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文言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8091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文言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练习:文言文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文言文阅读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 . “孔子东游”,看见两小儿在争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2 . 划线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比作了_、_。3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与“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探”一样的是( )A我们抓住了敌人的密探。B在考试中拿第一太容易了,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C暑假里,妈妈特地带我去北京探望外婆。4 . 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孔子不能决也”。_5 . 读了短文,你觉得两小儿和孔子各有什么品质?_课外阅读。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走奔跑,逃跑。耒(l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翼希望。 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6 . 根据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2)冀复得兔。7 . 请你用现代汉语把这个小故事翻译出来好吗?8 .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 )者,先自度(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 )信度,无自信也。”(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2分)度第一个:第二个:操遂(3)你觉得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注释)冠:。俱:。置:。定:。勿:。(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9 . 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10 . 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_课内文言文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之。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1 . 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诲:_援:_俱:_12 . 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13 .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4 . 文言文拾趣。文言文语言凝练,含义深刻,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中的两个“善”字的意思是_。“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句中的“善”表示_的意思。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_。一儿以_,而日中时近也。”比较两儿的对话,可知语言的凝练。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涉:渡。遽:急忙,立刻。契:刻。是:这儿。求:寻找。15 . 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_16 . 下列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杨氏之子17 . 这篇古文的内容可用成语“_”概括。从修辞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18 . 对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考虑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规。C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水流太急,把剑冲走了。课文再现。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9 . 在这段话中,作者_提出了_的主张。20 . 把内容补充完整。21 . 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2 . 选文中画“”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别指_和_;“舍”的意思是_。古诗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3 . 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誉之曰(_)于物无不陷也(_)24 . 把“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成现代汉语。_25 .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根据微课中的讲解,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完成下列各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澡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6 . 填空庄子,名,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思想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本段选自庄子一书的篇目。27 . 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庄子一书。( )A庖丁解牛B螳臂当车C呆若木鸡D闻鸡起舞28 . 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A于壕梁之上:在B是鱼乐也:这是C请循其本:书本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29 . 请问“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正确的翻译是( )A我不是鱼,固然不知道鱼;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我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B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C我不是鱼,固然不知道鱼;鱼也不是你,所以鱼不知道你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D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鱼也不是你,那么鱼不知道你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30 . 请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修辞方法是什么?_31 . 请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A.鯈鱼出游从容:B.请循其本:C.既己知吾知之而问我:32 . 请翻译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_训学斋规(节选)朱熹凡读书,须整顿几(j j)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o do)一字。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整顿:整理。 几案:书桌。 对:正对。 子细:同“仔细”。33 . 用“”选出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4 . 下面的句子,每个分句如果都作一次停顿,该如何停顿?在没有画停顿线的分句中画上 “/”。凡/读 书,须 整 顿 几 案,令 洁 净 端 正,将 书 册 齐 整 顿 放,正 身 体,对 书 册,详 缓 看 字,子 细 分 明/读 之。35 .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请用两个成语来回答。36 . 关于读书的名言还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阅读冲浪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失:过失,缺点 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37 .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然后能救其失也_3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39 . 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_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