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028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州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州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汉武帝时,成为大一统政权精神支柱的思想是A道家的无为而治B法家的以法治国C墨家的兼爱非攻D儒家的忠君守礼2 . 关于下图所示远古人类生活描述的错误的是A他们已经学会种植水稻B他们居住在干栏式建筑C他们居住在黄河流域D他们会雕刻象牙3 . 周朝分封的齐鲁两个诸候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而山东简称“鲁”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密切( )A齐桓公“尊王攘夷”损害了周王的威信B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C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D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4 .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南北朝时期杰出科学家是A刘徽B谢灵运C郦道元D祖冲之5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6 . 商汤能灭夏的原因是:夏是奴隶制国家,国家很弱 夏桀的暴政,激起百姓的和奴隶的反抗商汤做好灭夏的准备,乘夏桀失去人心,起兵功夏,战而胜之 商汤善用贤才,宽以待民,积极进取:ABCD7 .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D炎帝教人通商交换8 . 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带给世界的最大贡献,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A造纸术、指南针B火药、指南针C造纸术、印刷术D印刷术、火药9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之野,遂擒杀蚩尤。该材料中应该是A巨鹿B长平C涿鹿D牧野10 . 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下列成语反映的史实与刘邦称帝有关的是A揭竿而起B卧薪尝胆C问鼎中原D约法三章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各题。11 .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B曹操兵败于赤壁之战C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D诸葛亮改善民族关系12 . 图中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 )A魏、蜀、吴B吴、魏、蜀C蜀、魏、吴D蜀、吴、魏13 . 关于三国的建立者,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刘备袁绍曹丕B诸葛亮孙权曹丕C刘备孙权曹丕D刘备孙权曹操14 . 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产生的意义有( )使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产生了局部统一为西晋建立并完成统一奠定基础三国为壮大本国实力而努力发展经济从东汉的政权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倒退ABCD15 .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16 . 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的官职中,分管行政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17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18 . 我国下列古文字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ABCD19 .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书中提到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一个是秦末农民起义,另一个是( )A统一中国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D修筑长城20 .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人民得不到温饱。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A休养生息政策B盐铁专卖政策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1 . 学习历史要学会读图,如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A分封制B世袭制C郡县制D三公制22 .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王羲之B苏轼C颜真卿D张旭23 . 春秋时期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国家是( )A秦国B楚国C齐国D晋国二、综合题24 . 夏商周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上,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老师为此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请你跟着大家一起完成。任务一(收集图片了解经济发展)(1)结合图片,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任务二(研读史料理解政治形势) 史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摘自史记商鞅列传(2)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3)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任务三(观察地图体会社会变化)(4)根据上图,写出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5)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最终实现了“秦王扫六合”。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任务四(解读名言感受思想繁荣) 史料二: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6)史料二中所叙述的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什么?(7)史料二中各学派的主张观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至今给我们社会及人生以启迪,请把下列思想家前的字母代码填入他们所主张的思想观点后面: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反对空谈主义,强调以法治国。_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_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_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_(8)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请你概括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特征。2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京师设立学校,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使用。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学不可,士人都变成儒生了学生都是一年一考,考上中等的给官做,考下等的黜令退学,又选通经学的小官吏做地方官府的卒吏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科举选官制是中国文官制的基石。因为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正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因此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以宗法伦理为核心的儒家经义,与各种政务并不相合,主要的目的是笼络读书人,愚化百姓。科举考试的形式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从初级到高级的层级考试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社会基础。逮慧娟同文馆与中国文官制度的近代化材料三西方当时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他们认为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古人发明“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倪方六(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选官的主要途径”,并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主要途径”的特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3)结合以上材料,说明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