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8010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回答下列小题。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刘世河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1 . 请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2 . 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3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段开门见山点出话题,并与标题相呼应。“非家乡的炊烟莫属”以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肯定的含义,加强了语气,突出了炊烟在思乡主题中的重要地位。B第段是过渡段,通过“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诗,引出下文话题,引起对儿时自家炊烟的回忆。C第段母亲的话“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突出了在物质匮乏时期一家人对饭香的期待。D文中作者多次引用诗词中炊烟的描写,将普通的乡村景象上升到文学意向的高度,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E文章采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笔触平实而富有文采,感情真挚,读来温情满怀。4 . 本文借写故乡的炊烟,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春(节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5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仿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6 . 从修辞角度赏析“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7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的三个比喻为什么不能调换顺序?8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生动传神,请你具体说说其表达效果。二、对比阅读(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暝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杨时传)9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四支僵劲支:(2)主人日再食食:(3)缀公卿之后缀:(4)时盖年四十矣盖:(5)颐偶瞑坐瞑:10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11 . (甲)选文采用_的写法突出了自己小时候艰苦的求学经历。(乙)选文能概括出的一个成语是:_12 . 宋濂和杨时的求学经历,对你的求学和成长有哪些启示?(不少于两条。)三、句子默写13 . 默写。(1)长风破浪会有时,_。(2)_,各领风骚数百年。(3)问渠那得清如许,_。(4)_,一览众山小。(5)_,绝知此事要躬行。(6)业精于勤荒于嬉,_。(7)_,秋水共长天一色。(8)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的两句诗是_,_。四、名著阅读14 . 根据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本文段选自(作者)的散文集(2)最后一段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五、综合性学习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我徘徊于我收藏的珍宝之间时,一切与我生命无关的,我觉得自己像条蛀虫,一切不似我笑声轻盈的在黑暗中噬咬着滋生自己的果实我都全部抛弃。我离开了这座( )的监狱。我在时光里奔驰穿su,我不想流连于( )的沉寂,哦,我的心啊,因为我要去寻找我永恒的青春;行吟诗人在你战车里舞蹈。(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徘( )徊收藏( )穿su( )(2)根据句子的意思,从“腐烂”“迂腐”“腐朽”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3)“奔驰”的“驰”与下面哪项词语中的“驰”意思相同( )A心驰神往B风驰电掣C驰名中外(4)请将诗歌中画线的三句诗,改写成一个句子。16 . 今年在欢庆国庆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国家兴旺,人月亮圆。值此国庆、中秋佳节,我校九年级的学生共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你来参加。(1)活动我宣传九年级(1)班准备围绕“中秋节”开展一次班级内的学习活动,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_(2)核心价值我倡议九年级(4)班的同学们紧跟时代,决定把“振兴中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开始前,你发现陈洁同学的部分发言稿存在一些问题:同学们,“振兴中华”,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身体力行的标杆。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坚决自己的信念。B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为国家的建设努力奋斗吧!A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改为“_”。B处画线句中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_”一词删除。(3)参与活动我践行九年级(5)班的同学们准备在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开展“过佳节、庆中秋”的活动,届时想要邀请王老师到教室里来为大家讲一讲中秋文化。大家让你担任学生代表去邀请王老师,你会怎么说?_六、作文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命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很多事,很多风景,很多书,很多,有些遇见会不经意地丢在我们的身后,有些遇到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甚至改变了我们。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得少于600字。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