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61081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是和( )签订的。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2 .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3 . 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4 . 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有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ABCD5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洋务官员获利颇丰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到一定抵制作用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6 . “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 .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A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B戊戌变法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C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8 . 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旧民主主义革命9 . 康有为曾说:“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这里的“小变”“变器”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 . 曾经高高在上的清王朝,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中国从此进入百年屈辱时代。这一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1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区别是A革命任务B人民群众参与C领导阶级D斗争方式12 .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A美日联军B英法联军C美俄联军D八国联军13 .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BCD14 .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A火烧圆明园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C镇压义和团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5 .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着直接的关系( )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邓世昌16 .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17 . 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B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C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中共诞生D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18 .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A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B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C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19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海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0 .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这句话是对下列哪一人物行为的概述?( )A慈禧B溥仪C袁世凯D孙中山21 .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同盟会成立并制定革命纲领C湖北军政府成立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22 .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三次(分别为1877年、1883年和1889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上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A开启中国水上运输近代化进程B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D没有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23 . 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思想文化运动等形式进行了艰难探索。以下属于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改良运动的是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24 . 它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龙头。它是A上海B北京C广州D武昌25 .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BCD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前夜的痴人说梦】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须之物,所以加恩体恤”(1)乾隆给英王的信,暴露清朝皇帝的什么心理? 【近代百年的艰难寻梦】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偿两百兆始。”梁启超材料三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中国近代这段多灾多难的历史上,深深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2) 材料二中的“四千年大梦之唤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你知道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民主的梦想进行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吗?(写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和其相关的历史事件)【东方古国的梦想渐真】材料四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4)毛主席诗词中“一唱雄鸡天下白”是什么含义?这对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意义? 材料五习近平主席说,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5)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们国家正在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建设之路? (6)为实现中国梦,党和国家制定了哪些战略和措施?(7)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怎样的努力?27 .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的合理要求,遭到和会拒绝。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材料二材料三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诚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和周策纵五四运动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材料三中所说的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上海女学生的言行说明了中国社会哪方面的变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8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条约的签订使我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体现在哪一点?图二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从哪一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历史十五讲(2)“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