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750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B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C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D教师节当天,学校对默默无闻奉献、孜孜不倦教学的辛勤园丁进行了表彰奖励。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B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可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或者“减轻”,或者在“避免”和“减轻中加“或者”)C雾霭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且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开发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作者孔子,名丘,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泰戈尔与冰心分别借助金色花、荷叶这种具体形象来寄托情感。D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4 . 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建造的。A利用现成的洞穴B自己挖掘的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5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要塞塞责悄然说悄悄话屏气凝神摒弃前嫌B拮据据悉敦煌诚惶诚恐来回踱步以己度人C和平和诗着落不着痕迹胡吃海喝齐声喝采D禁锢干涸嫉妒疾风劲草殚精竭虑箪食瓢饮二、现代文阅读千年五色莲冯 昱荷叶田田,莲开于上。叶如碧玉盘,花或粉或白,如少女般洁净。这一口残存不到一半的荷塘,穿越近千年时光,从北宋一路走来,在公元2010年夏天的这个上午,与我邂逅。我想,这样的相遇就是一种缘吧!而千年之前,那位世间最爱莲的人在莲塘边出生,何尝又不是一种缘呢!当年桂岭县衙早已不存,周子祠尚在。祠内立有周氏父子的神牌位,周辅成和他名垂千古的儿子著名文学家周敦颐。从宋到清,塘莲尚在;从清再到现今,莲以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一直繁衍下来,只是莲赖以栖身的那口塘,史书记载有一亩多,现已被那些火柴盒般的现代民房侵占了过半。心痛。连微风也仿佛长了手,揪人的心。只有阳光静静地流淌,如水一样,那般安然与从容。碧玉盘里尚有残留的露珠,它们来了去,去了来,匆匆的生命来不及关心其它事物的长久。那些五色莲呢?它们只在千年之前开了一次!据民国版贺县志载,周辅成考取进士后到桂岭任县令那年,也就是北宋大中祥符年,县衙南边的那口莲塘有一天开了五色花,经冬不落。次年,其子茂叔周敦颐生于县衙中。与莲一样,这位终生爱莲的人,是天地所造化!于是,在千年前的那些夏日,桂岭的乡民们常常会看到:一位翩跹少年,常着一身如莲般素洁的衣裳,踯躅在莲塘边,或漫步,或伫足,或坐于石上,或仰躺在青草丛中,不管如何,他目光始终如一地落在塘里,落在莲的姿影上。朵朵莲花就像那些未被污染的少女,有热烈率性的,却不奔放,只是不声不响地、完完全全地绽开自己最美丽的容颜;有带涩含羞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些还是童矇未开的小女孩子,不时掖藏在碧叶母亲给她遮挡的阴凉里。这少年就是周敦颐。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周敦颐常常流连忘返于桂岭县治南侧的莲塘边,有时甚至忘了回去吃饭,有时竟似痴了一样。但他更多的是一种“远观”,而不会近前“亵玩”,更不会说采下其中一朵。周敦颐自幼喜欢读书,小小年纪,就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带着与生俱来的莲的智性,秉承了桂岭盆地的文气。他在桂岭应科举考试循级而上,登科进士后离开桂岭,被派往江浙一带任职,职位虽然不高,但为官正直,像高洁的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子承父志,一生善文博学,著书立说,写下了太极图说和通书 等著作,终于成就一代理学大师。在莲塘边出生长大的人,他的一生都是无法离开莲的。所幸南方都是莲的天下,可是,在他的心目中,哪里的莲能比得过桂岭的呢?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庐山,在莲花洞创办了濂溪书院,开始收录学生,设堂讲学,教书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流命名为“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并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曰“莲池”。他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性和志向,最终写就了爱莲说,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是这不朽名篇中的千古名句!质本洁来还洁去,熙宁六年六月初七(公元1073年7月14日),周敦颐这位传说由五色莲孕育诞生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终于乘仙风羽化而去。