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表填表说明》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585506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查表填表说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普查表填表说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普查表填表说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查表填写说明,河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6月郑州,主要内容,一、普查表二、普查对象三、普查表的填写方法四、普查表的指标解释,基本思路,一、普查表的种类和结构(一)表的种类,普查表短表反映全国90%户的基本情况,主要为掌握人口数。普查表长表反映全国10%户的基本情况、国内迁移流动、住户和家庭、生育和死亡、教育、经济活动、健康状况、住房状况等方面。境外人员普查表反映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基本情况,关注国际人口迁移。死亡人口调查表反映普查前一年死亡人口的基本情况。,境外人员普查表名词解释境,指关境、海关境域。境外即是海关境域以外。境外人员在这里特指我国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全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填写境外人员普查表。,(二)表的结构,定位点:光点录入的定位点(各种表的点在不同的地方,识别录入的是哪一种表)。因此定位框是不能被污染的(包括折叠、损坏、划线、字体触碰)。表头:表名、文号。地址栏:长、短表的印刷格式不一样。(注意:短表填写时不要触到编码格)表内的结构,构成由三大块:第一部分:地址栏部分第二部分:户记录部分第三部分:人记录部分标准答案填写数字和汉字方格:编码格小方格:填写数字大方格:填写民族和地址编码格小作用大,转换登记信息,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的高低。,表尾:包括户编号、本户第张、本张第张、申报人签字、普查员签字、填报日期。从表尾的编码格可以知道:长、短表中一户最多可以填写45人。超过45人的集体户要拆分填写。,二、普查对象哪些人需要填这些表?,对于每个普查员来说,人口普查对象就是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普查员所负责普查小区内的全部人口。理解普查对象应把握好两个关键词:标准时点、全部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2010年11月1日零时如何理解标准时点:拍照点、冻结点;区别于登记时间-普查时点人口数。-反映2010年11月1日0时普查小区内人口的静止状态。-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是哪一天,普查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死亡的人仍要登记。,全部人口包括以下两部分人: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此人户口在哪、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里是从普查对象来说的)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注意特殊规定),死亡人口普查小区内,在标准时点前一年内(即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死亡的人口需登记死亡人口调查表。注意:标准时点以后死亡的人应按标准时点的状况在短表或长表中登记,而不应在死亡人口调查表中登记。,境外人员在其居住地登记,单独填写境外人员普查表。境外人员和大陆人混居在一户的,分别填两种表(长或短表、境外表)境外人员不参加汇总,2009年11月1日零时,2010年11月1日零时,填写死亡人口表,填写短表、长表或境外人员表,普查对象图例,特殊规定军人、武警;或标准时间因临时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等暂时居住在本普查小区的人不在本普查小区登记。(反之,在其居住地虽然10月31日晚未住本小区而仍然需要登记)居无定所的人,只要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属于本普查小区的地界,就在本普查小区登记。,三、普查表的填写方法如何填写普查表?,(一)填表工具(二)填表顺序(三)填写单位(四)填写方式(五)改错方法,(一)填表工具黑色签字笔(0.5毫米)填写。禁止使用钢笔、铅笔和圆珠笔。签字笔要用统一配备的,不得自行更换。配备的铅笔只用作画小区图。注意:不得使用橡皮涂擦(包括先用铅笔填写,再用签字笔描),严禁使用涂改液或贴条。签字笔尖要保持圆润、书写流畅,防止晕染、划破或戳破普查表。,(二)填表顺序第一步填写本户地址;第二步填写户记录;(首先要对本户人口的情况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第三步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第四步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注意:填写普查表时必须按申报人的回答逐项填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全表审核!,人记录的填写顺序人记录从上至下顺序填写(第一人、第二人)按人填报的项目从左至右顺序填写(R1、R2),两个约束条件:跳填项限填项(年龄、性别)例:高中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多数漏填劳动力项目男性填了生育项目健康项目很多人漏填,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按人填报的项目,人记录,(三)填写单位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表可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境外人员普查表,也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境外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死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四)填写方式圈填项填写项,在相应横线上填写(现场登记),圈填项-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只能圈一项,不可打“”,填写项-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填数字,(1)填写数字现场登记时只能填写在相应横线上。