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7121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沈阳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沈阳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A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2 . 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uBCuOCCu(OH)2DCuCO33 . 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A碳酸铵与熟石灰混合:(NH4)2CO3+Ca(OH)2=CaCO3+2H2O+2NH3BMgCl2熔融电解制Mg:MgCl2Mg+Cl2C铝置换银:Al+AgNO3=Ag+AlNO3D氧化亚铁和盐酸混合:FeO+2HCl=FeCl2+H2O4 . 下图表示自然界中存在的三大循环(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个人都在参与三大循环B与其它转化存在本质不同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D碳、氧循环中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5 . 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领域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由15个碳元素、22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组成B青蒿素属于氧化物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6 .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B图示中的数值为3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2:77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B湿衣服晾干C铁器生锈D高粱酿酒8 . 为了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用塑料可乐瓶子分别盛满以上三种气体,各倒入 1/5 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9 .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都要放入废液缸;氧化反应都是发光、放热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都不支持燃烧是因为分子相同;蒸馏可以淡化海水。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2个B3个C4个D5个10 . 金属钠的相关信息如下:银白色的金属;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NaH)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2 = 2NaH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之一是钠比煤油密度大11 .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称取一定量食盐B测量液体温度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D盖上盖玻片12 .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空气中的含量:C溶液的pH值: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二、填空题13 . 常温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可作为酒精灯内的燃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_;(3)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14 . 了解日用化工品的成分,有利于我们正确使用。名称洗洁精炉具清洁剂洁厕灵“84”消毒液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剂氢氧化钠盐酸次氯酸钠(1)洗洁精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功能(填“吸附”或“乳化”)。(2)炉具清洁剂的pH_7(填“”“”或“”),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_性。(3)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制品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2HClNaClO=NaClH2OX,气体X有毒,X的化学式为_。三、实验题15 .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装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_(填“1”、“2”“3”或“4”)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红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红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16 . 小彩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17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仪器 a的名称是_;利用装置 A 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2)若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收集装置为_,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若想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将_。(3)若实验是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应该对发生装置做何改进_,目的是_,文字表达式为_。若用 F 来收集氧气,氧气从哪端进_,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18 .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并探究其化学性质,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图中标识的仪器名称:_;_。(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装置中的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写出其文字表达式:_,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_。(4)用E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体_冒出时,再开始收集。(5)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瓶底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6)图G中的装置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被称为多功能瓶。若用此装置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预先在瓶内盛满水把气体从_端通入,(填“a”或“b”),将水排出集气瓶外。四、科学探究题19 . 实验操作考试时,晓楠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异常操作中产生的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氧气;氢气;二氧化硫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当先_,然后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反应一段时间后,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管口a收集起来,发现该气体不能供给呼吸,则猜想错误。(2)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干燥从管口a导出来的气体时,应将管口a与b端管口连接,通入装有_的集气瓶中。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得到的干燥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猜想正确。(得出结论)(1)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铝、水和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铝是一种性质特殊的金属,它可以同时和酸、碱反应放出氢气。(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晓楠的实验方案有欠缺:(1)她应该在点燃气体之前_;(2)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她应该_。(反思提升)(1)_。(2)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五、科普阅读题20 . 通明无色的“可燃冰”(CH4nH2O)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制底有巨大“可燃冰”蕴藏带,日前世界上还没有完备的开采方案。(1)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管道煤气中的有效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奥运火炬的燃烧随着时代的迁移而改变。近几届奥运会都用丙烷等混合气体作燃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上,火炬使用燃料均为丙烷(C3H8)。(2)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矩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_。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通过研磨、用己烷C6H14浸润、过滤、蒸发等手段可以从大豆中提取豆油。(3)用己烷提取大豆油过程中_(填有或没有)新物生成。(4)戊烷是烷烃ting家族中的第五个成员,可用作制造人造冰、麻醉剂、分子筛脱附和替代氟利昂作发泡剂等,推测其化学式为_。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