指的是什么?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2)材料二孙中山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具体革命实践是什么?(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掀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积极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22 . 阅读下列材料: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中“同英国的战争”、“同英法的战争”、“同日本的战争”分别是指什么战争?(2)材料中提到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均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中国在三次战争中的败局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23 . 歌曲中的历史。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歌曲三: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歌曲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是什么?(2)歌曲二中,遵义会议放光辉,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歌曲三“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它们分别有何战略意义?(4)这一战略转移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