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0273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20版中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l)遁形(dn)溃退(ku)油光可鉴(jin)B咆哮(po)揪紧(ji)畸形(j)正襟危坐(jng)C粗糙(co)滞留(zh)骤雨(zhu)杳无消息(yo)D湛蓝(zhn)初衷(zng)发髻(j)广袤无垠(mo)2 . 下列活动与清明节无关的一项是( )A扫墓B荡秋千C插柳D踩高跷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审视晋商发展的历史,探索晋商发迹的秘密,借鉴晋商成功的经验。”一句中“发展的历史”“发迹的秘密”同“很委屈”的短语类型相同,都是偏正短语。B“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创造奇迹”。C“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经蒸、酵、熏、淋、晒的过程酿造而成。”这一句属于说明性的文字。D“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个句子是祈使句。4 .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抢救民间家书,就是家书文化,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家庭的和睦,和谐社会。”季羡林先生的这句话,为那些在期盼、惦念时翩然而至的书信勾勒出了一个温柔绵长的影子。A守护传承共建维系B传承守护维系共建C维系传承共建守护D守护维系传承共建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这无可置疑,必须坚持。B教师在课堂上应在学生习以为常的地方挖掘出新东西来,这样才有吸引力。C铃声一响,一身西装的肖鹰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D父亲失业后,整日里长吁短叹,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6 .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祖国各地,有名的塔和无名的塔,真是数不胜数,千姿百态。(把“有名的塔和无名的塔”改为“有名气的塔和无名气的塔”)B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了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后,舞者们那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声还萦绕在观众的耳边。(把“萦绕在观众耳边”改为“浮现在观众的脑海”)C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无时无刻不在”)D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删去“大多”或者“为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李慧勇的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一文,完成下列小题。近日潜心阅读,看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细节。上世纪60年代,针对大家的撰书建议,周恩来同志回应:“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周恩来虚怀若谷、躬身自省的品格,映照着不凡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仰、感怀。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不仅仅是一种性格特质,也能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胸襟气量。回溯历史,古人常有“吾不如也”的感慨。刘邦坦言自己“不如子房”“不如萧何”“不如韩信”;狂傲不羁如诗仙李白,也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不如”他人并不可怕,也不必觉得尴尬。对个体来说,时常省思、认清差距,不仅无损颜面,反而会因冷静清醒而大有裨益。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平日严于律己,为人低调谦和。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面对任命提拔要越来越谨慎,甚至连走路都靠墙走,只需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古人云:“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事实证明,无论一个人掌控多大权势、拥有多少财富,只有心存敬畏、戒骄戒躁、平和待人,才能在谦逊中不断长进,赢得尊敬。“做到严和实,最难最核心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判断一个人谦逊与否,关键看其能否认真审视自我,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时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骄傲自满者,易折戟沉沙;,。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谦自省的觉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陷入自大自恋的迷宫。孔繁森有句名言:“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看淡业已取得的成绩与功劳,放低身段、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个人才能以实际行动诠释奋发进取,累积自身优势。正所谓“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志存高远、襟怀坦荡,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容得下批评,时刻观照内心,凡事反求诸己,就能超越自我,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越丰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人亦如此。弯下腰来、真诚谦逊,注重涵养谦卑之心与进取之志,我们终将行稳致远,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7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结合语境,在第段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语句,使之与前句形成对偶。