,下方编码格需待复查、快速汇总结束,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入。,(2)填写文字填写文字的项目包括:姓名、民族、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出生地、五年前常住地、行业和职业。填写要求:填写简体字,严禁使用繁体,要求书写工整,避免草书汉字大小适中,避免过小或者过大,在汉字框内填写时严禁写出框外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填写时分为三种情况:,a.姓名: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从首格开始书写。,姓名较长汉字框填不全时,可在此处续填。,b.民族、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出生地、五年前常住地:第一步:在现场登记时必须先在预填区填写汉字。第二步:非专项编码阶段(复查、快速汇总结束),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入汉字框中,每个汉字框只能填写一个字,根据汉字框数目填写同样数目的前几个汉字。,注意:汉字框内的填写务必保证汉字和汉字框按顺序一一对应,第n个汉字只能填在第n个汉字框内。,哈萨克,哈萨,民族填写示例,预填区:现场登记时直接在此处填写民族名,非专项编码阶段,经审核无误后填入汉字框中,民族项目只有两个汉字框,即应填入前两个汉字“哈萨”。,云南,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审核,地址填写示例,横线上作为现场登记的预填区。,c.行业和职业:现场登记时直接在下方栏目的空白处填写文字,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房屋建筑施工,钢筋工,(五)改错方法1、圈填错误应将错填序码连同该项文字答案用双横线划去,然后据情圈填正确的选项;2、数字书写错误(1)数字框外的数字书写错误,应用双横线划去,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2)数字框内的数字书写错误(发生在非专项编码阶段),用三横两竖划去,在错误数字框上方另行填写。,3、文字书写错误(1)汉字框外文字书写错误,横着书写的,应用双横线划去,在划线的上方另行填写。竖着书写的,用双竖线划去,在划线的右侧另行填写。(2)汉字框内文字书写错误a.姓名书写错误用四横四竖划去,在下面空白红色方格内重新填写,写不全的填写在下面空白处;注意:务必保证填写的“姓”和“名”顺序正确,否则应重新填写。,b.民族或地址书写错误(包括普查时点居住地、户口登记地、出生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在错误文字的汉字框内划四横四竖,此文字无需再重新填写,若还有空白汉字框可按顺序填写其余的文字。注意:此操作应在非专项编码阶段进行,改错后,依然要保证汉字和汉字框一一对应。,圈填错误的修改方法,数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12,1981,1982,12,1981,1982,1982,12,1,或,此操作应在非专项编码阶段进行。,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房屋建筑施工,钢筋工,铁路施工,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1),广东,云南,或,红色方格内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1),或,陆,劲,劲,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3),塔,基,克,塔,基,克,吉,汉,或,汉,蒙古,汉,塔,基,塔,基,汉,古,洱,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4),注意!横线上预填的错误文字必须修改,蜀山,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5),注意!此汉字框不可填写。,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6),云南,广东,广东,不可污染黑色定位块!,数字框和汉字框的修改方法只是针对普查表填写中出现的个别错误,若一张普查表的修改符(针对数字框的三横两竖)过多,超过允许范围(短表5个,长表10个),应重新填写普查表。下面列出实际填写中的错误图例:,定位标志污染,数字框污染,书写不规范,修改不规范,四、普查表的指标解释填哪些内容?,(一)普查表短表(二)普查表长表(三)境外人员普查表(四)死亡人口调查表,(一)普查表短表本户地址按户填报的项目(6项)按人填报项目(12项),本户地址,蜀山,井岗,邓店,001,注意:普查小区的序号为上级人口普查机构给定,不可随意填写。建筑物编号请填写普查小区图上的对应编号。印刷的地址不需要划掉。,12,按户填报的项目(短表),H1.户编号H2.户别H3.本户应登记人数H4.2009.11.1-2010.10.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H5.本户住房建筑面积H6.本户住房间数,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H1.户编号,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一户都必须对应一个户编号,且只对应一个户编号。横线上填写数字,应填三位数,如第一户,应填为001。如果登记时某户中实际居住着两户,其中一户使用原来的“户编号”,另一户的“户编号”为本普查小区最大户编号(除600以上)后顺延,并将相关内容补填到户主姓名底册最后位置;居住三户或以上的,依次类推。,H1.户编号(续),如发现该户为空户,应在户主姓名底册的备注栏内注明“该户为空户”。同时,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其他内容用铅笔划一条横线,该户的“户编号”作废。在填写普查表“户编号”时,其他户也不得使用该户的“户编号”。全户死亡户的户编号填写“999”。全户死亡的户,除填写“H1.户编号”外,只填写“H4_2.2009.11.1-2010.10.31死亡人口”,其他户记录和人记录项目均不再登记。,设有家庭户和集体户两个选项,按实际情况圈填。