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试题 17 课外阅读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517672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试题 17 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试题 17 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试题 17 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上册复习试题 17 课外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草鞋人和皮鞋人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1 . 短文中“草鞋人”指的是_,“皮鞋人”指的是_。2 . 第1段场景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_3 .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4 . 下列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皮鞋人的儿子很听话,常常念着草鞋人。B草鞋人很乐观,总是话中带笑。C皮鞋人一两年也能偶尔回来一次。D到了枫亭口,草鞋人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心里悠然自得。5 . 为什么“在镇上,草鞋人把担子让给皮鞋人;进入无人山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子,驼腰前进”?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草鞋人想走一程歇一程。B因为草鞋人想让马家溪的村民们给自己很高的评价,夸儿子是个孝子。C因为草鞋人既心疼儿子,舍不得让他挑担,又要照顾儿子和自己的面子。D因为皮鞋人双手抢担,多次请求。6 . “望着前面草鞋人负担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是因为( )。A没有草鞋人,就没有现在的皮鞋人。B皮鞋人想到草鞋人这些年对自己不断的付出,内心充满了感激。C“草鞋人”和“皮鞋人”的生活都很艰辛。D皮鞋人想到自己平时不能帮到草鞋人,感到十分惭愧。二、文言文阅读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7 . 读句子,完成下面各题。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1)这句话介绍了荔枝的叶子、。(2)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写你眼中观察到的植物。8 .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用“”画出。9 . 文章按照( )的顺序介绍了荔枝的特点。A从整体到部分B从部分到整体C由内到外10 . 这篇短文主要运用了( )这种说明方法。A列数字B打比方C举例子三、诗词曲鉴赏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鸡鸣:鸡叫。相唤:互相招呼。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中庭:院子中间。11 . 解释诗题。_12 . 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13 . 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A春B夏C秋D冬14 .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15 . 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_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