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999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以:用办法。荻(d):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书:写。闾(l)里:街坊,乡里。1 . 结合语境和注释,理解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孤:幼年丧父。资:财务,钱财。B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以:用办法。以:原因。C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惟:只是。务:致力,从事。D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2 . 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关成语。(1)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_(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_3 .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4 . 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邻里街坊都有藏书,慷慨借给他阅读。D他刻苦读书,心无旁骛。5 . 滥竽充数是一篇,讲了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我们学过的成语故事还有、。阅读理解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五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篷之擀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6 . 为下面的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偃卧( )不瞬( )以牦( )朔篷( )7 . 为下面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彀弓( ) A.拉开 B.张弓承 ( ) A.承接 B.由下向上看朔 ( ) A.北方 B.北风8 . 翻译句子。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旬日之间,浸大也。9 . 按要求简答。文中表现甘蝇射箭技术高超的句子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飞卫告诉纪昌学习射箭需要训练的两项基本功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学习这个故事后你得到的启示是:10 . 对话的起因1.填句:孔君平诣_,父_,乃_。为_,果有_。2,从这两句看,_、_两家的关系_,常来常往,彼此_。3.猜想:孔君平“呼儿出”的用意可能是_11 . 阅读理解。学弈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b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为是_?曰:非然也。按课文内容把文段补充完整。学奕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_家、_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_和_。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诲( );之( );援( );俱( )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a._b._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猫捕鱼12 . 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欲捕食之(_)急跃(_)起全身皆(_)湿13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伏”在字典里的意思有:A趴,脸向下,体前屈 B 低下去 C 使屈服 D 隐藏一猫伏(_)缸上十面埋伏(_)降龙伏(_)虎高低起伏(_)“欲”的意思有: A 欲望 B想要;希望 C 需要 D 将要欲(_)捕食之求知欲(_)山雨欲(_)来风满楼“失足”的意思有: A 比喻犯严重错误或堕落 B行走时不小心跌倒失足(_)坠水中一失足(_)成千古恨挽救失足(_)少年“坠”的意思有: A 落,掉下 B(沉重的东西)往下垂;垂在下面 C 垂在下面的东西失足坠(_)水中白玉吊坠(_)满树的果子坠(_)弯了树枝课内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4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兔走触株株:_因释其耒而守株释:_冀复得兔冀:_因释其耒而守株耒:_15 . 写出句子意思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16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17 . 翻译下面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18 . 回答下面问题.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9 . 按原文内容填空。20 .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辩斗:_日中:_决:_孰:_21 . 文中两小儿是因为_问题而辩日。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_22 . “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待知识持有_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_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_。23 . 你能判断两个孩子谁对准错吗?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说说其中的道理。_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