家庭户: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集体户: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注意:与户口簿的户别、集体户口无关。,H2.户别,即为本户的普查对象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无论其户口是否在本户)(不包括混居的境外人员)户口在本户,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户的人(无论外出多长时间)注意!本户应登记人数应与普查表填报的人记录数相等。,H3.本户应登记人数,1,陆劲,198212,汉,0,只有一条人记录,相加等于1,H4.2009.11.1-2010.10.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只填报这个时间段产生的出生、死亡人口。需分别填写男女的合计数,没有需填“0”。不要漏掉出生时有某种生命现象(如在胎儿脱离母体时,有呼吸或心跳,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等),不久即死亡的婴儿,既要填写出生数,也要填写死亡数。注意:本项死亡人口男女合计数大于“0”的户,还应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H5、H6由长表住房填写部分讲解。,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按人填报的项目(短表),注意:每张表可填写5条人记录人记录的填写顺序按户主户主的配偶子女和其他人,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短表),R1.姓名R2.与户主关系R3.性别R4.出生年月R5.民族R6.普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R10.户口性质,R1.姓名,直接填写在下方汉字框中,写不全的填写在下方空白处。先“姓”后“名”的顺序,确保姓氏在首格。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R2.与户主关系,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区分申报人与户主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在圈填时,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家庭户户主登记为第一人户主的配偶在本户登记的,应为第二人集体户第一人登记为户主本户其他成员与户主关系均为其他,举例,申报人:张顺来户主:张顺来的爸爸张长远填报人中张顺来的弟弟张顺强圈填与户主关系时应选择与户主张长远的关系,圈填“2.子女”,而不是选择与申报人张顺来的关系,圈填“8.兄弟姐妹”。,R3.性别,指被登记人的性别,据情圈填。,R4.出生年月,指被登记人的出生年、月,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出生年月按公历填写,只知道农历的,要换算成公历。换算公式为:公历月=农历月+1可参考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R5.民族,指被登记人的民族成份。现场登记时应先填写在空白处作为预填。填写民族时不要写简称,要填写全称。如哈萨克族,不要简填为哈族。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时分为两种情况:其民族和我国的某一民族相同的,就填某一民族;没有相同民族的,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简填“入籍”。,“族”无需填写,哈萨克,R6.普查时点居住地,指被登记人在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何处。设有六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R7.户口登记地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地情况。设有五个标准答案,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据情圈填。提示:R6、R7是登记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为便于理解,可以将这两个项目结合起来学习。,R6(普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项都是针对地域范围的划分。如何理解地域范围?首先应对我国的行政区划有个基本的认识。,我们以普查时点居住地为例进行具体讲解。普查时点居住地的六个选项分别为:1.本普查小区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出小区不出村)3.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出村不出乡)4.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出乡不出县)5.其他县(市、区)(出县)(填写具体名称)6.港澳台或国外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在普查时点所处的位置信息,如何判断被登记人属于“1-6”哪种地域范围。,通过综合试点,我们发现普查员在理解普查时点居住地6个选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普查员更快掌握。假设我们位于洛阳市西工区道北办事处春都社区的某个普查小区,普查时点居住地的六个选项可以转变为:1.本普查小区2.春都其他普查小区3.道北其他居委会4.西工区其他乡(镇、街道)5.西工区以外其他县(市、区)6.港澳台或国外,港澳台或国外,洛阳市,涧西区,西工区,稻香村街道,道北,南岗镇,洛阳以外其他县市,春都居委,本普查小区,其它普查小区,蜀山社居委,孟津县,1,2,3,4,4,5,5,5,6,图示,如何填写R6和R7项?回顾普查对象包含的两部分人口:(1)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此人户口在哪)(2)户口在本普查小区,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区内的人(不管离开本小区多长时间),地址填写可参考普查员手册中全国县及县以上地名表,特殊情况,户籍人口中由于临时出差、探亲、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31日晚不在家住的,R6和R7一律圈填。幼儿园全托孩子、小学和初中住校生,一律在其家中登记,视为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家中。