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827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说”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比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B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D在生活中,有一些古代常用的借代词沿用至今,如手足(指兄弟)、巾帼(指女子)、桃李(指学生)、桑梓(指家乡)等。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分)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B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我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D日前,有关媒体公布了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来持续走低。二、字词书写3 . 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阅读是春天里的最美风景,让我们沉浸(_)其中而不觉;阅读是旅途中的悦目画卷,令我们目不暇接而自失;阅读是人生成长的行走方式,使我们于省(_)察之中渐行渐远。三、现代文阅读附加题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索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上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的臂部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这个地方有“西方平安”的意思,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京向西南坐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这个终点站。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那条宽阔的浊流从西藏边缘往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北面进入内蒙古的绥远省,经后曲曲折折地向东流行许多英里,又折而向南,穿过长城而构成陕西、山西两省的分界线。当时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这个区域同中国诞生地的最初疆界差不多相符,真可谓历史的巧合。数千年前,中国人当初就是在这一带形成统一的民族的。4 .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_。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本用了_这个书名。5 . 在“去西安的慢车”中作者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身上不舒服但是却又非常的兴奋?6 . 联系原著,谈谈斯诺是带着哪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前往“红色中国”的。(至少三个)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碎暖包利民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籍,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正奇怪它怎么进入到我藏书的行列中。那张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很是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上大学时,我在学生会的宣传部,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快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一看,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况且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写了多张纸条,团成团四处抛飞。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而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悄悄地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而自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听从敬服。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许多纸条粘贴在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每一字每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我的一个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她说她也有亲情,她同样在母亲的爱中成长。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已经塑了封,急促的字迹,仿佛临时匆匆写就。开始是一串年月日时,估计是她的生日,然后有几句话:“妈妈会心痛一生,会爱你一生,你永远是妈妈最珍贵的宝贝”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呕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在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们,生命,才会于变迁中而不苍凉,生活,才会于坎坷中依然那么多情而美好。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7 . 请阅读选文段,依据示例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_温暖地融入_温暖地召唤8 .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地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9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段写道“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撞开”指用力碰开,突出力量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纸条上的字句带给我的震撼。B“我”布置会场时,在黑板上写了几个美术体大字,会议开始前,自习的学生纷纷离开,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写了错字,不想再留在这里了。C第段写道“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 这句话写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下文。D“我”的朋友被亲生父母抛弃,但她却从不悲伤黯然,也从没有怨恨过抛弃自己的父母,说明她很冷漠,并不关心父母是否在乎自己。E. 文中的老师是一个宽容、智慧的教育者形象,他用自己的教育艺术融入同学之中,让“我”敬服。10 . 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请结合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小确幸”的看法或者感悟。(链接材料)“小确幸”一词出自村上村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它的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你身上时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生活中,小确幸就是这样一些东西: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的东西恰好降价了;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动得最快;完美地磕开了一个鸡蛋;吃妈妈做的炒鸡蛋;当你运动完后,喝的冰镇透了的饮料“唔,是的,就是它”很多事物都可以是“小确幸”,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成。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成语里的歌声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自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欢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子现在的大调转为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间,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自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干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1 . 第段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_。12 . 阅读第、段,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声情并茂”是古人对歌唱的最高追求。B歌女韩娥歌声美妙,歌唱功力深厚,所以一曲唱罢,却能让歌声绕梁三日而不绝。C古人无论在创作还是演唱歌曲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音乐造诣。D列举“高山流水”的典故是为了说明音乐是验证友情的试金石。13 . 第段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14 . 结合本文内容,请归纳古人在歌唱方面的特点。15 . 请为本文续写第段结尾段,要求首尾呼应,总结全文,50字以内。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二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注释)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乞:乞求,请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16 .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B必先苦其心志苦:受苦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而:表示并列的连词D非徒愈病徒:只,仅仅17 .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B曾益其所不能有所广益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左手倚一横木D人恒过然后能改国恒亡18 .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B孟子认为逆境造就人才。第二段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艰苦的磨炼。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使良医不得尽其术。五、对比阅读(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林道人诣谢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选自世说新语)(注释)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 ”指此事。总角:古时儿童头结发成小髻,指代小孩。信:传信的人。恨:遗憾。朝士:朝廷官员。19 .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与林公讲论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流涕抱儿以归C左将军王凝之妻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20 . 用给(乙)文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2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22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23 . 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六、情景默写24 . (题文)古诗文默写。(1)共看明月应垂泪,_。(白居易望月有感)(2)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3)杜甫登楼中作者用“_,_”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4)古诗词中有很多含“马”的诗句,如“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借“马不前”写出了环境的恶劣;“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瘦马写出了旅途的疲惫”。七、名著阅读25 .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和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八、作文26 . 请以“迎着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