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1498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安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安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变化属于分解反应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都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D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2 .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A.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B.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C.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AABBCCDD3 .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本质上的不同点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4 . 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食醋除去松花蛋的涩味C用霉变花生压榨成花生油食用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腐5 . 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放在桌面上,当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时,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小红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小红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小于9mLB大于9mLC等于9mLD无法判断6 . 下列现象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水在常温下呈液态B在加热条件下水变成气体C电解水可以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D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7 . 诗句和成语蕴含这科学道理。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很高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低,更容易燃烧C“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D“釜底抽薪”是指燃烧的木材因隔绝氧气而熄灭8 .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O+CO2=H2CO3B2KClO32KCl+3O2CZn+H2SO4=ZnSO4+H2DS+O2SO29 .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颜色)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产生情况)C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D空气和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1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就能剧烈燃烧11 . 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A台风B森林火灾C山体滑坡D雪灾1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13 .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A潮汐B酸雨C白色污染D工业三废14 . 下列曲线不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加水B氯酸钾受热分解C向等体积、等浓度稀盐酸加入金属D往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二、填空题15 .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CO2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微粒恰好完全反应)。(1)丁的化学式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16 . 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的能源,它包括煤、石油和_。(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下列关于煤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属于纯净物B主要用途是作燃料C被分解后可以得到很多物质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的热量,且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将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17 .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古人“钻木”可“取火”,“钻木”的目的是_(从燃烧条件回答);(2)冬季供暖期间,工人将煤块粉粹成煤粉后燃烧的目的是_。18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性(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_接触而生锈。(3)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用到的三种药品是_。(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溶液甲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三、实验题19 .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B和C中相同玻璃仪器的名称_(只写一种)(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为_。(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端进入(填“a”或“b”)。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文字表达式_。(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四、推断题20 . A-F为初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六种物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不同气体,E为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_。(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用途是_。(3)A和F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E和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五、流程题21 . 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稀H2SO4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和ZnO,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部分实验流程如下: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的名称是_。(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_(填化学式)。(4)在实验过程中,双氧水会与Fe2+反应生成Fe3+和水,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将溶液中铁元素除去。高锰酸钾溶液也能将Fe2+氧化成Fe3+,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六、科学探究题22 . 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 mL浓硫酸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2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3加入2 mL NaOH浓溶液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4先加入2 mL浓硫酸再通入约4 mL CO2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5先加入2 mL蒸馏水再通入约4 mL CO2铜片表面变成绿色(解释与结论)(1)实验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1的目的是_。(3)实验2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4)得出“铜生锈一定与H2O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填编号)。(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片生锈的条件是_。(反思与评价)(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铜生锈与N2无关,其理由是_。(7)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不需进行上述实验,他们向铜锈中加入稀盐酸并把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可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他们的依据是_。七、计算题23 .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出的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乙烯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由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烯分子中共含_个原子;(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3)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14g乙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g(精确到0.1g)。24 .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SiO2=Na2SiO3+H2O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