,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设有九个选项,1为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R6圈填“1”或“2”,且R7圈填“1”的人,才能圈填本项目标准答案“1”。只有这部分人是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注意: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并不仅指上次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如果常年外出的人中间由于农忙或节假日等原因偶尔回家的,还应该从第一次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开始计算。如果中间回家半年以上后再外出的,才能按再外出的时间算起。,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原因。本项设有九个标准答案,普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据情圈填。R8圈填“2-9”的人圈填此项。多次迁移的应填初次迁移的原因。随迁家属,看主要原因。,例子:11月3日普查员到井岗镇邓店村006普查小区第001户进行调查。了解到这些情况:,10月31日晚,第001户家里户口本里共有4人,住本户有3人。户主(王振),户口在本户,31日晚他刚好轮到在单位值班没在家住。(单位在包河区)妻子(陈秋),户口在本户,31日晚住本户。儿子(王强),户口在本户,去广州打工二年多了,今年国庆回来过节在家住了二十天,10月下旬又去广州打工了。,儿媳(余洋),户口在娘家(庐阳区),嫁过来五年了。31日晚住在家里。女儿(王坚),嫁到铜陵市多年,户口也迁到夫家了。10月29日因表弟结婚,回来喝喜酒,在家住了三天,11月1号一早就回铜陵了。表叔的儿子(李程),户口寄挂在本户,二年前去美国了,一直没回来。,001户R6、R7、R8和R9的登记方法,户主(王振)R6R7R8R9跳过不填妻子(陈秋)R6R7R8R9跳过不填儿子(王强)R6R7R8R9儿媳(余洋)R6R7R8R9表叔的儿子(李程)R6R7R8R9女儿(王坚)不是普查对象,不应登记。,R10.户口性质,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性质。设有两个标准答案,按其户口簿上常住户口的农业、非农业性质据实圈填。注意: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按照取消前的性质圈填。农民进城已办理了小城镇户口的,也圈填“2.非农业”。,6周岁及以上(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R11.是否识字R12.受教育程度,R11.是否识字,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即2004年10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填报。指被登记人是否达到脱盲标准。设有两个选项。脱盲标准:城市居民和乡、镇企业职工识字2000个,乡村居民识字1500个如果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就认为具有识字能力,圈填“1.是”。小学在校学生无论是否识字,都圈填“1.是”。,R12.受教育程度,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设有七个标准答案,6周岁及以上的人圈填此项。通过自学或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的,分别归入相应的受教育程度。在R11圈填了“2”-(否)的人,只能圈填本项目标准答案“1”(未上过学)或“2”(小学)。,注意,在职学习大学专科以上的,毕业的按相应的选项圈填,在校、肄业的按原学历圈填。凡是没有按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培训或只学单科的人,不能圈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或“研究生”,一律按原有受教育程度圈填。,(二)普查表长表本户地址(具体说明见短表部分)按户填报的项目(17项)按人填报项目(28项),H1.户编号H2.户别H3.本户应登记人数H4.2009.11.12010.10.31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H5.住房用途H6.本户住房建筑面积H7.本户住房间数H8.建筑层数H9.承重类型H10.住房建成年代H11.是否饮用自来水H12.主要炊事燃料H13.住房内有无厨房H14.住房内有无厕所H15.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H16.住房来源H17.月租房费用,按户填报的项目(长表),注意:无房户不填H6-H17项,具体指标解释见短表部分,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12项)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1项)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3项)1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9项)15至64周岁的妇女填报的项目(1项)15至50周岁的妇女填报的项目(1项)60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1项),按人填报的项目(长表),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长表),R1.姓名R2.与户主关系R3.性别R4.出生年月(需计算周岁)R5.民族R6.普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R8.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R10.户口登记地类型R11.户口性质R12.出生地,具体指标解释见短表部分,长表的R4.出生年月,与五普相同,需计算周岁。周岁,指从出生年月日算起,到标准时间为止,满几周岁就填几周岁。不满一周岁的填“0”岁。周岁年龄换算公式:1.当出生月份10,周岁年龄=2010-出生年2.当出生月份=11或12,周岁年龄=2010-出生年-1,R4.出生年月,R10.户口登记地类型,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地类型。