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0236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2020年度中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天问中的离骚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喻指书信。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举办好本次读书节,4月初,学生会发布了题为“我的青春,我的阅读”,动员大家一起投身到读书活动中去。B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C责任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信念。对青年人来说,有没有责任心是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D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和吸引了相当一批的读者。3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C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灵柩ji妖娆廓gu然无累重蹈覆撤B襁qing褓棱驾媚mi上欺下断章取义C亵xi渎陨落怒不可遏脑羞成怒D扶掖y繁衍恪k尽职守一抔黄土二、现代文阅读(二)少些模仿,多些创新刘根生如今,我们好像进入了文化“模仿秀”时代。一台旅游演出作品印象刘三姐火了,印象某某便在各地四处开花。一部谍战剧潜伏走红,各种谍战题材电视剧便热映各大荧屏。一个电视娱乐节目打响,各大电视台便都开始闹腾。一部经典作品翻拍成功,经典翻拍便开始泛滥。从天安门到世博中国馆到鸟巢,这些建筑在不少地方都有“山寨版”。就连城市也变得“惊人相似”,以致我们行走在各个城市之间,越来越没有陌生感。若说先行者抛出的是一块“玉”,盲目跟风之作便是一块块“砖”。对模仿,我们当然不能一概否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可赞,如果后来者能“吃”出新方法,吃出新意境,照样可嘉。创新往往也需要模仿,在和别人差距比较大的时候,模仿常常是创新的第一步。但创新绝不止于模仿,而是在消化吸收之后推陈出新,以求后来居上。如果总是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就不仅显得僵化呆板,也必致新意全无。如此“模仿秀”当然就让人乏味了。古人写文章,推崇“三番来者”论。“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作文如此,文化创作亦是如此。看到成功先例仅是有了“第一番来者”境界。穷其奥秘,了解成功的内在规律则可谓有了“第二番来者”。把成功的内在规律与斯时斯地斯情斯境相结合、相吻合,才算“第三番来者”。在此基础上精打细磨、精雕细琢,才可能造出更优更美之“玉”来。如果有了“第一番来者”,就迫不及待地照搬,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拿着别人底片再冲洗一张照片。止步于模仿,诚然是创新能力不足的缘故,也与一种“寄生心理”有关。当一种新的文化创意被市场接纳,并产生巨大效益之后,还同时会形成一种“市场效应”,市场会对这类文化创意充满期待和需求。文化寄生者们瞄准的就是这个新的市场需求空间,通过快速生产出模仿作品,满足市场需求而图利。受众消费这些模仿作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时,模仿作品往往也在图得小利或血本无归之后淡出市场。当年,鲁迅先生有感于中国人求同心理太重而呼吁:“向庸众宣战!”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模仿秀”的存在,还基于这样一种“庸众心理”。也就是你会的,我也要会;你能做,我也能做。当一些电视台苦于无好节目吸引人之际,突见一节目火爆,觉得不过尔尔我也能行,于是立马跟进。这种“庸众心理”的本质,只在于“找齐”而非超越。文化创造“向庸众宣战”,即是要改造这种“庸众心理”,建树一种“你强,我比你更强”的竞争意识,培养一种“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选自人民日报 2010年12月8日)5 . 文章第段列举了多个文化“模仿秀”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6 . “若说先行者抛出的是一块玉,盲目跟风之作便是一块块砖。”句中加点的“玉”“砖”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7 . 结合文意,说说能否将本文题目“少些模仿,多些创新”改为“不要模仿,只要创新”。为什么?8 . 选文最后说“建树一种你强,我比你更强的竞争意识,培养一种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说说我们该怎样培养“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阅读文章,完成小题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苑广阔智能手机和电脑让用户可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字。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甚至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便以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为题,对此给予了报道。国外媒体对中国汉字书写的报道,关注的只是现象本身,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手机和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这一问题其实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类似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一经推出马上掀起了收视高潮。这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传承汉字书写和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电视节目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生活,在奖金和大赛名次的刺激之下,电视节目上的激烈角逐与精彩表现,并不能掩盖汉字书写在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尴尬现实。汉字既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来说,汉字每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都包含着文化、文明与历史。所以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而要想完成这种传承,则主要通过书写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画勾勒汉字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深切体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与文明。现在各种智能输入法唯一追求的就是速度和效率,其代价则是剥夺了我们在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过程中的品味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这才是汉字书写之所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有人也许会说,产生手写汉字尴尬局面的真正原因“没用了”。问题果真如此吗?即便你可以打印公文、报告,但是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必定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你更加真诚与友善。更别说一封手写的家书,给远方亲人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是任何打印字体都无法替代的。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当别人的求职信都千篇一律用打印稿,而只有你用或遒劲或娟秀漂亮书法来书写,它必然更加能够打动人心。这么说,并不是要人们放弃电脑和打印机,而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拿起笔来,写下一段文字,其实是件很美好,很“走心”的事情。(选自2014年9月羊城晚报)9 . 针对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10 . 文中的第段在说理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11 . 写出你对汉字书写的几点认识或做法。三、句子默写12 .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八则)_,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东风不与周郎便,_(_)赤壁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达诗人攀登人生 顶峰抱负的诗句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节选自庄子這遥游)(注)穷发:穷,尽;发,草木,植被。指不毛之地,沙漠。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化而为鸟化:(2)怒而飞怒:(3)天池也天池:(4)其广数千里广:(5)未有知其修者修:14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15 . (甲)(乙)两文中所述之鲲鹏,借助于飞到“南冥”,其目的是16 . 你从鲲鹏身上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五、综合性学习17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学习了“狼”专题后,班级开展“狼”专题研究活动。1)写出关于狼的成语两个: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谚语,请写出三个来,并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 3)母狼的智慧中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作者这么说有何根据?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六、命题作文18 . 写作微笑,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能给人带来信心。人生从来没有永远平坦的道路,也从来不会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微笑面对。请以“微笑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