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项辅导》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258423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5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项辅导》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文言文专项辅导》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文言文专项辅导》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专项辅导,一、文言文实词,何为实词?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与虚词相对。,复习文言文实词应注重以下四种情况:,1、古今通假字现象2、古今异义现象3、一词多义现象4、词类活用现象,1、通假字,定义:本应该用“甲”字,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其他字去代替它,代替的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反,通“返”。与朱元思书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马说,读音:凡通假字都应该读本来字的音。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解释:如果要求解释通假字,一定要先说“某”字通“某”字,并解释意思。如: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学习通假字应遵循以下规律:,1、同音替代。如: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送东阳马生序2、音近替代。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3、形近替代。如:将军被坚执锐。被,通“披”。陈涉世家,注意:通假字,只是两个字相通用,两个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2、古今异义,定义: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词语的意义有所不同,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一)词义扩大,就是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则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孟子: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二)词义缩小,就是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词义缩小了。如:“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外,还指自己家庭成员。今义仅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不包括自己家庭成员)“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子的配偶。“臭”古代表示气味。今义表示坏的气味。,(三)词义转移,就是在古代是这一方面的意思,而今天却变成另一个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今义指鼻涕。“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四)词义弱化,就是在古代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意义较弱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今义表示埋怨、责备。(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五)词义强化,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现在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义表示仇恨、怀恨。(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六)感情色彩的变化,指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意思的改变是分不开的。如:“爪牙”古代指得力的助手,属褒义词。今义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三、一词多义,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平时必须注重积累。下面介绍文言文实词推断意义的几种方法:,1、代入法,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多数,比如:走,妻,子,食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先把这个词组成若干个双音节词,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可以推断出一些词语的意义。,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心,安全,安稳,安逸,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拜见,看见,会见,召见,2、根据造字法进行推断,形声字占汉字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形旁就是这个字的义符,即字的意义与形旁有关。如:凡“心”旁的字大都与“心理”有联系,凡是“扌”旁的字大都指动作,凡是“辶”的字都与“走”有一定联系。,例:,余自其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到去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造左公第,侯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左忠毅公逸事到,往。,3、利用互文,对偶等修辞推断词义,有些文句的结构整齐,那么处于同一位置上的词应该用法一致,词义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寻求词语的正确意思。,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4、借助汉语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成分,然后可以迅速判断其用法及词性。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王”不可解释为“大王”,而应解释为“称王”。,5、借助成语来推断词语的意义,成语大多是由古文中提炼出来的,一些字词的意义也是相近的。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借助成语的意义来推断词语的意义。,会天大雨,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尺度、测量“审时度势”duo估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日薄西山”迫近,接近,6、联系课本推断词义,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课文中大部分都出现过,可以借助有关词句中的用法,相互对照,辨其异同,确定含义。,例:,“故”字,初中阶段学过的大致有五种解释: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旧的3、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故意4、公问其故。曹刿论战缘故,原因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原来的,7、掌握最基本的义项,古代的词语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侯往往各个义项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掌握了最基本的义项后,就很容易找到其引申义。,如:,“策”的意思是“马鞭子”,由“马鞭”引申为“鞭打”的意思。“笞”的意思是“竹板”,由“竹板”引申为“用竹板打的意思”。,四、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语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它主要包括六种形式: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3、动词活用作名词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名词后面带了宾语(这个宾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代词),那么这个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守”“守”活用为动词就,解释为“做太守”再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策”活用为动词,本义为“马鞭”,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用鞭子打”。,如果名词后面带了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于霸上”作补语,“军”活用为名词,解释为“驻守军队”又如:一狼洞其中。狼“其中”作补语,“洞”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打洞”。,名词前如有能愿动词修饰,那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前有了能愿动词“能”修饰,因而“名”活用为动词,意思为“说出”。再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前”的前面有了“敢”修饰,因而“前”活用为动词,意思为“上前”。,如果名词前有状语修饰,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a、被否定副词状语修饰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长藤蔓,长冗枝b、被一般副词状语修饰如: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用手指,用眼睛注视。,还有些名词也活用为动词,它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这就要根据上下文开判断。如:下视其辙。曹刿论战“下”作动词,解释为“跳下车”,2、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状语,是指名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临时充当状语,具有修饰谓语动词的语法功能。名词作状语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表比喻:翻译时,可以翻译成像一样,“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放在动词“坐”的前面,用作“坐”的状语,不能解释为“狗”,而应解释为“像狗一样”。“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修饰动词“折”,解释为“像北斗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解释为“像蛇那样”。,表行动、动作的工具或方式。翻译成“用”或“以(从).”的结构形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作状语,解释为“用箕畚”,表示运土石的工具。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木格”表示贮藏的方式,作“贮”的状语,可解释为“用木格”。,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方向。,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北”:向北;“南”:向南道遇水,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作名词状语,意思是“在路上”或“在途中”。,时间名词作状语,可以表“时间”。还可以表“动作行为的发展变化”。,常见的如“日”“月”“岁”等字,如果表示时间,就可以翻译成“每天(天天)”“每月(月月)”“每年(年年)”等;如果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变化,就可以翻译成“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一月月地(一月比一月)”“一年年地(一年比一年)”等。,如:a、表时间,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日:每天岁:每年,b、表动作行为的发展变化,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日”和“月”表示行为的发展变化,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年年地”。,3、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如果处在主语、宾语等名词常处的位置上,或者被定语修饰,就活用为名词。因为动词不做主语和宾语,也不被定语修饰。,处于主语位置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往来”本来是动词,但在这里作主语,活用为名词,译为“来来往往的人”。,处于宾语位置上,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礼记“遗”处于宾语的位置,活用为名词,译为“遗金”。,被定语修饰,a、代词定语如果动词有代词此、斯、其等,那么这个动词活用为名词。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故事二则织:织的布。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黄生借书说切:迫切的心情。,b、数词定语如果动词前有数词,那么这个动词活用为名词。百废俱兴。岳阳楼记废:荒废的事业一屠晚归。狼屠:屠户,领属性的带有结构助词“之”的定语修饰,如果动词前有结构助词“之”,那么这个动词一般活用为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之: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等定语修饰,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名词。,处于主语的位置,优劣得所。出师表“优劣”处于主语的位置,因而活用为名词,解释为“才能出众的人”和“才能一般的人”。,处于宾语的位置,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固的盔甲锐:锐利的武器,被“其”“之”等定语修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长:长度众妙毕备。口技妙:妙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