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0106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太原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太原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元朝时管辖今天山东地域的是( )A中书省B江浙行省C湖广行省D江西行省2 . 农民们现在仍用育秧栽培技术种植水稻,这技术最先广泛采用于哪个朝代A秦朝B三国C唐朝D隋朝3 . 2017年高考作文题你所认识的中国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清朝时期,有一位考官因出了一道“维民所止(其中“维”与“止”被指去掉雍正的头)”的试题而丢官丧命。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焚书坑儒B独尊儒术C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4 . (题文)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 ( )A唐朝成就高、影响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C元朝优秀的剧作家有马致远 、王实甫等人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5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科技成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徐光启天工开物C李时珍本草纲目D卡尔.本茨汽车6 .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6世纪60年代,多次击退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和C朱元璋D张骞7 . 新唐书记载:“是时(开元十三年),海内富实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材料反映出A隋文帝完成南北统一B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C唐玄宗前期社会安定D唐都长安商业的发展8 . 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科举制9 . 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A闽南地区B珠江流域C海南岛D南海诸岛10 .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辽契丹族西夏元昊阿骨打党项族北宋赵匡胤金阿保机。ABCD11 . 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相似的朝代,下列属于他们相似之处有都有制度创新都亡于暴政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而统一都有一项了不起的工程ABCD12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句出自南宋抗元名将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辛弃疾13 .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这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14 . 下表是一些史籍中关于宋代重庆的记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内容出处(今重庆涪陵)“民食稻鱼,凶年不忧”與地纪胜(今重庆巫溪)“民家子弟,壮则逐鱼盐之利,富有余贵”蜀中广记A重庆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涪陵是易学研究的中心C重庆经济得到较好发展D巫溪是重庆的商业中心15 . 清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 )A市舶司B广州十三行C宣政院D理藩院16 . 下列三幅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有何特点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分封制发展到顶峰C公正民主D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加强17 .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A秦汉B明清C宋元D隋唐18 . 179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时,徽商组织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形成新的剧种。这个剧种是A昆曲B秦腔C京剧D元曲19 . 把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故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大战金兀术AabcBcabCacbDbac20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21 .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22 .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举世闻名,其中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ABCD23 . 见下图: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中国的领土( )A黑龙江流域以北B乌苏里江流域以东C尼布楚地区D外兴安岭以东、以南24 . 下列与苏轼有关的是( )A词风豪迈而飘逸,引人入胜、激发情感B南宋文学家C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D代表作蜀相25 .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为削弱相权采取的办法是A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B设置转运使分其权力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D分化事权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杜甫的诗句,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1)材料一诗句反映的是哪一盛世的景象?当时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诗句反映的是诗人得知安史之乱平定后欣喜若狂的心情,他的诗因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而被称为什么?安史之乱是哪两个人发动的? (3)杜甫被后人誉为什么?他的诗风是怎样的?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材料二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材料三(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请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在重要港口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说出当时海外贸易的范围。28 . 从古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交流曾有过灿烂辉煌的阶段,也经历过风霜和雨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外交流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1)材料一中图片的人物是中外交流重要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幅图片,简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材料二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摘编自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中国的茶叶、瓷器、造纸、纺织等物产与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郑和能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概括出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意义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他是一位皇帝,他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常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出现过错。材料二、他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比如他对敢于直言的大臣就特别器重。材料三、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把皇室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是指谁?历史上把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为什么? (2)哪些皇帝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请选择其中一位,写出他的治国措施两例。(3)材料中的“皇室公主”指的是谁?她远嫁的吐蕃族是今天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4)这位“皇室公主”远嫁吐蕃有何意义?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