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题二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5831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题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C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与 CO 可以相互转化D守恒观: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 CO、CO2和 H2O,经测定水的质量为 18g,则甲烷质量为 16g2 . 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3 . 用Zn、ZnO、Zn(OH)2、ZnCO3、CuCl2、盐酸六种物质制备ZnCl2的方法共有( )A3种B4种C5种D6种4 . 多巴胺(C8H11O2N)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左右人的行为,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巴胺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多巴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多巴胺中碳、氧、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8:11:2:lD多巴胺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不相等5 . 向稀硫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铁B氧化铜C氯化钡D氢氧化钠6 . “好酒不怕巷子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体积很大B分子分裂了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质量很大7 .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B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C室内洒石灰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纯净水和海水8 .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KCl、CuSO4、HNO3BKNO3、NaOH、BaCl2CNaOH、K2CO3、H2SDFeCl3、Ca(OH) 2、Na2SO49 .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C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10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氮气(氧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B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滴加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C锌粉(硫酸亚铁)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D氯化钾(氯酸钾)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加热AABBCCDD11 .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12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能防止铁生锈C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时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二、填空题13 . 溶液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20时,甲的溶解度_乙的溶解度。(填“”“=”“”)(2)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P点表示的含义是_。(3)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填字母)A 氧化钙 B 氯化钠 C 氢氧化钠 D 硝酸铵14 .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两个氧分子 ; 三个铵根离子 ;五个氮原子 ; 标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氢氧化钡 ; 氦气 ;硝酸锌 ; 硫酸铁 ;硫酸 ; 氧化铝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SO2 ; 3S2 ;15 .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接触而锈蚀。(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填序号)。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Cu(NO3)2 一定不含有AgNO3若向滤渣中添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三、实验题16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图l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从图甲中选用的装置依次为(填序号)。(3)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4)实验结束后,请你通过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来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四、简答题17 . 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观察到的信息写出你所获得的化学知识。(1)微观上:水是由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_(填“改变”或“不变”,下同),原子的种类_;因此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宏观上:水是由_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_(填“改变”或“不变”,下同),元素的种类_。五、推断题18 .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几种情况回答问题:(1)若A可用于舞台云雾,B的俗名叫纯碱,A与C能反应,则C的化学式可能是_。(2)若A、B、C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C能转化为A。若A、C分别是单质和盐,C的溶液呈蓝色。则B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若A是水垢的主要成分,则C的化学式可以是_,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同,其中C为液态。B、C的化学式分别为:B_、C_。六、科学探究题19 .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A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探究一: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1:只有CaCO3猜想2:CaCO3和Ca(OH)2猜想3:只有Ca(OH)2(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分析后认为猜想3错误,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1)小华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当有气泡产生时,可以证明猜想1成立;但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实验1不能证明猜想1正确,他们的理由是_。(实验2)小楠又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_,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以证明猜想2正确。综合上述实验,同学们最后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探究二: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1:Na2CO3和NaOH猜想2:NaOH和Ca(OH)2猜想3:NaOH(实验3)小霞同学取一定量的溶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判断出猜想1不正确,该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_。(实验4)小芳设计了自己的实验证明猜想2正确,则她进行的实验及现象为_。(反思交流)(1)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不用做实验就能确定猜想2正确,理由是_。(2)该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继续滴加适量的_(填化学式)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将滤液蒸发,冷却结晶,可制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七、计算题20 . 近日网路传言用不锈钢水壶烧水会导致锰中毒。专家实验证明,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不锈钢水壶烧开水并无明显风险隐患,但不建议用于酸性和碱性环境中。查阅资料:锰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它的活动性比铁强,MnSO4 溶液为浅红色。(1)写出Mn 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中锰的化合价为+2 价)。(2)MnO2常用作H2O2制取O2的催化剂,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制取MnO2,过程如下:步骤1:将22t 菱锰矿粉碎;步骤2:往粉碎后的菱锰矿中加入H2SO4溶解MnCO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的现象是;步骤3:把生成的MnSO4 再与NH4HCO3 反应后得到11.5t MnCO3,MnCO3 再经过煅烧、氧化转变为MnO2,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如下:计算理论上能制得MnO2。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