这个上午,在桂岭盆地,天空蓝得像被溪水洗过一样洁净。我纵目寻找,想跨越时空与这位大才子邂逅相遇,却只见白云似雪,从千载的时空悠悠飘过来。有些失望之际,在低首的一瞬,我的目光重新停留在那残存的莲塘上时,突然明白:其实他就在我的面前,只不过已经化作了莲花,一定是洁净如雪的那一朵,正在风中对我颔首微笑五色莲,在桂岭盆地,千年前开过一次。千年之后呢?在桂岭盆地,我期待着6 . 第段写到“这样的相遇就是一种缘”。联系全文,“这样的相遇”有哪些内容?7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段画线句。朵朵莲花就像那些未被污染的少女,有热烈率性的,却不奔放,只是不声不响地、完完全全地绽开自己最美丽的容颜;有带涩含羞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些还是童矇未开的小女孩子,不时掖藏在碧叶母亲给她遮挡的阴凉里。8 . 第段中提到周敦颐的“他的一生都是无法离开莲的。”,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9 . 作者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是这不朽名篇中的千古名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周敦颐怎样的高贵品格?10 . 从内容与结构上分析第段的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冬天,去触摸乡村李丹崖周末回老家去看父母,坐城乡专线列车从公路上下来,我就没有乘车,我想在乡野里走一走,感受一下深冬田野的广袤和空旷。刚一下车,鼻孔里旋即飘满一种泥土的香,这是最踏实的香味,也是最安稳的香味,这些浮游在空气中的小颗粒,我每次闻到它,总会想起“脚踏实地”这个词,宛如一棵大树扎稳了根,不是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依然扎在乡村。在城市里呆久了,人人都想到乡村去转一转,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在时光的河道里漂泊久了都需要适时的回归。生在农村的孩子去乡村是为了了却自己的还乡梦,是一种亲情的维系在佐使,他们是乡间田野上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还拴在故乡门前的桑梓上。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去乡村是为了踏青,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是去农家乐,看起来形式上是为了图个新鲜,其实,也是为了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冬日里,乡间的田野有一些薄雾,但是可见度还是非常高的,薄雾像围巾一样围在村庄的上端,村庄静默如同老人,摇曳生姿的树木像一些扎堆顽皮的孩子,不同地在向着村庄的方向招手。乌鸦在田野上空盘旋,累了就落在树杈上歇脚,黑压压的一片,总让人想起梵高的名画。在老家农村,乌鸦是有些迷信色彩的,它和灰喜鹊形成了一对强烈的反义词,灰喜鹊象征着喜庆,乌鸦则有着不祥之兆,主要体现在乌鸦的叫声,乌鸦在谁家门口叫了,谁家都要遭殃,所以,乡村的孩子从来不敢用弹弓打乌鸦。迷信毕竟是讹传,我们不妨把此讹传看成是农人对鸟雀的一种敬畏。乌鸦在天空连翩滑翔,时而俯身飞下,落在田野里,它们在觅食。土地是隐忍的,任由乌鸦细爪的翻挠,依然敞开怀抱迎接万物的皈依和支取,土地是乡村的银行,冬天是储蓄的季节。清晨走在田间地头,田野里会冒出一层热气,如同酒池发酵一般,昭示着自己的富足。麦苗是冬日田野里少有的青绿,这些脆嫩的小东西在冬季的怀抱里内敛而害羞,一丛丛地挤在一起,一副合抱取暖的意思,静待苍茫大雪的到来。这时候,乡野里的树是最性感的,性感在它们的裸露,性感在它们的坦白,像极了姜文的电影,坦荡而达观,从不给自己的观众玩阴的,一层层,一枝枝,敞开自己的脉络给这个世界看。路是乡村的动脉,大路供给着乡村,也支付着乡村,冬日里的乡村如同一个能量站,买卖交易是最常见的事情,马达声轰鸣,机动三轮车来回穿梭在大路上,换回的是农人们丰收的笑靥。阡陌如网,织在田野的肌肤上,干草纷乱在阡陌的周围,像极了海明威的胡须。沿村多沟溪,有水,也是澄澈冰凉的,小草鱼也不敢翻花,枯白的水草浸泡在溪水里,任由小鱼的吞噬。每每走在村落的外沿,看到这些沟沟水水,我总想起夏天里,在宽沟里扎猛子的玩伴,此刻,他们的孩子也已长大,他们不屑于在这里扎猛子,而是活跃在都市的温泉游泳池,他们不像我们当初那样穿粗布短裤,而是穿比基尼,花花绿绿的,像极了这个时代孩子们斑斓的思想。村庄一直是质朴的,每每走进村口,听着几声遥远的犬吠,看着烟囱里的袅袅炊烟,闻到冬日里谁家锅灶里大白菜粉丝的清香,走在村子里如掌纹一样的小路上,我的思维开始退化,脑子也变得简单,喝一口土锅灶里稍带有草木灰的开水哟,甜在舌尖丝绸一般穿过,这种压水井里抽出来的水,经由母亲烧开,喝一口,全身都有了温暖祥和的味道11 . 阅读全文,说一说作者在冬日回乡,“触摸”到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试找出三处。12 . 阅读两段,概括作者要去触摸乡村的原因。13 . 阅读第两段,试分析作者为什么描绘冬日田野中的乌鸦。14 . 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赏析。(1)刚一下车,鼻孔里旋即飘满一种泥土的香,这是最踏实的香味,也是最安稳的香味。(如何理解“安稳”一词?)(2)麦苗是冬日田野里少有的青绿,这些脆嫩的小东西在冬季的怀抱里内敛而害羞,一丛丛地挤在一起,一副合抱取暖的意思,静待苍茫大雪的到来。