(2)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9 .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缺乏自谦自省的觉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陷入自大自恋的迷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私塾教育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0 . 文章-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11 .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12 . 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13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1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我的耳朵是一间房(1)夏天的清晨,常会听到麻雀的叫声;冬天有雪时需到雪化的午后,得耐心等,也需缘分,能在窗前听到麻雀梳理羽毛的声音。(2)鸟儿的声音里一定有歌声吧,细心听,婉转成曲。此时人的耳朵,如一间可以独享的演奏房,麻雀会来清扬一曲,清风会拨弦几缕,花香会舞动韵脚数枚。(3)在一株平平常常的花草前凝神,几朵欲开的茉莉,或团团簇簇欲绽的米兰,仿佛一刹那就要用满枝的花语推门而入,围坐在我耳朵的房间里,一句一句说给我听。翻几页书时,诗词里那些动人的故事,主角早地不请自来,在我的耳朵里嘤嘤私语。(4)很多时候,我就那样坐着,我坐于寂静里,我的耳朵里却热闹而美好。想起作家王开岭在文章中提到的声音:“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5)我非常喜欢这段描述,喜欢那位伟大的房客。因为我知道,寂静之声,是禅之美,难以言说。明明周身嘈杂,但内在自有一份寂美。(6)能住进耳朵里的,永远是备受欢迎之客。比如唱进心里的曲子,声音悦耳,绕怀不去,你会觉得内心寂静,无限美好。(7)我们的耳朵是一间间房,一生之中,时时像一个个旅馆,收留着各种各样的房客。渐渐的,我们也许学会了闭门谢客,只将房间清雅示人,邀请心仪欢喜的客人来住。或一溪水声,或一窗月语,或一截往事喃喃。(8)对于耳朵这间房而言,最伤感的也许莫过于,我们古时的曲再也没法飘满每一个角落了。比如马致远的散曲。把一个俗世与雅事,写得那样透心,非常人所能致,再谱上一曲,在一个耳朵一个耳朵里传唱,悦人心神。(9)有评说,其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难怪太和正音谱评其散曲为“如朝阳鸣凤”,评说:“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10)我们的耳朵注定无福享受了。我们的耳朵,现在只住繁华、喧嚣、纷争之声,只是偶尔会听到一些类似古时的曲,感觉它是从心里弹起,以一颗古意的心,以真意为弦,浅浅地奏进你的耳朵。虽然永远不知是否接近古曲,但抵达耳朵里的声音,却多了几分纯净、清扬。或许,这就足够了。(11)我是那么喜欢夏日的花影。每每走在路上,耳朵里灌着人声、车声、蝉鸣声,我仍不觉得聒噪,因为路上总有花树,总有花影,清清凉凉,被风抚着,又似流水声,清幽解暑。明明是熙攘之声,耳朵里却流着清泉,住着花影。那些聒噪,永远被挡在耳朵的房间之外。(12)秋声、冬语,因为少了夏的聒噪,更容易住进一个人的耳朵。听一丝丝凉,感觉耳朵的房间里,秋风客、雪夜归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暖的。(13)我的耳朵是一间房,住清风,住明月,住花香,住光阴。我听过名利的滔滔不绝,我听过金钱的喋喋不休,我听过命运的咄咄逼人,可是我的耳朵清风开窗、花月挂帘,案几清幽、书页泛旧。能住下的客人,太少了。但于我而言,已足够了。润书的雨声,空山松子落棋盘声,花间丝竹声,月色翻书声,或带岭上白云来的人的笑语,结篱种菊的人的浅吟(14)我知道,拥有这样的客人,耳无尘,心素闲,得之是一生之幸。(1)文章第(4)自然段写到:“我坐于寂静里,我的耳朵里却热闹而美好。”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我”产生“热闹而美好”感觉的原因有哪些。(2)“房客”“客人”等词在文中出现多次,但含义有差别。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不同意思。我们的耳朵是一间间房,一生之中,时时像一个个旅馆,收留着各种各样的房客。渐渐的,我们也许学会了闭门谢客,只将房间清雅示人,邀请心仪欢喜的客人来住。房客:客:(3)读文章第810自然段内容,然后回答: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古时的曲再也没法飘满每一个角落”是最伤感”的事情?(4)文章1114自然段,作者在介绍自己听到的种种美好声音的过程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作者的生活态度概括表述出来。三、句子默写15 . 按要求填写。(1)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3)_,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4)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两句诗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6)完整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_,_。_,_。四、诗歌鉴赏16 . 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五、名著阅读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语段: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情。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情,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这段文字出自_,主要写了_与父亲的“斗争”,体现出他_的个性。(2)列举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_。六、综合性学习18 . 仔细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义。七、作文19 .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谢谢你原谅了我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之人,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作文要求:(1)表达真实情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