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538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D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B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C家蚕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蝗虫的发育是属于完全变态发育3 . 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的原因是( )A草履虫身体轻,漂浮在表层B表层营养丰富C草履虫有趋光性,分布在表层D表层含氧量高,草履虫比较集中4 . 下图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A卵生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有脊椎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B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所有细胞都具有线粒体6 .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濒危的现代猿类呢?( )A赶尽杀绝,避免其与人类争夺资源B圈养起来,供人们观赏C和平共处,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D漠不关心,任其自生自灭7 . 下列植物与小麦所具有的特征相同的是A菊B苹果C棉花D郁金香8 . 图是发酵现象的实验:在瓶内的温开水中加入糖和酵母,搅拌后瓶中的液体会冒出气泡,套在瓶口的原本瘪的气球会胀大。气球中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9 . 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123A血液血浆血细胞B染色体基因DNAC生态系统食物链绿色植物D分解者细菌真菌AABBCCDD10 . 我们保护珍稀动物最有效的办法是( )A人工养殖B建立自然保护区C不许打猎任何动物D不许食用动物肉11 . “生态系统非生物部分阳光”三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下例选项符合这种内在联系的是( )A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B运动系统骨骼骨骼肌C界纲目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2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经央视经典咏流传 播出后,广为传唱。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其不具有的结构是A花B茎C叶D孢子13 . 校园中伟岸挺拔的法国梧桐树,其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14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正确的是( )实验活动操作步骤操作目的A练习使用显微镜转动转换器调节光线强弱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直接加热使叶片脱色C观察叶片结构用稀碘液染色把细胞核染成深色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洁净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原有形态AA BB CC DD15 . 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找到叶肉细胞即可换成高倍镜。B因为藓类植物叶片大,在高倍镜下易找到,可直接用高倍镜观察。C换上高倍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用细准焦螺旋调节。D为使在高倍镜下视野更亮,可使用大光圈或凹面镜。16 .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这说明生( )A能适应环境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17 . 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D和为上皮组织18 . 处于下列哪种状态的动物,最容易被青蛙捕食( )A死亡的昆虫B装死的甲虫C静止不动的蝗虫D低空飞行的蚊子19 .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按右表在三个大棚内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20 . 梅、兰、竹、菊,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兰花象征淡泊的品质;竹象征刚正不阿的性格,;菊花象征隐士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B“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是因为竹子没有形成层C梅与菊属于双子叶植物,兰与竹属于单子叶植物D花团锦簇的菊花是由许多小花构成的花序21 . 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都有根、茎、叶B都有输导组织C都有叶绿体D都有孢子22 .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B生物都能进行呼吸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由细胞构成23 . 有耳垂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由隐性基因a控制,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生下的女儿无耳垂,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ABAaCAA或AaDaa24 . 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如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分别为( )A装片、目镜B装片、装片C目镜、目镜D目镜、装片二、填空题25 . 目前,由于_和_缩减的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26 . 你知道为什么小白兔属于哺乳动物类吗?那是因为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_和_的特征。三、连线题27 .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在一起。四、综合题28 . 回忆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操作过程完成下列各题:(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2)如果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那应改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图二观察细胞时发现有气泡,可能是图一的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填序号)。(4)要将图二的甲转化成乙,应先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此时视野会变_(填“亮”或“暗”),若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则还应转动_使物象更清晰。29 . 如图是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过程表示_细胞分裂;B过程表示_细胞分裂。(2)A和B过程中首先分裂的是_,然后是_分成2分,如果是动物细胞,_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如果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_和_并且每一部分含一个_。(3)细胞的分裂使细胞_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_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_。(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_的变化最明显,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_,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等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_,新细胞与原细胞的形态和数目也_。30 . 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填序号)。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2)大豆植株在由小长大过程中,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水和_。这种成分主要由根尖的_吸收,再由茎中的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3)b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_。(4)大豆种子结构中的_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填数字序号)。(5)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的变化是_。(6)大豆植株上结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_。(7)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_。31 . 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l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酌碘液。 实验结果发现: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_。(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 _。(填写滤纸编号)(3)实验结果表明,_(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五、实验探究题32 . 小燕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其变量是(2)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3)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叶片小燕为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小燕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是33 . 现有能萌发的绿豆种子、清水、食醋、培养皿、滤纸、pH试纸、纱布等材料用具。某实验小组选用上述材料用具,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请你帮他们完成这个探究方案。(1)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_。(3)实验步骤:A制备“模拟酸雨”:向食醋中加入清水,调节pH为4左右,模拟酸雨;B取两个同种型号大小合适的培养皿,分别编号1、2;C在两个培养皿中铺一层滤纸;D在1内加入适量清水,2内加入_。E在1、2内均匀摆上大小相同、籽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各50粒;F将两个培养皿都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观察一周,并记录统计_。(4)预期实验结果:1中的种子发芽率高,2中的种子发芽率低。(5)若实验真出现预期的结果,则得出结论:_(6)要想得出可靠结论,你认为该实验小组只用绿豆种子做实验行吗?_。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