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545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汉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汉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由氧气、氢气、甲烷等无机物演变而来B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实现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米勒的实验模拟了生命起源的全部过程2 . 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B有外骨骼,具有蜕皮现象C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D身体一般分为头部、腹部3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B最短的食物链是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C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合欢树4 . 瓢虫以蚜虫为食。科研工作者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瓢虫和蚜虫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蚜虫,b代表瓢虫B瓢虫和蚜虫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蚜虫获得的能量只有部分传递给瓢虫D瓢虫捕食蚜虫完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 下列生物进化顺序中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B两栖类爬行类鸟类C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D鱼类哺乳类爬行类6 . 人与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如下表,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生物黑猩猩猕猴牛鸡鲨鱼苍蝇差异0110122325A黑猩猩B苍蝇C猕猴D鲨鱼7 . 学习了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 )A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C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8 . 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A鲸鱼B鱿鱼C带鱼D娃娃鱼9 .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10 . 环境监测涉及范围广泛,方法多种多样。常用不同的指示植物进行野外大气污染的监测。下列哪种植物是常用来监测二氧化硫的( )A烟草B苔藓C菜豆D舟藻11 . 要使动物长时间存活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必须提供( )A氧气B水C足够的有机物D太阳能12 . 关于自然选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B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C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13 . 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组别裸地组草坪组灌木丛组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69.7%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实验应选择在没有水洼的地方进行C该探究中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小于灌木丛14 . 山顶、山腰、山脚长生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土壤D温度15 . 研究人类起源问题需要各种证据,但以下不可以作为这方面的研究证据的是( )A各种传说B古人类的遗体C古人类的遗物D古人类的化石16 . 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C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D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17 . 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18 . 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一对古生物化石,经过研究发现竟然是一对雌雄孔子鸟化石,两只鸟深情对望,姿态优美动人,堪称1亿多年前的“爱情鸟”。关于孔子鸟化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孔子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没有低等生物的化石D生物越高等,出现的地层地质年代越晚近19 .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BCD20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B人类和类人猿都用语言文字交流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21 . 上海世博会期间展出化石珍品“中华龙鸟”,其形态结构特点介于鸟类和爬行类之间该化石说明了( )哺乳动物和鸟类有不同的祖先说明龙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动物鸟类的祖先是传说中的龙鸟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ABCD22 . 一个湖泊被难以降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 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鱼鹰B鱼C水蚤D藻类23 .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不包括A水B病毒C阳光D空气24 .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方法5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最合理的推测是( )A向日葵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B生物是不断进化的C果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酵母菌D黑猩猩与人类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25 . 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超级细菌不断出现,其超强的耐药性变异让人们几乎束手无策。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不能完全将其杀死B各种抗生素都可诱导细菌定向发生耐药性的变异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个体生存下来D耐药性强的细菌繁殖力比不耐药细菌的繁殖力强26 . 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繁殖后代的需要B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发达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C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D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27 .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是( )A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B人类利用和制造工具,类人猿使用天然工具C人类有丰富的语言,类人猿无语言能力D以上三项都是28 . 以下植物中出现最早的类群是( )A裸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29 . 人类起源于A大猩猩B猕猴C森林古猿D类人猿30 . “超级细菌”是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合理利用抗生素的关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细菌都能变异成超级细菌B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强C超级细菌的耐药性不可以遗传D加大抗生素用量可杀灭超级细菌二、综合题31 . 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全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2)图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_,短颈的变异是_。(3)图说明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的个体被淘汰掉。(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改变而引起的。(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适应者_,不适应被_,这就是达尔文提出的_。32 .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同时生物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表明了_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2)有一种哺乳动物,其体形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都较为短小,它适于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这一事例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_关系。(4)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_;没有动物的原因是_。33 .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尝试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氢气、_、甲烷、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_的成分。B和C内的液体相当于_。(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_为其提供能量。(3)米勒出的结论是_。34 . 通过测定并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化学结构,发现他们都含有104个氨基酸,序列很相似,但有差别。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别的数目,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又恰好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远近相对应,据下表回答问题:生物种类黑猩猩猕猴兔鸡龟蛇小麦酵母菌氨基酸差异数0191315233544(1)表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_,原始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由_动物进化而来的。(2)从上表看,人和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_。(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_方面为生物的_提供了证据。(4)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35 . 如图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生殖发育方面,B比鸟类高等的是_(2)图中(D)代表的是_,它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而进化为代表不同生物的两大主干(3)图中(A)代表_(4)图中的(C)用_和_呼吸,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三、实验探究题36 .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SLMiller)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一类机物),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实验中,A装置代表_;B代表_;正、负极放电产生火花代表当时的_。(2)从B到C过程,实际上模拟_过程。(3)米勒得出的结论是:_。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