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2003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太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太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条约中,清政府的赔款数目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中俄改订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 .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推动了英国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中英矛盾是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通过以上材料,可以了解鸦片战争A爆发的历史背景B过程中的重要战役C清军反侵略事迹D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 . 属于国共两次合作的相同点是A合作方式B斗争目标C统一的领导机构D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他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公然镇压革命B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C出卖维新派D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5 . 1945年,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之久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辽东半岛B台湾C海南岛D东北三省6 .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ABCD7 . 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表明长征A使中国共产党面临双重压力B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是中国共产党既定抗日行动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8 .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B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9 . 下列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经过了长期的起义准备B青年学生发挥了主要作用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0 . 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能目睹的历史事件是:A火烧圆明园B公车上书C五四运动D七七事变11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双十协定”签署 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ABCD12 .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长征的正确航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ABCD13 . 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下表后,能够得出的直接结论是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31805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1740000A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4 . 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 )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15 .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割占辽东半岛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6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这首歌曲是( )A大刀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进行曲17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列强要求增加沿海的通商口岸B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C列强要求允许外国人在内地自由贸易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18 .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19 . 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 . 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应翻阅下列哪一部著作ABCD21 . 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日本明治维新22 .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哪几个主要派系A奉、直、桂B直、奉、皖C奉、桂、皖D直、滇、桂23 .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创造了A工农武装制据局面B工人运动高潮局面C放弃革命局面D附属南京政府局面24 . 近代上海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这座城市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5 . 在新文化运动中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26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发动了秋收起义27 . 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不包括以下哪个内容A改革财政B澄清吏治C颁布宪法D设立学堂28 .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坚持持久战D实行人民民主29 .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民权主义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30 .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A“取消了二十一条”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C中国共产党成立D上海的工人罢工二、综合题31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要原因。材料二(2)材料二画像是文艺复兴时期(填国家)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是和,这些作品充分洋溢着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陈独秀(3)材料三中陈独秀所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宣扬的哪两大口号?(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3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介石材料三: “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张学良(1)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北人民 “苦难十四年”开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张学良为劝谏蒋介石抗日,发动了什么事件?(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然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33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如下图(2)以上三幅图片中,三个条约对当时的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3)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材料四 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不得不“办洋务”,这就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个难得的缺口。(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办洋务”是什么事情?和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办洋务”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5)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启示?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