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808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内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1 . 对画“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2 . 这段话整体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3 .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之情。4 . 仿照选段的开头写句子。_了,就像_似的。_了,就像_似的。阅读短文,完成题目月光启蒙(片段)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lu lo)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hn hn)沌的童心豁然开朗。5 .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写出“长”的不同意思。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_)五谷,却长(_)歌谣。7 . 画线句子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_,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_。8 . 这段话里有一句话点出了课文题目的意思,请用“”画出来。阅读快乐岛。五花山小朋友,你们说山是什么颜色的?我家就住在大山里,我知道山是什么颜色的。春天的山是绿色的,可那绿是浅浅的,许多树叶儿冒出芽来,嘴上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可那绿是深深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色的蜡笔涂了,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秋天的山呀,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下了一场秋霜后,你看吧:有的树叶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到那里去去了;有的树叶变成了杏黄色,远远看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叶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叶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叶变得紫红紫红,那颜色就像剧场里的大幕布。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样的叶儿还是那样翠绿翠绿的。秋天的山就是这样五颜六色。一层金黄,一层翠绿,一层火红人们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名字,叫“五花山”。9 . 短文是按_顺序写的。10 . 这篇短文工写了、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季的山的景色。11 . 从文中找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12 . 把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下下来,看谁找得多。_13 . 想一想,人们为什么把这座山叫做“五花山”?_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我又不敢,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被表盖保护着,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14 .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5 . 选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A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C神态描写(1)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_)(2)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_)(3)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_)16 .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睹就再也离不开它”的原因是什么?_17 . “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中“真是”一词在表达上强调了父亲的表给我_。18 . 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丝绸之路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张骞在此之前,于公元前138年曾出使过西域。公元前119年他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汗朝与西域各国的,从那以后,一对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来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变得美伦美奂。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19 . 在横线上填下恰当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_20 . 从这段文字来看,古代中国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中国输出的是_,而西域各国输出的是_。21 . 文段中加点的字具体指什么?“这”指的是:_“那”指的是:_22 . 语言表达假如安息国的国王几年后来了中国,他会对汗朝的皇帝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请写出来。(60字左右)_课内阅读。_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3 . 短文是将相和中的一个故事,“将”指的是_,“相”指的是_。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文章开头的“_”上。24 . 阅读短文可知:“将相和”,则结果是:_;“将相不和”,则结果是:_。课内阅读。麻雀(节选)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尖锐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失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爱护)着小麻雀,想(救助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25 . 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26 .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麻雀落下来的动作又快又猛,力量很大,落地很重,气势很猛,从中可以看出它救子心切。B老麻雀的身体很重,像石头一样。C老麻雀很害怕,故意制造声势,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D“突然”写出了猎狗内心的恐惧。27 . 画线句子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28 . 假如这场搏斗开始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_竹节人(节选)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 ),想技高一筹( )。给竹节人粘( )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弄巧成拙(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29 . 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30 .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别出心裁:_弄巧成拙:_31 . 照样子,写词语。得意扬扬(ABCC型):_弄巧成拙(含有反义词):_32 .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的“中看不中用”?_33 . 用“别出心裁”写一句话。_阅读理解第二年初春,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赴吕粱山抗日根据地。当他们经过黄河时,光未然深深地被黄河的气势所震撼:只见滔滔黄河水,滚滚向东流。惊涛骇浪扑面而来,虎啸龙吟之声如雷贯耳。船工们光着膀子,在滔天巨浪中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竭尽全力与河水拼搏。所有的一切,让诗人心潮澎湃: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那壶口瀑布的百丈云烟。不正是与洪水搏斗、杀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吗?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他要写一首长诗,来歌颂祖国的母亲河,来书写民族的苦难,描绘斗争与光明!34 .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浪。(_)35 . 经过黄河时,光未然看到了什么?他的脑海里闪过一个什么想法?_36 . 诗人想创作一首长诗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节选)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37 .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反义词。枝繁叶茂-_消失-_近义词。轻松-_生育-_38 . 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第一层:_第二层:_39 .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40 . 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抒情,以_喻人。41 . 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_课内阅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42 . “碍”的音节是(_),“荧”的部首是(_)。43 .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仿照( )重复( )阻碍( )折射( )44 . 读完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象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象是蝙蝠的( )。45 . 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_。重点段落品析。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46 . 仿写词语。人影绰绰(ABCC)_47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A引用B比喻48 . 选文描写的是_的场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图画。阅读理解冬爷爷是个艺术家冬爷爷已经准备好,它开始打扮大家了!它给人们的窗户,装上了千姿百态的冰凌花。它让光秃秃的树枝,开出了红艳艳的梅花。它给广阔的大地,盖上了白茫茫的雪被。哎呀,冬天一下子变得如此美丽,冬爷爷,你真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49 . 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50 . 冬爷爷给谁打扮了?连一连。给窗户开出冰凌花让树枝盖上雪被给大地装上梅花51 . 如果你是冬爷爷,你还想打扮谁?要怎么打扮呢?_二、文言文阅读52 . 阅读下面的故事,用一、二百字说明执竿入城者和这个老头的特点,并给我们介绍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情。鲁有执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鲁:古代鲁国,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俄:不久。中截:从中间截断。) _三、诗词曲鉴赏阅读理解。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3 . 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A. 赋得古原草离别B. 登鹳雀楼C. 静夜思54 . “能不忆江南?”是( )。A. 设问句B. 反问句C. 陈述句55 . 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B. 风景旧曾谙C. 江南好56 . 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_57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_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