(从修辞角度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15 . 下面两个片段都写到了“故乡”的景色, 请比较两个片段中写景的方式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甲)村庄一直是质朴的,每每走进村口,听着几声遥远的犬吠,看着烟囱里的袅袅炊烟,闻到冬日里谁家锅灶里大白菜粉丝的清香,走在村子里如掌纹一样的小路上,我的思维开始退化,脑子也变得简单(乙)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小题。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注】天台:天台府,在今浙江天台。中书左司掾(yun):中书省下所设左司的属官。照磨:都指挥司下属官吏,掌管文书宗卷。射:射覆,酒令的一种。16 . 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B于是其诗/益工C庭学/无不历览D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17 .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北(2)益 (3)越18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2)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19 . 阅读文段,说说陈庭学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句子默写20 . (1)江中斩蛟,席上挥毫。(张可久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3)造化钟神秀,。,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4)知不足,;知困,。(教学相长)(5)渔家傲中表现李清照在现实中知音难求,欲诉无门,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的苦闷的诗句是:,。(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将原本孤立的自然景物精巧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借向晚苍凉的画面来表现游子的羁旅愁怀。其中最能道出思乡怀亲之苦的句子是:,。(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造语浓艳,从听觉、视觉角度极力渲染氛围,在读者想象中展现战争惨烈和壮阔场景的句子是:,。(8)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拟人的手法状写山河,赋予它们生命的意志、情感,给人以想象空间的句子是:,。五、诗歌鉴赏阅读木兰诗(选文),回答问题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1 . 下列对选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表现了家中欢乐的气氛。B表现了“火伴”见到木兰时喜剧性的场面。C表现了木兰情不自禁的喜悦。D表现了木兰对已逝岁月的感慨。22 . 从诗句“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中,你认识到的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六、综合性学习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沂山古称“海岳”,素享“五镇之首”的盛名。历代大家名士倾幕沂山,接踵而至,留下了大量诗章名句和碑碣铭文。沂山为葱笼茂密的森林所覆盖,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山谷之中,红蘑菇、板栗、沂山全蝎等生长其间,尚有玉皇阁、望海亭、探海石点缀在松林山峰之中。飞瀑流泉的,千年古寺的,小桥流水的,奇峰怪石的,都能在此亲身领略。沂山实为不可多得的消夏避暑、游览观光之胜地。(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A. 沂山(y)接踵(chng)而至B.碑碣 (ji)葱(cng)笼C.沟壑(h)纵横清泉淙淙(zng) D.点缀(zhu)领略(lu) (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_)A.倾幕 B.碧波无际 C.消夏避暑 D.胜地(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_)千姿百态风雨沧桑磅礴气势幽雅别致A. B. C. D.七、作文24 . 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那怡人的气候让老舍爱上了济南,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但济南吸引老舍的不仅仅是她的气候。老舍爱济南:爱济南的马车,爱济南的洋车,更爱他生活的济大的校园。这里的风土人情无一不牵引着他的情思,他的爱恋。你出生在哪里?生活在哪里?你觉得哪里才是你日思夜想的故乡呢?你又思念故乡的什么呢?请故乡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出现请用XX代替。4)恰当地使用表达方式,合理的安排文章的详略,能够运用丰富的表达技巧。5)不写错别字,不出现病句。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