设有四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乡镇的居委会镇的村委会街道户口登记地类型按离开户口登记地时的类型圈填,不要圈填成现在的类型。例如:离开时户口登记地的类型是“乡”,而现在已改成“镇”,应圈填“1”,不要圈填“2”或“3”。,R12.出生地,被登记人的出生地点,设有四个标准答案:1.本县市区(县内)2.本省其他县市区(省内)3.省外填写省名,其它县2,辽宁2,省外3,洛阳市,西工区1,其它区2,其它县2,河南2,5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R13.五年前居住地,填写被登记人在普查标准时点的五年前,即2005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地1.省内2.省外填写省名,其它区2,省外2,顺城区1,其它县2,河南1,洛阳市,西工区1,其它区1,其它县1,示例:,注意:港、澳、台或国外出生的,或五年前居住在我国大陆以外地方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香港”、“澳门”、“台湾”或“国外”。,国外,北京,审核后填入,国外,北京,6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的项目,R14.是否识字(与普查表短表R11项相同)R15.受教育程度(与普查表短表R12项相同)R16.学业完成情况注意:R15圈填选项“1”的人,跳至R17。此处短表没有。,R16.学业完成情况,具有小学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填报,即在R15圈填了标准答案“27”的人填报此项目。区分肄业与辍学:-肄业是修完全部课程,但考试不及格或因种种原因未取得毕业资格的人。-辍学是指没有能修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中途退学的人。,(三)境外人员普查表本户地址(具体说明见短表部分)按人填报项目每个境外人员都填报(8项)只限港、澳、台地区的居民填报(3项),R1.姓名R2.与户主关系(与短表R2相同)R3.性别(与短表R3相同)R4.出生年月(与短表R4相同)R5.来大陆或来华目的R6.已在大陆或在华居住时间R7.受教育程度(与短表R12相同)(没有6岁的限制)R8.身份或国籍,每个境外人员都填报的项目,R1.姓名,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直接在划定的空白处填写。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外籍人员的姓名最好用中文填写,也可以用其它文字填写。,R5.来大陆或来华目的,指被登记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逗留的原因。设有六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有多种目的的,确定一项作为主要目的。,R6.已在大陆或在华居住时间,指被登记人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时间。设有六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R8.身份或国籍,指被登记人是香港居民、澳门居民还是台湾地区居民。如果是外国人,还应填写国籍。可参照国籍代码表填写。国籍最好用中文填写,如果不知道中文名的,也可以用其它文字填写。,只限港、澳、台地区的居民填报的项目,R9.过去六个月回港澳台居住时间R10行业R11职业,R9.过去六个月回港澳台居住时间,指被登记人于2010年5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的6个月期间在港澳台居住的时间。设有六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R10行业,指被登记人的工作单位主要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类别,按标准答案据情圈填。由港澳台15周岁及以上有工作的人员填写。,R11职业,指被登记人所从事的工作类别。按标准答案据情圈填。由港澳台15周岁及以上有工作的人员填写。,(四)死亡人口调查表普查小区地址按人填报项目每个死亡人口都登记的项目(6项)死亡时满6周岁的人登记(1项)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等级(1项)注意:凡在普查表户记录H4_2中,已登记了“2009.11.1-2010.10.31死亡人口”的户,还要登记死亡人口的具体情况。,普查小区地址,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只填写普查小区地址,没有户地址。,S1.户编号S2.姓名S3.性别S4.出生时间S5.死亡时间S6.民族死亡时满6周岁的人登记的项目S7.受教育程度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登记的项目S8.婚姻状况,每个死亡人口都登记的项目,S1.户编号与死亡人口生前所在户的普查表户记录H1一致。S2.姓名直接在汉字框中填写死亡人口的姓名,写不全的填在下方空白处。S3.性别圈填死亡人口的性别。S4.出生时间填写死亡人口出生时的年份和月份。横线上填写阿拉伯数字。,S5.死亡时间,填写死亡人口死亡时的月份和死亡时的年龄。普查员需根据2009年11月1日-2010年10月31日死亡人口的死亡月份计算出其死亡时的周岁年龄。,12,90,死亡时周岁计算公式:当出生月死亡月时,周岁年龄=死亡年-出生年-1当出生月死亡月时,周岁年龄=死亡年-出生年,死亡时满6周岁的人登记的项目,S7.受教育程度圈填死亡人口死亡时的受教育程度。具体填写要求与普查表短表R12相同。,死亡时满15周岁的人登记的项目,S8.婚姻状况圈填死亡人口死亡时的婚姻状况。具体填写要求与普查表长表R23相同。,注意,为了保证死亡人口的登记质量,普查员在入户普查登记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登记死亡人口时,一般以死亡人口死亡前的经常居住地为其登记地,而不以死亡发生时的地点(如医院等)为登记地。本户常住人口中有死亡的,不论其与该户有无亲属关系,都应该作为该户的死亡人口予以登记。对于无法确定死亡人口经常居住地,或普查登记时与死亡人口的经常居住地联系不上的,如孤寡老人、流动人口死亡的,一律在死亡发生地登记。,普查员不要忘记给全户死亡户填写普查表短表,户编号填写“999”。除填写“H1.户编号”外,只填写“H4_2.2009.11.1-2010.10.31死亡人口”,其他户记录和人记录项目均不再登记。,回顾前面所讲:要求一、掌握普查对象和标准时间二、掌握四种表填写的对象、填写的方法和改错的方法三、明确各项指标的涵义,正确填写各项指标四、注意特殊规定的掌握五、表填写的完整、准确、整洁六、注意询问方式和填表技巧,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